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更新)

傳統雙手拉開的開口器,通常是助理拉,但有時我會請小朋友自己拉,增加參與感、互動性

現在我診所用的是這種張口器,比較舒適,且無須幫忙,但有時我仍可透過讓小朋友幫忙置入口內,增加互動性
在家裡,無專業的張口器,怎麼辦?這時可請萬能的雙手幫忙(首先洗乾淨,指甲要剪,免得傷了自己)

照正面,儘量拉開嘴唇,露出儘可能多的牙齦與牙齒,食指中指可分開

照正面時,記得要正常咬合(咬後面),才能看出、評估平常的咬合狀態,此圖是錯誤示範,她往前咬了,這是常見的拍照錯誤

頭仰,張大嘴,照上面

張大嘴,照下面,有時需要第三隻手幫忙,拉開下唇

可特別針對想強調的地方特寫,例如小虎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