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EP3-Neuralink: 一場充滿科技、科幻、哲學卻又現實的革命性演講(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場演講分成兩大部分,先以 Neuralink 在做什麼為題,再深入介紹各產品與團隊的內容。而我也一樣會拆成兩期內容帶大家深入了解這場非常值得一聽,充滿科幻、哲學、科技卻又很現實的革命性演講!

直接講重點,Neuralink 要創造全腦介面,讓大腦與電腦以及 AI 能夠無縫接軌,並溝通傳遞訊息。要做到這目標,Neuralink 有了一系列計畫,以及目前的驚人進展!說穿了,這演講其實就是來徵才的。

本期內容涵蓋整場演講的前部分,提供 Neuralink 的全貌,讓讀者先初步認識 Neuralink 的偉大目標以及當前進度。下一集則會深入介紹產品、實際案例與團隊。接下來本期你將學習到的內容有:

  1. 什麼是「意識」?
  2. 人類思考的三層架構
  3. Neuralink 目前的進展
  4. Neuralink 未來三年的產品演進

這是我的第三期內容,喜歡的話歡迎多多關注,分享給親朋好友!
每月 3-4 期深度內容,帶你輕鬆了解時下前沿科技趨勢與產業發展!


什麼是「意識」?

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腦中的一大群神經元在放電,有了靈感後打出來的文字;而你也經由眼睛看到這些文字,引起你腦中的一連串神經元放電,產生了對這內容的記憶與感受。

而這些記憶、經驗、感受都是神經元放電後,讓你對這世界有意識上的理解。有沒有發現,這些東西都是發生在大腦中。馬斯克在會上提到的一段話,我認為非常有趣。

「當你說『你』的時候,基本上是在說你的大腦。你可以心臟移植、腎臟移植,但我不知道有誰做過大腦移植。所以你就是你的大腦」。而所謂的意識,其實人類也都不清楚他是由哪來的。」

人類思考的三層架構

關於大腦馬斯克提出了人類具有三層思考。這段思考我認為非常有趣,他提到其實我們人類已經算是半機械人了!而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從這三個思考系統理解:

  1. 邊緣系統: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的本能
  2. 皮質系統:負責更高層次的規劃和思考
  3. 數位系統:所有你有使用的電腦、機器、手機、應用程式都是

關於第三層,出門時常會直覺反應手機是不是有帶在身上。其實手機某種程度上就是我們自己的延伸,所以其實我們都屬於半機械人。

馬斯克之所以提到這三個思考層次,是因為現在人類第二與第三層之間的交流會受到語言、手移動速度、視覺消化資訊的速度的限制。

這概念就像是以前電腦不發達時,上網看一張圖片都需要等待像素一個一個的載入;這類似我們腦中有一堆想法,但卻只能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或說出來到電腦中。兩層系統的交流受到輸出入頻寬的限制,Neuralink 就是希望透過全腦介面來解放這樣的限制。並達成與 AI 的整合,阻止未來 AI 過度發展後與人類有智慧差距的文明滅亡風險。同時,在這過程中理解何謂「意識」。

Neuralink 目前的進展

從去年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七位參與者。有四名脊髓損傷以及三名 ALS 參與者。針對這些參與者,Neuralink 主要評估的指標是每個月獨立使用 BCI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腦機介面) 的時間,下圖呈現了,前五名參與者在過去一年半的每月使用情況。平均每週使用約 50 小時,而在高峰時刻甚至每周 100 小時,這幾乎就是清醒的時間。

每月獨立使用 BCI 的時間

每月獨立使用 BCI 的時間

除了參與者在使用產品上的進步外,手術的植入速度也有加快。在所有七位參與者中,最後兩次的手術是在一周內進行完成的。這也主要歸功於 Neuralink 與特斯拉一樣,是一家垂直整合能力強大的公司,他們在晶片、針頭、植入機器人上的改良,加快了整體流程與速度。Neuralink 也強調,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七位參與者的時程

七位參與者的時程

前面也有提到 Neuralink 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全腦介面,一個通用大腦 I/O 技術。這技術有以下五個大目標要完成:

  1. 聽到各處大腦神經元的資訊
  2. 向任何地方的神經元寫入訊息
  3. 快速無線數據傳輸
  4. 24 小時都能使用
  5. 完全自動化外科手術
Neuralink 的終極目標:全腦介面

Neuralink 的終極目標:全腦介面

為了達成這終極目標,Neuralink 正在開發三種不同類型的主要產品。

  1. 運動與語言皮質 Motor & speech cortex
    Neuralink 打造了一項名為「心電感應 Telepathy」的產品,也是這七位參與者所使用的。它可以幫助患有運動障礙、脊髓損傷、肌萎縮硬化症或中風的人,讓他們能夠重新獲得一些數位以及身體上的獨立性。
    這過程中 Telepathy 需要有高通道來讀取大腦資訊,並輸出到電腦中的技術機會。
  2. 視覺皮質 Visual cortex
    這是第二項產品「Blindsight 盲視」,幫助失去視力的人重新獲得視力。而這是 Blindsight 負責輸出外界影像,並建立高通道寫入到大腦的技術機會。
  3. 深層區域 deep regions
    通過深入到更深層的區域,不只是皮質層,可以深入到邊緣系統,來提供更多的機會恢復患者的獨立能力。
達成終極目標的三項道路:Motor、Speech、Visual cortex、Deep regions

達成終極目標的三項道路:Motor、Speech、Visual cortex、Deep regions

Neuralink 未來三年的產品演進

現在:運動皮質層 Motor cortex

在下圖中大腦的上方,有個被稱為手部旋鈕的區域,在那植入 Telepathy,總共 1000 個電極來做到控制電腦滑鼠以及玩遊戲等。

現在的進展:運動皮質層

現在的進展:運動皮質層

下季度:語言皮質層 Speech cortex

下一季度就可以看到 Neuralink 在語言皮層植入晶片,可以直接從腦波解碼出詞語來轉化成語言。

下季度目標:語言皮質層

下季度目標:語言皮質層

2026:視覺皮質層 Visual cortex

接下來為了獲得更多資訊,就要建立更多通道。在這階段,明年 Neuralink 就要增加電極數量到 3000 個來提供更多功能。並且提供導航功能給盲人,也就是一個大腦內建 Google Map 的概念!

2026 目標:視覺皮質層

2026 目標:視覺皮質層

2027:整個大腦 Whole brain

這個階段要繼續增加通道數量,所以會到 10000 個電極數。然後 Neuralink 也計畫執行第一次多重植入技術,包含運動皮質層、語言皮質層和視覺皮質層,一次多個區域的植入。

2027 目標:整個大腦

2027 目標:整個大腦

2028:大腦整合 AI

最後也是最完科幻的部分,目標是每個植入晶片有超過 25000 個通道。這樣就能訪問大腦的任何部位,做到治療精神疾病、疼痛、失調等。另外,Neurlaink 也會實際展示大腦與 AI 整合會是什麼樣子!

2028 目標:大腦整合 AI

2028 目標:大腦整合 AI

結語

Neuralink 這場演講不輸給上次 SpaceX 的火星計畫發表,甚至更加科幻,更難以置信。大腦一直是人類長久以來難以破解的器官,我們會思考,有想法,有意識,但卻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而來,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Neuralink 存在的目標之一就是去理解何謂意識。

本期內容帶大家了解了 Neuralink 的目標外,也介紹了目前的驚人進展,以及未來三年的計畫。有了本期內容的初步認識後,相信大家跟我一樣興奮,想更深入認識這家公司。下一期將帶大家深度了解 Neuralink 的產品、實際案例與團隊等內容!

To be continu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夜譚 1001
4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科技夜談 1001》,一個以《一千零一夜》為靈感,緊跟科技前沿的電子報。 如同科幻故事啟發科技進步,我們將科幻夢想與科技趨勢化為現實的洞察,以 1001 篇為目標,每月獻上 3-4 篇深入的長文,搭配每日於 Threads 的科技動態分享,帶你/妳掌握未來脈動!
科技夜譚 1001的其他內容
2025/06/22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正重塑交通產業,特斯拉與 Waymo 作為領先的代表,各自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推動這一革命。6/22 特斯拉將推出準備已久的 Robotaxi,同樣在奧斯汀也有運營已久的 Waymo。兩者差異到底為何,這期內容帶你一看究竟!
2025/06/22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正重塑交通產業,特斯拉與 Waymo 作為領先的代表,各自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推動這一革命。6/22 特斯拉將推出準備已久的 Robotaxi,同樣在奧斯汀也有運營已久的 Waymo。兩者差異到底為何,這期內容帶你一看究竟!
2025/06/15
馬斯克將太陽能視為未來能源的核心,認為其無限潛力、成本下降及與卡達什夫等級的契合使其超越核能與其他能源。本期內容帶大家了解為什麼太陽能在他眼中具有強大優勢!
2025/06/15
馬斯克將太陽能視為未來能源的核心,認為其無限潛力、成本下降及與卡達什夫等級的契合使其超越核能與其他能源。本期內容帶大家了解為什麼太陽能在他眼中具有強大優勢!
2025/06/14
嗨各位!這裡是《科技夜談 1001》! 一個以《一千零一夜》為靈感,目標 1001 期內容的科技電子報!
2025/06/14
嗨各位!這裡是《科技夜談 1001》! 一個以《一千零一夜》為靈感,目標 1001 期內容的科技電子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腦機連結技術是一種可以讓人類與電腦進行直接交互的技術,而遠端體感操控則是指使用者可以透過感應器來控制遠端的裝置。 如果將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遠端體感操控的鋼鐵人了。 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例如醫療、娛樂、運動等等。不過,目前這種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驗才能夠實現。
Thumbnail
腦機連結技術是一種可以讓人類與電腦進行直接交互的技術,而遠端體感操控則是指使用者可以透過感應器來控制遠端的裝置。 如果將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遠端體感操控的鋼鐵人了。 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例如醫療、娛樂、運動等等。不過,目前這種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驗才能夠實現。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7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7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6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6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5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5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