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他們會一直在,直到我明白「陪一天就是少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當我從病人的角色再次回到照護者的身分,心裡那道曾被劃傷的地方,始終悄悄疼著。那些在治療過程裡體會到的孤單與不安,讓我比任何時候都更懂得病人真正需要什麼。不是更多的治療計畫,不是繁瑣的衛教表單,而是那一句:「你不孤單,我在這裡。」

我把這份感受化作行動,用盡全心全力地照顧每一個病人,特別是那些剛剛得知診斷結果、還來不及接受改變的他們。我總是多問一句、多觀察一點、多陪幾分鐘。因為我知道,那種徹底失去控制感的無助,是什麼模樣。

可是在這樣一份「全心」的背後,我卻忽略了另一群在我生命中同樣重要的人——我的家人。

因為我太懂痛苦,所以用盡全力安撫別人的痛

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在面對病人時,總被期望是堅強、理智、專業的代表。尤其當自己也曾走過病痛,這份感同身受會更深地在心裡生根。

我可以明白,病人有多想恢復正常的生活;我懂得那種「看起來一切如常,實際上卻每天都在對抗身體裡的異常」的感覺。也因為如此,我很努力——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被信任的專業照護者。

只是,這樣的努力,在不知不覺中,把我從家人的身邊越推越遠。

我開始對他們的關心說「我很忙」,對他們的邀約說「下次吧」,對他們想靠近的時候,習慣性地保持距離。

我以為他們會一直在,直到某一天發現……

我一直以為,只要我想,家人就會在。他們總是那麼包容、那麼體諒,從不對我的缺席有太多責怪。久而久之,我甚至有些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可以等,現在病人才更需要我。」

直到有一天,我在病房照顧一位老人時,他對著視訊裡的女兒哽咽地說:「爸爸現在走不動了,你什麼時候能來看看我?」

那句話讓我突然想起,我有多久沒陪自己的父親好好吃一頓飯?有多久沒牽著媽媽的手去家附近散步?

曾經以為,只要回頭,他們都還在。但事實是,他們也在一天天老去。他們的肩膀開始駝了,走路不再俐落,記性不如從前,體力也漸漸衰退。那些過去不曾在意的小細節,竟然在我轉身的空白裡,靜靜地改變了模樣。

你努力守護別人,但誰又在默默守護你?

當我一頭栽進工作與照護的角色時,身邊最親近的人,始終沒有把我從他們心中拉遠。他們依然是最體貼的那群人,;會在我靜靜坐在客廳,說聲「你回來就好」;會在我生日那天,即使我沒空回家,還是打個電話跟我說說話。

原來,我拼命照顧病人的同時,他們也一直在照顧我,只是我太久沒停下來,沒看見。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對陌生人的情緒無比敏銳,卻對最親近的人遲鈍而忽略。不是不愛,而是太習慣。以為他們永遠都會在,以為等我忙完了,可以補回所有時光。卻忘了,人生裡最不等人的,就是時間。

陪一天,就是少一天

這句話,是我近來最深的體悟。

不論是對病人,還是對家人,陪伴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今天我們還能牽著手、說說笑笑,但誰能保證明天還有同樣的時刻?

那天,陪爸爸去醫院回診。候診椅上,我們坐著聊天,我發現爸爸講話有些慢了,問什麼都要想一下才回答;看著媽媽默默的陪在爸爸身後走著,那一幕我看了好久好久。原來我的父母,也在用他們的方式,一直在彼此守護著;也一直在等我回來,重新看見這些不被注意的細節。

突然那一刻,我意識到了什麼,我想哭。不是因為遺憾,而是因為我終於明白了——家,才是永遠的避風港。

我不想再錯過了

過去我總是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就好。」

病人需要我、工作需要我、別人需要我,但我從沒認真問過:「那我自己呢?我最愛的人呢?」

是的,我會繼續盡我所能地照顧病人,但我也想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我不想再錯過家人重要的日子、不想在未來某一天,站在遺憾裡後悔說:「早知道我應該多陪陪他們。」

從現在開始,我會告訴自己:陪一天,就是少一天。

這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提醒——提醒我,珍惜每一刻,愛得更真、活得更深。

給一樣忙碌、但心裡總記得家的你

也許你和我一樣,常常被工作淹沒,被責任拉扯,心裡永遠記得要回家,但總是說:「再等等。」

但你知道的,其實不能再等等了。因為我們愛的那些人,他們也會累,也會老,也需要我們的陪伴。

我們無法陪他們一輩子,但可以陪他們一點時間,哪怕只是一起吃頓飯、聊幾句話、牽著手散散步,這些微不足道的片刻,對他們來說,都是最深的幸福。

尾聲:家,是最不該忽略的風景

我會繼續照顧病人,繼續把我對生命的尊重投注在臨床上;但我也會牢牢記得——家人,是我的起點,也是我永遠的歸處。

陪伴家人,不是犧牲什麼,而是提醒自己:我也值得被愛,也值得回家。

願我們都能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做了多少,而是我們曾經好好陪著彼此,走過那些普通又珍貴的日常。

因為家,不會等我們忙完再回來。

所以,請現在就出發吧,回到那個你曾經最安心的地方。

因為,陪一天,就是少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ffy 碎碎唸🍫
0會員
2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Miffy,在這個沙龍,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的生命經歷,從一個專科護理師的角度出發,談談在臨床中所遇到的挑戰、壓力與療癒,同時也會分享我的抗癌經歷,並探討如何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心理韌性與正向心態。一個關乎抗癌與心理韌性、護理師的日常、信仰的力量、親情與關係的沙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Thumbnail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沒想到轉眼間,這化療期間,我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更新了,這大概是近期最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想要去做的事。這可能是終於學會了怎麼安分守己的乖乖待在家養病,學會了什麼事都不做,學會了放空。 最近總有人對我說『你現在真好命』、『想去哪去哪』、『你現在時間最多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說詞,確
Thumbnail
沒想到轉眼間,這化療期間,我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更新了,這大概是近期最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想要去做的事。這可能是終於學會了怎麼安分守己的乖乖待在家養病,學會了什麼事都不做,學會了放空。 最近總有人對我說『你現在真好命』、『想去哪去哪』、『你現在時間最多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說詞,確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