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保險用好用滿」,反而用錯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許多家庭裡,總有一位熱心成員常說:

「這保險都繳了,不用白不用!」 「既然可以理賠,不如做全套檢查比較安心!」 「住院才有理賠,那就多住兩天吧!」

這樣的心態其來有自,畢竟保險就是用來分擔醫療費用的工具。但如果保險變成推動不必要醫療的誘因,反而讓人進入「為了理賠而用醫療」的誤區

raw-image



🧠 用錯的保險觀念,常見行為如下:

1️⃣ 自費健檢選「最高價位」只因附加給付

許多保險商品強調「健檢補助」、「檢查費理賠」,讓被保人選擇健檢時不是根據自身需求,而是根據保險公司賠多少來決定內容。結果是:

  • 做了一堆「和自己無關的檢查」
  • 拿了一堆看不懂的報告
  • 事後也沒有實質改善生活方式

2️⃣「住院才有理賠」的錯誤動機

有些人會因為保單設計「住院一天給付 X 元」,而出現以下行為:

  • 本可門診處理的情況,硬要住院
  • 醫師建議出院,病人要求「多觀察一天」
  • 小病反覆住院,影響正常生活與醫療資源

3️⃣ 手術理賠變成動手術的「理由」

某些保單對「特定手術」理賠較高,有些人甚至會因為可以領保險而選擇不必要或可延後的手術,例如:

  • 痔瘡微創手術
  • 腹腔鏡檢查(診斷未明也要求執行)

這樣的行為容易造成醫療判斷受到非醫學因素干擾,既浪費醫療,也可能增加風險。


📉 結果是:用對保險沒省錢,用錯反而花更多

  • 自費補差額(如超出理賠上限部分)
  • 術後恢復或併發症所需的後續支出
  • 因過度醫療產生的精神與生活干擾
  • 病歷記錄影響未來投保、核保

✅ Sandwich-Care 提醒你:保險的角色,是「協助」,不是「驅使」

保險應該:

  • 幫你轉移真正重大且不可預期的風險(如癌症、重大手術)
  • 輔助你做出正確的醫療選擇,而非反過來推你進手術房

你該問的是:

  • 這個醫療行為是否醫師基於必要性建議?
  • 沒有理賠,我還會願意接受這個治療嗎?
  • 這個行為是否對我的健康有長遠好處?

🛡️ 用保險也要有「健康投資思維」:

——保險不是讓你多用醫療,而是讓你有餘裕選擇對的醫療

保險,本質上就是風險管理的工具。它的存在,是為了在突如其來的重大醫療支出來臨時,減輕你財務上的壓力、讓你有能力選擇更好的醫療品質與照護

但台灣很多人把保險當成「回本遊戲」,想要「用好用滿」,甚至不惜讓自己進醫院、做手術、開更多檢查,只為了拿到理賠金。這樣的心態就像買車險是為了撞車索賠——你可能真的撞到了,但你賠的是健康與生活品質。


👇 真正的「健康投資思維」是什麼?

① 保障的是不可預期的風險,而非常規醫療開銷

例如:

  • 癌症、重大手術、長期住院
  • 重大燒燙傷、急性重病、重症加護

這些情況,才會造成家庭財務重大負擔,保險是為了讓你當下能不因經濟因素放棄適當治療

而感冒、健檢、痔瘡處理這類「低風險、常見小病」,即使保險能賠,也不應成為選擇它的理由。


② 不該「配合保險來就醫」,而是「讓保險配合我的醫療需求」

錯誤例子:

  • 「這個內視鏡檢查我沒特別需要,但保險可以賠,我就做了」
  • 「本來不需要住院,醫師建議門診觀察,但我硬要住一晚,這樣保險才會賠」

正確心態應該是:

  • 「我的健康需要什麼醫療?保險能不能幫我減少壓力?」
    而不是:
  • 「我想賠多少錢?所以我要找什麼醫療來配合?」

③ 每一筆保費都是一種「風險對價」,不是「預約金」

你繳保費的本意,是買一份安心——不是要在未來「消費醫療」來回本。如果你開始追求「理賠金額大於保費」的邏輯,很可能就會落入「為了賠償而製造風險」的圈套。

真正的健康投資者,會這樣想:

  • 「我寧願一輩子沒領過保險理賠,但一直保持健康」
  • 「保險是我健康的備案,不是我製造醫療行為的藉口」

🔎 Sandwich-Care 的提醒與對策

定期檢視保單內容:是否符合目前的健康風險?需要調整保障方向嗎?

就醫前先釐清「我真的需要這個處置嗎?」:若沒有保險,我還會做這個決定嗎?

做健康決策時,把保險放在最後一層:先問醫師建議,再評估保險能否補助,而不是反過來。

從家庭健康管理角度思考保單設計:小孩、長輩、慢性病患者,各自風險不同,應有不同策略。


好的保險,是你健康的「備援金」,不是「誘導費」。

Sandwich-Care 幫你從源頭辨識真正的醫療需求,

保險只是輔助你安心走正確路,而不是推你進不該走的門。



Sandwich-Care出書了喔!! <<0到60分鐘的生命接力:急救與急診的全程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168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保險存摺免費就能使用?是假的,不付費,根本不能用
Thumbnail
保險存摺免費就能使用?是假的,不付費,根本不能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於有體況的客戶買保險的幫助,包括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體況、如何選擇業務員等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於有體況的客戶買保險的幫助,包括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體況、如何選擇業務員等建議。
Thumbnail
來瞭解這三大險種:重症險、醫療實支、意外險,並透過實際案例來瞭解,在檢查出罹癌後,有保險的人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此外,文章提到了重症保額及醫療實支的注意事項,以及意外險的重要性。推薦年輕健康的人趕快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
Thumbnail
來瞭解這三大險種:重症險、醫療實支、意外險,並透過實際案例來瞭解,在檢查出罹癌後,有保險的人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此外,文章提到了重症保額及醫療實支的注意事項,以及意外險的重要性。推薦年輕健康的人趕快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
Thumbnail
週末回家時, 家人的保險業務正在幫忙確認保險是否足夠全面, 我也想確認檢查一下, 畢竟我也想整合一下我的保單給付項目。
Thumbnail
週末回家時, 家人的保險業務正在幫忙確認保險是否足夠全面, 我也想確認檢查一下, 畢竟我也想整合一下我的保單給付項目。
Thumbnail
已經支付健保了 為什麼還要購買商業保險? 光穎漫漫談~ 你也想知道生活更多小常識嗎? 一起來@mjg7500b這個小天地分享吧!
Thumbnail
已經支付健保了 為什麼還要購買商業保險? 光穎漫漫談~ 你也想知道生活更多小常識嗎? 一起來@mjg7500b這個小天地分享吧!
Thumbnail
今天客戶詢問了一個問題。 客:我的癌症險裡面,有一條「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 那麼如果是「當天先去門診治療,然後醫生說這個比較嚴重,必需當天住院,才接著辦理住院。」, 這樣「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會賠嗎?
Thumbnail
今天客戶詢問了一個問題。 客:我的癌症險裡面,有一條「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 那麼如果是「當天先去門診治療,然後醫生說這個比較嚴重,必需當天住院,才接著辦理住院。」, 這樣「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會賠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