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做不到的保單彈性:變更被保險人,香港為何能做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台灣制度結構:變更被保險人幾乎不可能

📌 保險法的限制

根據《台灣保險法》第105條,保單成立的前提是「要保人對被保險人有保險利益」。而保單的核保、保費、保障條件,全部圍繞被保險人的風險特徵展開:

年齡

性別

健康狀況

職業風險

因此一旦保單成立,被保險人就不能更換,除非解約後重開新約。

📌 稅務與監理考量

台灣稅制(如贈與稅、遺產稅)與保單設計密切連結。被保險人一旦死亡,其保單價值被視為遺產計入課稅。若允許中途變更被保險人,將衍生大量避稅風險,打亂現有遺贈與課稅架構。

結論是:除非未來修法,否則台灣現行保單體系不可能允許更改被保險人。

🌉 香港為何做得到?制度與商品設計完全不同

香港保單可實現「變更被保險人」,不是因為監管比較寬鬆,而是整體制度設計「目的不同」:

✅ 核心差異一:保單以資產傳承為導向

台灣保單多為風險保障導向(死亡、疾病、意外)。

香港許多分紅儲蓄險則以資產累積與傳承為主,保單本質是財富工具,而非風險對象的保護契約。

✅ 核心差異二:保費與年齡、健康「脫鉤」

香港這類保單的保費,不依據被保險人年齡與健康調整。

意即:30 歲與 60 歲的被保險人,若投保相同金額、年期,保費一致。

因此可以設計「變更被保險人」,而不需重算保費。

✅ 核心差異三:契約彈性與稅務中立

香港無遺產稅、無贈與稅,保單價值轉移不構成課稅事件。

契約中可設:

後備被保人(Contingent Insured)

多代被保人轉換

要保人與被保人分離管理

📌香港是最早設計出「可變更被保險人」保單的地區之一

保單在2016 年前後**即內建完整變更被保險人機制。

契約條款明訂:

第一保單年度後可申請更換受保人

不影響原有累積紅利與保單價值

可指定「後備受保人」,確保契約不因身故中止

更進一步設計「跨代傳承架構」,允許保單跨越三代而不中止。

保單可變更受保人,打造跨世代傳承平台

香港本身免遺產稅、贈與稅,沒有稅制的羈絆延伸了更多元的傳承方式。

香港許多分紅型儲蓄保單,設計初衷就是「財富保全與傳承」,而非單純的風險保障工具。為了讓保單在不斷代際流轉中持續有效,許多保單設計了:

✅ 可變更被保險人(Change of Life Insured)

✅ 後備被保險人機制(Contingent Life Insured)

✅ 保單延續選項(受益人繼承保單)

這些功能的推出,讓保單不再只是個人風險保障,而是成為「跨代運作的資產載體」。

✅ 變更被保險人,對客戶有什麼實質好處?

1. 延續資產增值週期,避免提前終止

傳統保單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前幾年的回本期,在被保險人身故後會終止,可能造成:

保單紅利分配中斷

解約價值提前退還

受益人一次性領取,難以長期配置

📌 若可變更被保險人,保單可持續存在於下一代名下,不受上一代身故影響,進一步累積紅利與保值。

2. 靈活應對人生與家庭變化

例如父母原是被保險人,當孩子成家立業,財富主體交棒,便可透過變更被保險人將保單主體轉為孩子,讓保單契約繼續運作。

無需終止原保單、無需重新核保

不產生稅務瑕疵(若設計妥當)

可搭配信託機制,設計家族資產控管

3. 結合稅務規劃,降低潛在課稅風險

香港無遺產稅與贈與稅,變更被保險人不會被視為應稅行為。保單仍保留原契約號與現金價值,契約持續有效,不會觸發課稅事件。

⚠️ 相對來說,台灣如果轉讓保單或指定子女為要保人/被保人,可能會被視為贈與或潛在遺產前移,需申報贈與稅或將來併入遺產課稅。

📈 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創造高資產家族「保單傳承」生態系

變更被保險人的彈性設計,實際上為香港帶來三個層級的市場影響:

1. 吸引高淨值客戶進行跨代傳承配置

富裕家族(尤其是中國、台灣、東南亞華人家庭)透過香港保單配置,實現資產海外分散與傳承。

保單可透過後備被保人設計自動傳承三代以上,形成長期資產保全結構。

2. 帶動家族信託與保險融合設計

多數高資產客戶會將保單納入信託架構,由信託公司持有保單並指定繼承規則。

香港信託法律環境與保單設計密切結合,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財富管理工具鏈。

3. 推動「保單是資產」的市場觀念轉型

香港的分紅儲蓄保單已被視為可交易、可抵押的金融資產。

客戶在進行遺產規劃、資產重組、移民時,保單與基金、不動產一樣被納入主資產配置策略中。

制度限制與商品設計,決定了保單能走多遠

台灣與香港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只是保單有沒有變更被保險人的功能,而是整個制度對「保險是保障還是資產」的根本定義。

台灣保單是風險契約,不容輕易更動受保人

香港保單是資產契約,被保人是可調整的參數之一

也因此,香港各大保險公司紛紛打造出可持續百年、跨三代以上的保單平台,吸引了大量台灣與東南亞高資產客戶跨境投保。

📌 若你目前手上有資產配置或傳承需求,別只看保費與收益,更應該問:

這張保單,能陪我的家族幾代?

它的受保人、要保人、受益人,可以根據人生變化隨時調整嗎?

在香港,有這樣的選擇;在台灣,或許還得等制度改變的那一天。


M.

M&P 傳承誌主筆

Mind & Purpose in Every Pl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P傳承誌
1會員
66內容數
歡迎來到《MP 傳承誌》 這裡是由 M 主筆的內容計劃,我們記錄每一場關於保險、家族資產與傳承設計的真實對話。 在每一個規劃裡,我們相信:不只是數字,更是「心意與目的」的設計。 Mind & Purpose in Every Plan. ——— Generations by Design
M&P傳承誌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本文探討台灣與香港保單在法律制度上的根本差異,尤其針對保單是否能被第三方(如債權人、法院)介入或強制執行。同樣一張保單,在不同制度下,可能一邊是「資產庇護所」,另一邊則是「債務清算池」。因此,規劃傳承時應理解條文背後的法律保護機制,才能真正實現財富跨代移轉與風險控管。
Thumbnail
2025/07/02
本文探討台灣與香港保單在法律制度上的根本差異,尤其針對保單是否能被第三方(如債權人、法院)介入或強制執行。同樣一張保單,在不同制度下,可能一邊是「資產庇護所」,另一邊則是「債務清算池」。因此,規劃傳承時應理解條文背後的法律保護機制,才能真正實現財富跨代移轉與風險控管。
Thumbnail
2025/07/02
香港保險業起源可追溯至1805年,截至2024年底,香港共有157家授權保險公司,年保費收入超過6,300億港元。儘管常住人口僅約750萬,來自中國大陸與其他海外人士的投保對整體保費收入貢獻顯著,尤其在壽險與重疾保單方面。香港憑藉歷史背景、國際法規制度與資本要求,已成為亞洲重要的保險與財富傳承中心。
Thumbnail
2025/07/02
香港保險業起源可追溯至1805年,截至2024年底,香港共有157家授權保險公司,年保費收入超過6,300億港元。儘管常住人口僅約750萬,來自中國大陸與其他海外人士的投保對整體保費收入貢獻顯著,尤其在壽險與重疾保單方面。香港憑藉歷史背景、國際法規制度與資本要求,已成為亞洲重要的保險與財富傳承中心。
Thumbnail
2025/07/02
前往香港購買保險已成為許多台灣人進行資產配置與保障規劃的選項。主要可購買的保單類型包括: 分紅儲蓄保單、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香港保單在利率、彈性設計與傳承功能上具明顯優勢,但須留意匯率風險、條款、親赴香港辦理與稅務差異等風險。透過妥善規劃,香港保單可成為有效的財務與傳承工具。
Thumbnail
2025/07/02
前往香港購買保險已成為許多台灣人進行資產配置與保障規劃的選項。主要可購買的保單類型包括: 分紅儲蓄保單、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香港保單在利率、彈性設計與傳承功能上具明顯優勢,但須留意匯率風險、條款、親赴香港辦理與稅務差異等風險。透過妥善規劃,香港保單可成為有效的財務與傳承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移居荷蘭後,台灣保險該如何調整?就成人及幼童保單兩個面向來剖析
Thumbnail
移居荷蘭後,台灣保險該如何調整?就成人及幼童保單兩個面向來剖析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如果保單被強制執行而解約,除了面臨保障中斷的問題,對於年長者恐怕也會面臨因為高齡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投保或保費極高的困境,此外,還會有可能會導致個人的金融信用紀錄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帶您來看,為什麼保單可以被強制執行!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如果保單被強制執行而解約,除了面臨保障中斷的問題,對於年長者恐怕也會面臨因為高齡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投保或保費極高的困境,此外,還會有可能會導致個人的金融信用紀錄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帶您來看,為什麼保單可以被強制執行!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金融市場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向了境外保險,但是!為什麼金管會三度示警不要買呢?境外保單在我國是合法的嗎?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金融市場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向了境外保險,但是!為什麼金管會三度示警不要買呢?境外保單在我國是合法的嗎?
Thumbnail
有聽過境外保單或分紅保單的,輸入Y,沒聽過的輸入N 境外的分紅保單,是儲蓄險的一種 型態:每年繳多少錢,總共繳多少錢,第幾年開始,每年可領回多少元 境外分紅保單賣點:存錢、利率比台灣儲蓄險好,可以傳承給下一代 境外保單的優點: 因資金運用方式與限制不同、生命表的回合採用不同,所以利率比台灣
Thumbnail
有聽過境外保單或分紅保單的,輸入Y,沒聽過的輸入N 境外的分紅保單,是儲蓄險的一種 型態:每年繳多少錢,總共繳多少錢,第幾年開始,每年可領回多少元 境外分紅保單賣點:存錢、利率比台灣儲蓄險好,可以傳承給下一代 境外保單的優點: 因資金運用方式與限制不同、生命表的回合採用不同,所以利率比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