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輕保養,幾乎已經是忙碌現代人的流行時尚。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無論走進藥局、藥妝店,或是在網站上搜尋,都能看見琳瑯滿目的益生菌,在對你熱情招手!每個產品的主打菌,好像都似曾相似,菌株全名似懂非懂,看不懂成份表的狀況下,只好把選擇益生菌的主導權,交給KOL網紅或店員、藥師。
事實上,每個益生菌都有它們專屬的菌株身份證,看懂他們其實一點都不難,還能幫助你,避免因為盲從別人推薦踩雷,從而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益生菌!
你吃的益生菌,真的是「本人」嗎?
市場上其實充斥了很多的偽名牌,益生菌也是。看準許多消費者對菌株這個專業名詞「看不懂、也不太留意」的心態,部份廠商可能在成份上模糊處理,當你在包裝上看到主打的「鼠李糖乳桿菌」、「比菲德氏菌」時,請注意你只看到了它的「姓氏」,至於全名,有可能與你所期待的功效菌株,差了十萬八千里。
益生菌的身份證大解謎
想要輕鬆看懂益生菌的身份證,只要看準這四個關鍵欄位:
菌屬 + 菌種 + 菌株名字+寄存編號
以台灣獨家研發的雙專利益生菌LP- HB89 菌為例,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HB89 (BCRC 910811)
菌屬(民族) 菌種(姓氏) 菌株(名字) 寄存編號(身份證字號)
乳酸菌家族 副乾酪乳桿菌 研發者取名 BCRC代表來自台灣
由此可見,成份只標示前2樣的益生菌產品,有魚目混珠、混淆視聽的嫌疑。為了確保食用的科學安全性,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下次選購時,這個部份絕對不能再錯過了!
寄存編號,你必須要知道。
什麼是寄存編號?就是益生菌的身份證字號。
它跟我們的身份證,有極相似的組成方式:各國寄存機構(英文縮寫)+寄存編號(數字)
舉例來說,ATCC代表「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BCRC則代表「台灣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特定的菌種被寄存在各國專門的微生物寄存中心後,該中心會提供唯一的識別碼。這個編號有助於追蹤和識別特定的益生菌菌株。
擁有寄存編號,代表這個益生菌,有真實存在的憑據,廠商無法隨意編造,能讓消費者更清楚了解與追溯自己購買的益生菌產品。
挑益生菌,你需要的快問快答。
❓成份有寫LP菌就可以了嗎?
當然不行,成份只標示了Lactobacillus paracasei,等於給你姓氏不給名字,最後還是不知道它是誰?正確名稱應該像這樣,指名道姓,才有意義。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HB89
❓有沒有科學研究或臨床實證?
請查看商品官網、包裝或說明書,確認該菌株是否有經過實驗動物研究、人體臨床試驗,是否擁有寄存編號,確保該菌株背後有豐富的實證研究為科學基礎。
舉例來說: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有數百篇研究證實它能改善腸道健康、減少腹瀉。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被研究證實可促進腸道蠕動、調節免疫功能。
❓產品內容是否透明公開?
一個負責任的益生菌品牌,會透明公開成份來源等相關資訊,如
所使用的菌株詳細名稱
科學資料、實證研究或來源說明
第三方檢驗或具認證標章(如衛福部小綠人標章)
標示模糊、標榜「專利」卻不公開菌株完整名稱,請小心誤入產品的華麗廣告陷阱喔!
下次買菌,記得先開「臨檢單」!
選益生菌不是抽獎,請別把自己當成實驗對象,成為不明究理的「盲買」消費者。
記得隨時臨檢益生菌,抽查它們的身份證,才能追溯、比對、研究、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