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i(みち)是一本特殊的「雙頭書」,也可以說是「雙封面」設計,一面是圍著紅圍巾的男孩、另一面則是穿著紅裙子的女孩。不論讀者從哪一邊翻看都可以,好比一本書有兩條故事軸,若是左翻,則是循著男孩向右走;若是右翻,就是跟著女孩向左走。

我自己還有第三種閱讀方式,我會左翻一面,再右翻一面,左右分別依序翻至下一頁,如此對照著看,就發現其實每頁迷宮般的畫面裡,上一頁的出口和下一頁的入口其實是相連的,只要循著白色的道路,一個跨頁就如同一塊拼圖,如果整本頁面能完全展開來,就會是一張長條的大地圖,一個形式對稱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Junaida的作品總是讓我著迷不已。

書名在兩邊封面以羅馬拼音Michi和日文平假名みち來呈現,這個字在著許多意涵;最常見的就是一般道路的路,也可以拿來作抽象的概念,譬如:解決的「方法」、前進的「方向」或「路徑」,也可以來表示人生之「路」。究竟哪一種才接近作者的本意,只要你翻開這本書,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就是みち的意義了吧!
看看書的蝴蝶頁,左邊是綠色的門把,右邊是藍色的門把,翻至故事的第一頁,看見的是主角們的背影,就好像讀者跟在男孩和女孩的身後。往前走即是漫長的白色道路,男孩有貓相伴、女孩有狗跟隨,每翻一面他們就來到不同的世界。
男孩走過有大風車的城市、紫色火車頭的建築、由書籍推砌而成的書鎮、蓋在大樹上的紅色尖屋頂的樹屋、搭在瀑布旁的藍色水鄉澤國、雪山上的奇幻小鎮、還搭上了航行於宇宙中的太空船城市。
女孩首先來到有兩顆大樹矗立在城門頂端的城鎮、由許多馬戲團帳篷搭建的魔幻樂園、巨樹懸崖邊讓樹根盤纏支撐的村落、充滿幽靈與骷顱的的死城、鑲嵌不同樂器的音樂小鎮、海溝裡的夢幻水都、以及組合許多燈罩的天空之城。
當我將頭深埋於每頁的迷宮裡,偶爾還會感到一些目眩神迷,而在每頁畫面中,人都顯得小小的,讓我不得不放慢視線轉移的速度去尋找男孩或女孩在何處,有點像在玩尋找Wally的遊戲,而且我甚至還在某頁中發現Junaida另一本書《街どろぼう》裡的主角巨人,讓我相當驚喜!

後來男孩和女孩都經過一座冷清的灰白城堡,只見白色窗簾、旗幟與布簾隨風飄搖,四處空蕩無人,最後進入紅白鮮明、童話般的街景之中,然後他們倆相遇了。

這畫面讓我想起幾米的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裡頭的女主角總是向左走,男主角也習慣向右走,只是在《みち》這本書不談所謂的「巧合」或「緣分」,結局在書的中間就結束了,Junaida沒有告訴讀者他們相遇之後的情節,卻帶給我更無限深遠的想像。

我猜想他們來自世界的兩端,走訪許多驚奇的地方,經歷不同的際遇,擁有豐富的故事,他們應該會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可以互相分享他們的經歷與感受。也許他們在聽完彼此的故事之後,又會分道揚鑣繼續往前走,就像這本書的書封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