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速發展中的AI (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培養研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才:政府的狀況

上回提到國內產官學界在快速發展中的AI的今天,在研發人才的培育上應該要更加積極,否則高階研發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嚴重。我也指出,關鍵在於業界的研發能力和願景,不是凡事得靠政府。這次,我們先來談談政府對於AI人才培育做了哪些事情以及不足之處。

說到靠政府,以我這些年所見,學界的大小事都得靠政府,無論是公私立大學。國內的低學費政策,即便是私立大學像學生所收的學費還是遠低於較多人知悉的美國大學。姑且先不論低學費往往造成學生不珍惜學校資源、不知為何念大學也要唸大學的狀況,由於大學向學生所收的學費如此之低,學校只能設法開源,向教育部爭取各種經費補助,若是拿不到補助,只好節流了,在營運上能省則省。實際上,政府掌控各級學校,在台灣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即便到了所謂大學自治的今天,教育部依然透過經費補助來掌控各級學校,經常受到政治的影響。深究其因,我認為是國內普羅大眾不夠理解,也不夠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育,並未督促政府將資源積極投入,所以批評教育部官員、民意代表、大學校長的意義性不高,民眾相不相信高科技研發關乎國家興亡,才是重點

雖然國內許多人以「護國神山」比喻台積電對國家興亡的重要性,但是台積電的崛起,是當年1980年代的政府遇見了難得的機會並且做了正確的決定,並且找到對的人做適合台灣發展的產業,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當年的政治環境很單純,政府少數人做出決策之後,資金、人才、土地、政策、立法、配套等需求全都可以快速搞定,跟當前的狀況大異其趣。

那麼,面對快速發展中的AI,政府在資金、人才、土地、政策、立法、配套上做了多少事情?抑或說,在當前的政治生態下,政府能做多少?

  • 資金:研發AI需要足夠算力,國內學研單位嚴重缺乏算力,政府在去年規劃了5年的算力擴展藍圖,要到2026年才能提供較具規模的算力來支援國內的學研單位[1]。遲到總比不到好,我心懷感激,不怪政府,因為建置大規模算力的預算要通過立法院,但是有多少民眾理解算力的重要性呢?通常說破嘴也沒人聽,往往要等到一堆國家都規劃建置大規模算力之後,拿著這些國外案例來說服民意。但另一方面,政府為了討好民意而將資源投入到一些能展現政績的項目,恐怕是更糟糕的事情。
  • 人才:當國外許多大學積極擴大資工系、增收學生,甚至增設AI相關系所的時候,國內面對的是少子化、後段班大學退場的問題,台大資工系要多收學生,不僅要面對其他大學的壓力,連台大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在這種弔詭情況下,2020年教育部發函各大學,將擴充半導體、AI、機械領域系所招生名額,學士班增加10%、碩博士班增加15%,但必須通過審查才行。有趣的是,教育部只多給了學生名額,但沒有配套提供額外的教師員額和經費,所以像台大資工系這種原本生師比和系館空間就已經非常吃緊的單位,當然會加重教師和系所原本就已接近滿載的負擔。有些老師說這是偉大的教育部給我們做功德的機會,當然也可以選不做。
  • 土地:舉我所在的台大資工系館為例,人口密度之高,在國內外大學應屬罕見。早年做資訊科技的教學和研究,很多領域的人只需要在桌上擺台電腦就行了,所以很多研究室滿滿的都是座位,密度當然高。現在人人都有筆電,連電腦教室的利用率都不見得高。但如今的資工系做AI研究需要算力和資料中心,做機器人和人機界面的研究需要場域,都需要額外的空間,但校方和教育部能提供的協助相當有限,除非系上獲得大筆的捐贈才比較有可能。
  • 政策、立法、配套:國內關於AI的政策和立法,我個人認為是落後的,配套就更不用說了。最近才發生台大的博士生因為整理與分享網路上既有的訓練資料集而被提起刑事告訴的事件,正突顯配套的不足與重要性。要知道,如果要訓練出優秀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不能沒有夠大而且品質良好的訓練資料集,但這是國內產學界從事LLM訓練的痛點,並非單一個案。數位發展部林宜敬政務次長認為這是數發部面臨的兩難:「一方面希望保護台灣媒體業與出版業著作權,另一方面又希望民主國家科學家能方便取得具備台灣觀點的中文資料,訓練出具備台灣觀點的AI模型」[2]。類似的問題相當多,我在此不批評此案,但希望敦促各界商討出合理的配套方案。

上述的幾點,並非批評政府,我也完全無意拿今天的政府與設立台積電的政府相比較。在民意如流水,甚至受到各方試圖操弄的情況下,政府要迅速做出正確的抉擇、找到對的人來執行,難度相當高,尤其是面對快速發展中的AI,往往是緩不濟急。大學的資源多半掌控在政府手上,看不出在短期內有重大改變的可能。當然我們也不是對政府沒有期待,也要做好公民的責任,但我想關鍵在於業界

至於業界的狀況如何?那就下回再談了。

[1]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65543

[2]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5248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士灝的隨筆
57會員
18內容數
隨筆把我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透過寫作讓自己腦袋清淨一點、心靈輕爽些。舊文放在https://hungsh-ntucsie.blogspot.com/,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洪士灝的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培養研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才:國內的困境。國內的產官學界對於研發核心AI技術人才的培育做得並不理想,這篇略述問題之所在。
Thumbnail
2025/07/02
培養研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才:國內的困境。國內的產官學界對於研發核心AI技術人才的培育做得並不理想,這篇略述問題之所在。
Thumbnail
2025/06/25
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這一回,我們來談談,如果想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有哪些技能是值得學的。
Thumbnail
2025/06/25
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這一回,我們來談談,如果想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有哪些技能是值得學的。
Thumbnail
2025/06/20
AI技術的研發:之前這系列文章談得比較多的是AI科技對外界的影響,以及普世如何面對AI。現在我們來探談一個較小眾的議題:如何開發AI技術?
Thumbnail
2025/06/20
AI技術的研發:之前這系列文章談得比較多的是AI科技對外界的影響,以及普世如何面對AI。現在我們來探談一個較小眾的議題:如何開發AI技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