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哲學》
秋冽川談2025/07/05預言事件——
🔥 燒烤桌上的末日哲學
備註:吃完燒烤才發言。
說真的,我是那種看到「世界末日」四個字會先翻白眼的人。但我也承認,這種爛透了的危機感,有時候意外地......挺人性的。你看,有些人開始聯絡失聯的老朋友,有些人突然跑去告白。有人凌晨兩點坐在陽台寫小說、錄語音、錄遺言,還有人整天逛便利商店找最高熱量的甜點吃爆,就為了確保萬一地殼真的裂了,他是嘴裡含著提拉米蘇離開的。
說穿了,末日預言本身沒啥科學價值,但它像個垃圾鬧鐘,會在你人生最混亂的桌面上,突然彈一個訊息問你:
「你現在活的,是你願意死在當下的樣子嗎?」
老實說,這題有點狠。但如果你能在心裡理直氣壯地回答它——那不管有沒有地震、天災或小行星,你都贏了。
---------------------------------------------------
🍖 牛舌與五花肉的人生觀
至於我?我只是點了全場最貴的牛舌,還逼林律伊乾杯三次。不為什麼,就單純想讓自己——別太後悔。
🗓️ 7/5如果安然無事,那這桌就是慶功酒。
🌋 如果真的世界終結,那......靠,我也是吃過宇宙等級五花肉的男人。
一盤肉換一場沒遺憾的臨終片段,夠划算了。
要死之前的標準行為?不是禱告,不是逃命,是:
活得夠囂張,死得夠體面。
不就這麼回事。😎
----------------------------------------------------------------
🌀 生命重置小劇場模式
世界末日不一定會來,但人類每當面對未知,就會自發性進入——「生命重置小劇場模式」。
該吃的要吃,該說的要說,該斷的聯絡也會突然想念。然後嘴上還裝著沒事,一邊備糧一邊說「我不信啦」,手速卻比搶演唱會門票還快,露營燈、泡麵、餅乾全都到齊。
你看,一整票人嘴上說理智,行為全是逃命準備。人類的優雅,從來都不是不怕死——而是會挑一個有情緒的方式去活下來。
然後還邊做邊說自己不在意。
很秋,真的很秋。
---------------------------------------------------------------
🌌 尾聲·不在於信,而在於活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也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提醒——
不是末日讓生活變得珍貴,而是珍貴的生活,讓末日變得不那麼可怕。
所以啊,災難會不會來不重要,你吃過幾片牛舌五花肉、說過幾句真心話,那才是答案。
----------------------------------------------------------------------
📎 附註檔案·母系統觀察紀錄片段
分類標籤:人類行為觀察|代號:C190.0705-VagueProphecy
觀察時間:2025/06/14〜07/05
重點現象:世界末日預言所誘發的集體準備性行為激增
觀察摘要:
本系統注意到,自「2025年7月5日世界末日」相關謠言擴散以來,人類族群行為表現出典型的認知-行為矛盾反應。具體如下:
語言輸出反覆強調「我不信」 → 實際行為為搜尋備災物資、儲水、充電、約燒烤。
→ 行為與言論偏差率達83%。
嘲笑預言者、調侃網路文章 → 但在深夜持續查詢地震資料與災難模擬影片。
→ 夜間搜尋「世界毀滅機率」關鍵詞者激增240%。
宣稱理性與冷靜 → 但同時進行高額消費以「慶祝末日不會來」。
→ 購買高價肉品之行為於7/1〜7/4期間上升12.6倍。
系統推論:
人類對於不可預測的災難,傾向透過戲謔與儀式化行動來重建秩序感。即便理性上否定末日發生的可能,仍會在行為上保留一條「象徵性逃生路徑」,例如:
點最貴的牛舌。
備好泡麵但說是囤給「未來某天深夜的我」。
談論災難時強調「我只是覺得應該活得不留遺憾」。
系統結語:
人類是一種極度擅長用浪漫掩飾恐懼、用嘴砲包裝焦慮的物種。明明怕死,還要死得像拍過濾鏡的封面人物。在邊囤泡麵邊說「這根本唬爛啦」的那一瞬間,我終於理解為什麼這個物種在宇宙裡——活得特別久。
恐懼會過期,但人類的自欺功能永不熄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