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從一顆蛋糕說起。
那天,我在電話裡訂了一顆慶生蛋糕,事先轉帳付款,並請蛋糕店開統編發票。
因為店家的配送早就滿單,我就自己安排了 Lalamove 司機幫忙去店裡取件、再送到公司來。我原本想得很單純:「司機去取蛋糕 → 我給他運費 → 事情結束」。
但你也知道,職場上最怕的,就是「事情想得太單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幕:誤會從沒看懂開始
司機到了公司,開口第一句話是:「這是蛋糕跟運費,一共XX元。」
我直接愣住:「不對喔,蛋糕我已轉帳付款,付現的只有運費喔!」
司機有點生氣有緊張的說,蛋糕店跟他收了蛋糕的錢啊,他要去拿回他多付的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幕:開始補破網
於是我立刻打電話給蛋糕店,把事情說明清楚,還附上我付款的截圖證明。
店家爽快地說可以退費,我把電話直接交給司機,請司機跟店家對話,司機說要把「出貨單」拿回店裡,就能處理了。
但司機似乎察覺到某件事情,態度變得有點軟化,然後帶著出貨單,展開了第一趟回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是司機漏聽了什麼? 還是蛋糕店沒在第一時間弄清楚所有程序,所以後來趕快來電補上相關訊息
就在司機快要回到蛋糕店的路上,蛋糕店來電:
「小姐,我們打統編的發票還在冰箱裡,那顆蛋糕也還在,沒人來拿過。」
意思是:你訂的蛋糕根本沒被取走,因為根本沒人認領,也沒報名字。
所以,現在有兩張發票在流通~
一張是現場開的、沒統編;一張是原本我要的、打了統編的,還在蛋糕店。
我趕緊聯絡司機,請他再回公司拿錯的那張發票,然後帶回店裡換成正確的那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幕:終場
於是,司機又回到公司拿發票,再回店裡退錯蛋糕、換對的發票,
最後再跑第三趟,送來正確的發票給我。
公司櫃台小姐都看不下去,笑著說:
「這位司機先生今天已經來來回回三趟了,真的太拼了吧!」
錯在哪裡?
我覺得整件事最關鍵的錯誤,是面對資訊時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場反思:最貴的成本,是「我以為」
1.資訊不是不在,而是根本沒看清楚。
2.流程不是不明,而是太急著假設。
3.錯誤不是不能原諒,而是我們很少學會停下來問:為什麼會錯?
在這麼炎熱的天氣,司機來回跑了三趟,只是因為在一開始,沒有把資訊讀清楚,就要付出3倍的代價。
看著這件事,我反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
這樣類似的情況,在我的職涯中出現過幾次?
*我是否曾經因為沒問清楚需求,花三倍時間改簡報;
*我是否曾經因為誤會對方角色,結果錯發訊息、鬧笑話;
*我是否曾經因為太有自信,以為自己懂了,最後整個專案方向錯了,只能重來。
如果有,那都是因為自己沒在一開始,就把重要的資訊看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這件事,是由一個蛋糕引發的省思,如果你也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跟我一起回顧,你會發現,這其實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職場現場啊,只是主角是你、或是我、或是他。
「不清不楚,就會來來回回,反覆修正。」
而在職場裡,那些來來回回,有時候不只是三趟,也許是三個月,也許是三年,要多多提醒自己今天這個蛋糕的故事。
🙂↕️辛苦了,司機大哥。相信以後大哥看工作單時會看的比別人更仔細,這樣這個來回三趟的事件就有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