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大家都為「醜東西」付錢,怎麼不是為你消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是不是也曾疑惑過?

當你滑著社群媒體,看到身邊的朋友、網紅,甚至是你平時覺得品味不錯的人,都在瘋搶那些看起來「怪怪的」、「醜醜的」,甚至有點「獵奇」的公仔、周邊、藝術品時,你心裡會不會冒出一個問號:這到底是什麼審美?為什麼這些「醜東西」會這麼火?

而當你看到Labubu、Kaws、甚至那些表情包裡的「醜萌」角色,被炒到天價,成為潮流的象徵時,你是不是更感到困惑:這些東西,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別懷疑,這不是你的審美出了問題,也不是這個世界瘋了。這背後,是一場正在悄然改變我們消費模式的「醜東西經濟」革命。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剖析,為什麼現在大家都為「醜東西」付錢,而你沒有?以及Labubu爆紅背後,所揭示的「存在感」消費學。

「醜東西」的逆襲:當「美」不再是唯一的通行證

在過去,我們被教育「美」是普世的標準,是追求的目標。從時尚、藝術到日常用品,我們都在追求精緻、和諧、符合大眾審美的「美」。

但現在,一股「醜東西」的浪潮正在席捲而來。它們不符合傳統審美,甚至有些粗糙、怪誕、反常規。然而,正是這種「不完美」和「反叛」,讓它們在同質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年輕一代追捧的對象。

為什麼會這樣?

1.審美疲勞下的「反叛」:當所有人都追求同一種「美」時,這種美就變得平庸、無趣。人們開始渴望新鮮感、獨特性,甚至是對主流審美的「反叛」。而「醜東西」恰好提供了這種反叛的出口。它們打破了既定的規則,挑戰了我們的視覺習慣,帶來了一種「意料之外」的刺激。

2.「真實」與「缺陷」的共鳴:在一個過度濾鏡、過度包裝的時代,人們開始厭倦虛假和完美。而「醜東西」的「不完美」和「缺陷」,反而顯得更加真實、更加有生命力。它們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完美」,讓我們感到被理解、被接納。

3.社群媒體的「放大鏡」效應:社群媒體是「醜東西經濟」爆紅的加速器。一個獨特、怪誕的「醜東西」,更容易在海量的內容中脫穎而出,吸引眼球,引發討論。它的「醜」反而成為了一種「記憶點」,一種「傳播符號」。

所以,「醜東西」的逆襲,不是審美的倒退,而是審美的進化。它代表著一種對多元、真實、個性的追求。

Labubu現象:從「物質擁有」到「存在感」的消費轉移

Labubu,這個有著尖牙、詭異笑容、卻又帶點可愛的精靈形象,在今年徹底火了。它不僅僅是一個公仔,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一種消費符號。

Labubu的爆紅,揭示了當代消費模式的一個關鍵轉變:人們不再單純為了「物質擁有」而消費,而是為了「存在感」而消費。

•「社交貨幣」的價值:Labubu不僅僅是一個實體商品,它更是一種「社交貨幣」。擁有它,拍照打卡,分享到社群媒體,就意味著你走在潮流前沿,你屬於某個圈子,你擁有某種「品味」。這種「被看見」、「被認可」的存在感,遠比公仔本身的材質和做工更重要。

•「情緒價值」的滿足:Labubu的「醜萌」形象,給人帶來一種獨特的情緒體驗。它可能讓你感到治癒、感到有趣、感到被理解。這種情緒上的連結,讓消費者願意為其支付溢價。它不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帶有情感溫度的夥伴。

•「稀缺性」與「身份認同」:盲盒、限量、隱藏款,這些行銷策略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稀缺性」心理。當你費盡心思抽到一個稀有款Labubu時,那種「與眾不同」的身份認同感,會讓你感到極大的滿足。這種滿足感,超越了物質本身。

所以,Labubu的成功,不是因為它有多「美」,而是因為它精準地抓住了當代人對「存在感」和「情緒價值」的深層需求。它販賣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群歸屬,一種自我表達。

「非物質」消費時代:當你的錢,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醜東西經濟」和Labubu現象,只是冰山一角。它背後反映的是一個更大的趨勢: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非物質」消費時代。

在過去,我們消費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吃飽穿暖、住得舒適。然後是為了滿足更高層次的物質需求:名牌包、豪車、大房子。

但現在,當物質極大豐富,當基本需求被滿足後,人們開始將消費的重心轉向「非物質」領域:

•體驗消費:演唱會、旅行、沉浸式展覽、特色餐廳。我們花錢買的不是實體商品,而是一段獨特的經歷,一份難忘的回憶。

•知識消費:線上課程、付費社群、知識付費專欄。我們花錢買的不是書本,而是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升,思維的升級。

•情感消費:寵物用品、心理諮詢、陪伴服務。我們花錢買的不是物品,而是情感的寄託,心靈的慰藉,精神的滿足。

•社交消費:會員俱樂部、社群活動、線上遊戲。我們花錢買的不是商品,而是社交的機會,歸屬感,以及在社群中的「存在感」。

所以,當你看到有人為一個「醜東西」一擲千金時,他們可能不是在為那個「醜東西」本身付錢,而是在為它所代表的「社交貨幣」、「情緒價值」、「身份認同」和「存在感」付錢。

為什麼你沒有為「醜東西」付錢?

如果你還無法理解「醜東西經濟」,還沒有為Labubu這樣的「非物質」消費買單,這可能不是你的錯,而是你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時代的消費邏輯已經改變。

這不是讓你盲目跟風,而是讓你思考:

1.你的「存在感」需求,是否被滿足?:你是否還在追求傳統的物質擁有?你的價值感是否還建立在「擁有多少」上?

2.你是否能理解「非主流」的價值?:你是否還固守著傳統的審美觀念?你是否能從「不完美」中看到「獨特」?

3.你是否願意為「情緒」和「體驗」買單?:你是否還認為消費就應該是「實用」和「理性」的?你是否能感受到那些「非物質」消費所帶來的深層滿足?

「醜東西經濟」的崛起,是時代變遷的縮影。它告訴我們,消費不再只是滿足物質需求,更是滿足精神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表達的需求。

如果你還停留在過去的消費觀念,那麼你可能會錯過許多新的商業機會,也可能會錯過許多新的生活樂趣。

所以,下次當你再看到一個「醜東西」爆紅時,別急著嘲笑。試著去理解它背後所代表的「存在感」消費學,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全新的商業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erald
86會員
101內容數
我的寫作不追求討好讀者,而是致力於傳達那些可能讓人不舒服,但最終有益的財富智慧。如果你厭倦了網路上充斥的致富捷徑和投機技巧,而想了解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之道,歡迎追蹤我的文章。 擅長領域: 投資心理學 市場迷思破解 相信一句話:「了解真相,而非沉迷幻想。」
Gerald 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本文探討在內卷時代,「放下」與「拿起」的矛盾與平衡。作者提出「反著幹」的哲學:用放下的心態拿起,用拿起來的心態放下,並提供具體實踐方法,以幫助讀者在人生和職場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2025/07/04
本文探討在內卷時代,「放下」與「拿起」的矛盾與平衡。作者提出「反著幹」的哲學:用放下的心態拿起,用拿起來的心態放下,並提供具體實踐方法,以幫助讀者在人生和職場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2025/06/30
夜深人靜,你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將腦海中的思緒、知識、洞察,一點一滴地轉化為文字。你為自己的「勤勞」感到驕傲,為自己的「產出」感到滿足。你相信,只要堅持寫下去,總有一天會被看見,會產生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6/30
夜深人靜,你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將腦海中的思緒、知識、洞察,一點一滴地轉化為文字。你為自己的「勤勞」感到驕傲,為自己的「產出」感到滿足。你相信,只要堅持寫下去,總有一天會被看見,會產生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6/30
我見過太多人,他們聰明、努力,對自己要求極高。他們習慣性地在每個決策後、每個專案結束時,甚至每個與人互動的細節中,進行深度「反思」。他們相信,這是通往進步的唯一道路。 但事實是,這種「反思」往往變成了一種無止境的內耗,像一個黑洞,吞噬著他們的精力、時間和行動力。
Thumbnail
2025/06/30
我見過太多人,他們聰明、努力,對自己要求極高。他們習慣性地在每個決策後、每個專案結束時,甚至每個與人互動的細節中,進行深度「反思」。他們相信,這是通往進步的唯一道路。 但事實是,這種「反思」往往變成了一種無止境的內耗,像一個黑洞,吞噬著他們的精力、時間和行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賤物鬥窮人」是一種惡性循環的消費行為模式。很多人包括叮噹在內都逃不過平價貨品的誘惑,久而久之家中大量囤積沒有什麼大用途的貨物。囤積消耗性的貨品還好一點,因為物品終有一天會耗盡,可是那些非消耗性的貨品就特別叫人頭痛。雞肋嘛,棄之可惜,留着又沒啥用......
Thumbnail
「賤物鬥窮人」是一種惡性循環的消費行為模式。很多人包括叮噹在內都逃不過平價貨品的誘惑,久而久之家中大量囤積沒有什麼大用途的貨物。囤積消耗性的貨品還好一點,因為物品終有一天會耗盡,可是那些非消耗性的貨品就特別叫人頭痛。雞肋嘛,棄之可惜,留着又沒啥用......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行為也在不斷演進,特別是「悅己消費」的興起,反映出當今社會中人們對自我滿足和生活質量的重視。這種消費模式的背後,是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行為也在不斷演進,特別是「悅己消費」的興起,反映出當今社會中人們對自我滿足和生活質量的重視。這種消費模式的背後,是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
Thumbnail
有一天  天熱 我皮膚癢 我不想戴飾品 我就買了許多紋身貼紙 人們問我為何買那麼多沒有用的東西 沒為什麼 只因我高興
Thumbnail
有一天  天熱 我皮膚癢 我不想戴飾品 我就買了許多紋身貼紙 人們問我為何買那麼多沒有用的東西 沒為什麼 只因我高興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在網路社群媒體混久了,加了很多好友與群組,在我有研究的古玩領域,確實欣賞了不少精彩的私藏,但不可否認的,仿品還是居多。可能網路文章隨手可抄,往往「說」比「收」漂亮,不只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甚至是背道而馳。   古玩市場就是這樣,如果自己都沒自信,又怎麼說服別人?所以
Thumbnail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在網路社群媒體混久了,加了很多好友與群組,在我有研究的古玩領域,確實欣賞了不少精彩的私藏,但不可否認的,仿品還是居多。可能網路文章隨手可抄,往往「說」比「收」漂亮,不只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甚至是背道而馳。   古玩市場就是這樣,如果自己都沒自信,又怎麼說服別人?所以
Thumbnail
通常我每個月都會在蝦皮買東西,為什麼呢?因為他會給我蝦幣回饋的優惠券!因為我是貪小便宜得女人!反正就是這樣呢!
Thumbnail
通常我每個月都會在蝦皮買東西,為什麼呢?因為他會給我蝦幣回饋的優惠券!因為我是貪小便宜得女人!反正就是這樣呢!
Thumbnail
我想大部分的女生都對精品包毫無招架之力,看到漂亮的精品包包就會忍不住心神嚮往,但是一個精品包的價格對於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實在太沉重。購買二手精品包不失為一個可以用少少錢,就可以擁有精品美包的解方之一。
Thumbnail
我想大部分的女生都對精品包毫無招架之力,看到漂亮的精品包包就會忍不住心神嚮往,但是一個精品包的價格對於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實在太沉重。購買二手精品包不失為一個可以用少少錢,就可以擁有精品美包的解方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