Grok 3:馬斯克的地表最強 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曾幾何時,Elon Musk 和 Sam Altman 坐在同一張餐桌,熱烈討論如何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確保 AGI(通用人工智慧)能造福人類。短短數年後,這場原本應該拯救人類的科技合作,卻演變成高調的公開對立:馬斯克憤而提告 OpenAI,控訴對方背棄初心、將技術封閉變現;Altman 則帶領 OpenAI 與微軟深度合作,推出 ChatGPT、GPT-4o,成為 AI 市場霸主。馬斯克沒有選擇袖手旁觀。他成立 xAI,自建世界最大 AI 訓練集群,推出 Grok 系列模型,意圖用算力、資金與速度挑戰 OpenAI。這不僅是兩位科技巨頭的私人恩怨,更是一場全球 AI 技術、商業、價值觀與地緣政治的全方位博弈。


Grok 是什麼?從科幻走入現實的 AI 品牌布局

Grok 一詞來自科幻小說《異鄉異客》,意指徹底理解與思想融合

Grok 一詞來自科幻小說《異鄉異客》,意指徹底理解與思想融合

Grok 源自 1961 年科幻小說《異鄉異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在書中,Grok 是火星語,意指:徹底理解;完全吸收、融入、成為一體;超越表面的本質掌握。在科技語境中,也被延伸為:

完全掌握一個系統或概念,達到直覺運用、靈活互動的程度。

馬斯克選擇Grok為 AI 產品名,背後是精心設計的品牌與市場策略:

1. 文化層面:延續科幻夢想與反主流精神

  • Grok呼應了馬斯克一貫的太空、科幻與未來主義形象
  • 隱含 AI 將不只是工具,而是具備類人理解力的智慧體
  • 與保守、制式、政治正確的主流 AI 形成鮮明對比

2. 商業層面:打造差異化市場識別

在 ChatGPT、Claude、Gemini、DeepSeek 等命名趨同下,簡短有力、文化底蘊深厚的Grok,同時強調敢說真話、反審查、思想自由的定位,切入特定用戶族群,鞏固馬斯克式社群生態。

  • ChatGPT:直白強調聊天與GPT 技術
  • Gemini:雙子星,隱喻多模態與合作特性
  • Claude:擬人化名稱,凸顯溫和助理角色
  • DeepSeek:強調深度探索、搜尋能力

3. 技術層面:對外釋放強 AI 信號

透過Grok這個詞彙,xAI 傳遞了

  • 不只是聊天機器人,而是徹底理解的 AI
  • 具備推理、深度思考,甚至最終走向 AGI 潛力
  • 強調與人類思維融合的未來想像

Grok 1、2、3 運算差異一覽

  • Grok 1:初步展示,強調整合性。偏向實驗性質
  • Grok 2:中期過渡,性能大幅躍進。偏向實驗性質
  • Grok 3:頂級模型,全面挑戰 GPT-4 級別,進入實質競

語言模型效能大幅取決於參數規模(Model Size)、訓練數據規模(Data Size)和計算資源投入(Compute)。而Grok 3 正是透過十倍算力加持(20,000顆Nvidia H100 GPU)、更大數據集與更長訓練周期以及先進多機 GPU 網路技術達成效能質變,進入全球頂級模型競爭行列。值得注意的是,Grok 3 並未完全突破依賴算力的邏輯,仍走在傳統 Scaling Laws(擴展定律)軌跡上,尚未展現如 DeepSeek 般低成本高效能的自研優化路徑。


邊喝邊想,我們會聊聊酒、聊聊神話,也聊聊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喝邊想的沙龍
1會員
42內容數
有些問題,邊喝點東西,邊想,會比較有答案。這裡是我閱讀、觀察、懷疑,然後慢慢轉化的地方。寫的東西有科技、咖啡、酒,偶爾是神話。如果你也喜歡慢慢想事情,跟著我的節奏,這裡或許適合你。
邊喝邊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4
AI競爭加劇,五大巨頭與模型廠商各自布局,權力版圖持續變動。
Thumbnail
2025/06/24
AI競爭加劇,五大巨頭與模型廠商各自布局,權力版圖持續變動。
Thumbnail
2025/06/24
Intel Core世代搭配i3/i5/i7等級,Ultra系列重塑命名,製程18A結合PowerVia挑戰BSPDN,競爭邁入背供時代。
Thumbnail
2025/06/24
Intel Core世代搭配i3/i5/i7等級,Ultra系列重塑命名,製程18A結合PowerVia挑戰BSPDN,競爭邁入背供時代。
Thumbnail
2025/06/23
B-2 靠外型、吸波塗層與排氣設計,實現雷達與紅外線雙重隱形。
Thumbnail
2025/06/23
B-2 靠外型、吸波塗層與排氣設計,實現雷達與紅外線雙重隱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發展一日千里,年初OpenAI的Sora,三月初Anthropic的Cloude3,都為未來科技的創想帶來震撼。Elon Musk的X AI公司將他們的大型語言模型Grok-1開源,不僅展現了對AI技術開放共享的承諾,也預示著行業未來可能也會有不同於資本競爭、算力對抗的新發展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發展一日千里,年初OpenAI的Sora,三月初Anthropic的Cloude3,都為未來科技的創想帶來震撼。Elon Musk的X AI公司將他們的大型語言模型Grok-1開源,不僅展現了對AI技術開放共享的承諾,也預示著行業未來可能也會有不同於資本競爭、算力對抗的新發展方向。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