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展開這一頁
章前語 · 雙聲軌 【她】我們的語句不需要誓言,只要能讓別人看見它被貼得準。 【他】這次我不是展出作品,而是讓我們的關係有一個公開的書標。
展覽那天,他站在最後一塊展架前,手裡貼上一張標籤不是主題牌,而是她寫的那句話:
「七年前你調的那道光,我一直記得。這次,我想讓它照在你能看得見的地方。」
她沒穿禮服,只戴了那條紙封小卡編織成的髮飾。 紙質略軟,角度是她自己壓好的像是某種標記,不招搖,卻完整。
空間裡沒有誓言、沒有主持,只有光落下的角度、她貼標籤的姿勢、他為她留白的牆面。
展覽開場的配樂是《光的擁抱》,不是隨意,而是他選的。想讓這場「不需要邀請、卻能讓人看見」的展,從那段旋律開始。
有朋友問他:「這場展叫什麼名字?」
他說:
「我們叫它:結婚那頁。」
她笑了笑,低頭繼續調整展架的紙邊。她不回答,因為語句已經說完了。
那一頁,是他們共同貼上的不是為了被祝福,而是因為從今以後,他們可以一起標註往後的每一頁。
展覽尾聲,空間裡已沒了觀展的人群。光線在傍晚前微微斜斜地變化,牆面上的紙膠標語不再閃亮,反而在柔光裡顯得特別安靜。
她去關書鋪的燈,一盞一盞,每盞都是她熟悉的順序; 他去收展架的材料動作緩慢,不是因為疲憊,而是因為知道這次不用趕著並肩。
他們不需要一起走出去。 因為他們早已在各自的日子裡,悄悄對齊好那一頁光的方向。
門口的木桌上擺著小卡盒,蓋子半開。 盒上貼著一行字,是他們共同寫下的邀請句:
「這場展覽不是婚禮,但你可以留下祝福。」 「用那年的紙膠,那時的日照,寫給他們走過的光。」
卡片疊了一層又一層,有人寫下「妳的便條我想帶回家」、有人寫「我曾在那種紙角錯過一段關係」;也有人只貼上一張空白標籤,像是在紙的縫隙裡,留一點遲來的理解。
直到展場即將關門,盒裡最後只留下一句話,是某位觀展者在標籤紙下壓上去的:
「你們的光,很靜。但我知道,那是最穩的那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