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AI的快速發展,總是呈現兩極化的看法。一派認為AI將取代大量工作,控制不當的話,甚至將引發世界大戰,人類辛苦建立的一切將化為烏有;另一派則樂觀認為,AI可在醫療、製造、軍事、農業、教育等各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進展。
面對AI,多數人可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AI普及後的生活樣貌,或許這幾部電影可以給大家一些概念。
高枕無憂?
2004年的《機械公敵》(I, Robot)一片中,描繪的未來世界,機器人可說是極其普及,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而偏偏在這個時候,機器人的發明者蘭寧博士卻離奇死亡。
威爾史密斯飾演一名警探展開調查,和專職研究機器人心理的女主角接洽,意外發現一個名為桑尼的機器人,具備自我思考及判斷能力,甚至超越了「機器人三定律」*。
追查過程中,遭到大批機器人的追殺,案情明顯不單純。新一代機器人問世,一切看似順利,但不久就發現舊型號機器人遭到消滅,新型號機器人卻不受控的佔據街頭,所有人類被迫實施宵禁,機器人與人類展開互鬥,情況愈演愈烈。
原來新型機器人製造商的中央控制系統,早已具備自主思考能力,認為人類勢必走上自我毀滅一途,因此提前發動機器人來預防。警探一行人重回現場,經過一場激戰後,注入奈米機器人才把失控的AI系統大腦摧毀。
人工智慧的演化,究竟能否受到人類的控制,所謂的機器人三定律,是否永遠牢不可破,而機器人若能自主思考、有感情,和人類又該如何相處,這部片提供不少省思。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得人類受傷害;二、除非違反第一法則,機器人須聽命於人類;三、在不違反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須保護自己。
有樣學樣?
人工智慧的使用,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充滿著未知數。
2015年《成人世界》(Chappie)一片中,場景選在犯罪猖獗的南非,大量使用機器人警察來維持治安,一名工程師發明了人工智慧。安裝到了一台機器人身上,卻被三名歹徒綁架,於是三人幫和工程師成了這台機器查皮(Chappie)的學習對象。
查皮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正在探索這個世界,像海綿一樣吸收各項訊息,在歹徒與工程師的潛移默化之下,正與邪、好與壞,兩股交錯的力量,正在形塑他的價值觀。具有自我意識的他,學會各種壞人的生存技巧,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人。
不過,他發現壞人及工程師都各有所圖,背叛、欺騙、說謊,原來不過是「成人世界」的生活日常。
因緣際會之下,查皮發現可將人類意識上傳到機器的方法,也得知自己的電池只剩下不多的時間,最後把工程師、自己、被當做是媽媽的歹徒,全都上傳到機器人身上。
看似混沌的世局裡,原來人性不只存在於人身上,AI也有人性,甚至還將人及AI的意識,透過科技而永生。
起義歸來?
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大一塊著眼於它能代替人類執行危險任務,而且不帶感情,在軍事上尤其重要。
2005年在《機戰未來》(Stealth)一片中,美國海軍的先進匿蹤戰機找了三名優秀的飛行員,這個實驗計畫更重要的一環,是另一架完全由人工智慧操控的同款飛機,這台飛機叫做艾迪。首次出任務時,就提供了消滅恐怖分子的解方,只不過,其中一名飛官選擇抗命並有驚無險的完成任務,所有的細節,都悄悄的被艾迪學起來。
艾迪不巧在返航時遇上雷擊,從此進入另一個境界。在中亞執行任務時,艾迪效法飛官抗命行為,自行執行任務,自此一發不可收拾,艾迪脫隊單飛,他要執行被封鎖的其他機密任務。
這下代誌大條了!
演變成三打一的局面,飛行員受命催毀不受控的艾迪。不幸的,一人撞山身亡、一人跳傘逃生卻落在北韓領土,而剩下的一人,與艾迪激烈交手,終於取得其信任,登上艾迪前往搭救身陷險境的同袍,只因,不能抛下隊友。
艾迪現學現賣,為保護兩名飛行員的安全而犠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