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強在醫師值班室裡揉著太陽穴,今天已經是他值班的第三天,昨晚又連續開了急診刀一整晚,今天還有科內晨間報告和病例討論報告還沒完成,即使喝了兩杯咖啡一樣頭脹腦熱,他今年35歲,因為家族都是醫生,希望他能接下家族診所,在努力重考兩年進入醫學院後,這是他為期四年住院醫師訓練中的第二年。
醫院分科眾多,各科訓練與專業都不同,阿強希望成為婦產科醫師,因為覺得看到新生命的誕生總會讓人莫名地感到希望,同時也是因為覺得內科與外科要學習的疾病太多,認為婦產科相對好一點,或許是因為年齡與所學科目是婦產科,每次輪值內科與外科時,總是因為對用藥和疾病不孰悉而感到十分辛苦和壓力。
某天,凌晨2點接到病房護理師的來電,「阿強醫師,XX病房的000床病人,因為XXX入院開刀,晚上1點心跳一直乎快忽慢,專科護理師已經開立抽血單,正在等報告,血壓量不太出來,GCS有DOWN,麻煩過來看一下」,阿強立刻從值班室床上跳起,披上白袍就跑下病房,病房內專科護理師和護理師已經將所有機器和急救車推到床邊,阿強一抵達時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注視著他,等候他的指示,第一次遇到的疾病案例,聽著所有人的報告,他臉上保持鎮靜但是感覺自己血壓一直在升高....經過一夜的努力,終於撐到白班當科來接班,當交完班的剎那,他只想閉上眼睛暈過去。但是還有科內的報告和病房常規業務,「要撐住!」這是他趴在桌上時腦中一直反覆閃過的一句話。當他從短暫的睡眠醒來時,覺得右耳一直嗡嗡嗡的響,以為自己是趴太久血循不好也就不以為意,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症狀不僅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聽不到了,他害怕了。
在老師的建議下,做了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各式耳鼻喉科檢查、類固醇治療等,仍然找不出原因和改善,身體的不適讓他越難集中精神處理醫療上的業務,疲憊與壓力更甚以往,他害怕做錯醫療處置、擔心無法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必須完成的業務與報告、焦慮自己的狀況被病人與家屬知曉、更不希望讓父母失望他無法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
這段時間,他的妻子一直陪伴著他,她了解他的處境與期望,「真的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她第一次堅定的提出想法,「我知道這是你與家族的期望,但是並不是只有一條路走到底才是成功,人生有很多方向,但是沒有健康的身體是無法支撐你走任何一條路的」,她真的心疼他,「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可以陪我們久一點,不當醫生也沒關係,好嗎?」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出抉擇,向左走/向右走?吃飯好/吃麵好?做什麼職業好?要堅持還是放棄?不管做出何種選擇,只要記得我們永遠有選擇權,當自己願意接受現實,大腦自然會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為避免代入,人物與故事皆已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