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21年10月的日記,愛撒嬌的小寶貝又想聽故事了。
相隔三個月,昨天終於又見到寶貝,他一看到我就高興得蹦蹦跳跳。
若問他:「看到阿姨有沒有開心?」我知道寶貝肯定會說:「有!」於是調皮地換個問法:「看到阿姨有沒有『不開心』?」他毫不遲疑地回答:「很開心!」這下換我高興得蹦蹦跳跳了。後來姊姊提醒我,和孩子說話要盡量用正向語氣引導,於是我再問一次:「看到阿姨開心嗎?」
寶貝立刻雙手比出一個大大的圓圈,堅定地喊出:「超!」光是這一個字,就讓我開心得飛起來!
晚上,寶貝快睡著時,我進房跟姊姊換班。他一看到我就吵著要媽媽,我輕聲安撫他:「阿姨幫你按摩腳腳好不好?」
三個月沒在身邊,他對我多了些陌生感,也還不習慣由媽媽以外的人陪睡,所以怎麼也不肯讓媽媽離開。
我見狀,半開玩笑地說:「那阿姨回舅舅家囉~」
姊姊馬上提醒我:「不要用『離開』來威脅他。」
我才驚覺,自己無心說出了最不該說的話。
我立刻改口:「阿姨說故事給你聽,好不好?」
這時,寶貝才終於放手讓媽媽離開,也乖乖地躺好,讓我替他按摩。
只是他嘴裡還喃喃地念著:「要那個……要那個……」
我輕聲引導他:「寶貝,大聲一點,阿姨聽不到喔~」
他才怯怯地說出:「要外面那個人……」
可憐的小寶貝,大概是我那句「阿姨要回去了」讓他有了不安和壓力,才不敢大聲說話。
我一直很痛恨大人用「離開」來威脅孩子就範,沒想到自己也一時犯了同樣的錯。真的該好好反省,重新學會溫柔地陪伴。
幸好,寶貝對我說的故事很感興趣。
我告訴他:「後天星期五,我們要一起去溪頭的妖怪村喔!」
我描述妖怪村裡的妖怪模樣:有凸眼的紅髮妖怪、長牙外露的綠髮妖怪,還有五個鼻孔的藍髮妖怪。
我請寶貝幫這些妖怪取名字,他一開始把紅髮妖怪取名叫「露露村」,後來又根據髮色,依序改成了「紅紅村」、「綠綠村」和「藍藍村」。
不過,我實在捨不得放棄「露露村」這個可愛的名字,而那時我正在幫他按摩腳趾頭,靈機一動,便創造出一隻新的妖怪:「露露村就像這隻小妞妞,是妖怪村裡最小隻的白髮妖怪喔!」
我們就這樣即興創作出一個新故事:
露露村非常喜歡吃蔬菜水果,但其他妖怪都很懶惰。雖然露露村勤勞,但他的個子太矮、力氣太小,沒辦法翻土、播種、澆水、施肥、巡視。
我問寶貝:「你願意幫忙露露村種菜嗎?」他點點頭:「可以!」
我接著說:
小寶貝找來其他妖怪一起幫忙;綠綠村有又尖又長的牙齒,可以幫忙翻土挖地瓜;藍藍村有五個鼻孔,只要用力一呼,就能把五顆種子吹進土裡,打個噴嚏就能澆水;紅紅村的眼睛又大又凸,看得又遠又廣,一旦有鳥兒或蟲蟲靠近果樹,就能第一時間發現!
在他們的合作之下,很快就迎來大豐收。
每天吃著營養美味的蔬果,露露村成了妖怪村裡最健康的大食怪寶寶,長得和我們家四歲的小寶貝一樣,頭好壯壯、笑容甜甜。
那一夜,小寶貝在故事與笑聲中安心入睡。
願他在夢裡與妖怪們相遇,一起播種、灌溉,當個快樂的小農夫,讓想像的種子在心裡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