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速發展中的AI (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培養研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才:國內的困境

前幾回提到較硬派的核心AI技術,以及如何學習成為這類技術的研發人才。那麼,國內的產官學界對於這類研發人才的培育做得如何呢?

「產、官、學」是在國內培育高階科技人才的鐵三角:產業有研發需求、政策提供引導和協助、學界培育產業所需的前瞻研發人才。三者若能形成積極正向的循環,就有機會在某些領域造就具世界級競爭力的人力和技術資源。不過,這絕對不是說學界是職業訓練所、就業保證班,因為不同的學校設立的宗旨不同,研究型大學不應該只是培育當前產業所需的人而已,最好是能多一些有助於產業提升、轉型、創新的人才

我在2005年回國任教迄今已經20年了,以我這些年來的觀察,國內各界對於軟體的價值,往往停留在上個世紀。國內產官學界對於軟體技術的資源投入不足,正向循環的動能相當有限。談產學合作,時常都會被問到:你開發的軟體技術,能幫公司增加多少產值?個人申請的國科會計畫,無論研究議題為何,經費總是在80-100萬元之間,不管成果有沒有用,就看你能發表多少論文?有訪客來學校,若不是找著作等身、得獎無數的教授出面,就是問誰能提供吸睛炫目的展示?這讓我一開始很不適應。

我在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學校陸續建置了好幾台超級電腦,而且特別保留時間讓我全權使用,讓我有機會透徹研究超級電腦的軟硬體架構,發展高效能計算所需的軟硬整合優化技術。回國任教之前,在矽谷昇陽電腦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工作的時候,針對高階商用伺服器研發效能優化、資安強化的技術。公司為了讓我所任職的效能工程團隊能夠達成任務,給予極大的內部研發資源。三十多人的研發團隊,擁有上百個機櫃的伺服器,用以優化公司的Solaris作業環境以及改進下世代的伺服器和Sparc處理機架構,以便與IBM、HP、Microsoft、Intel等大公司競爭。公司鼓勵發表研究的成果,並且以開源軟體的形式發表,為的是生態系的發展。

因此在回國任教之後,我深刻感受到國內能提供的研發資源相當有限、對做研究者有相當多要求的現象,不過所謂入境隨俗,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我沒有堅持非做高大上的研究不可,轉去做嵌入式系統也行。但更大的問題是,國內產官學各自有其本位:學校最看重的學術表現來自於論文發表,產業界不見得認為學校的研究對實務有用,政府經費常常以政績考量或是大鍋飯的方式平均分配給產業界、學校和研究者。如此的運作方式,很難鼓勵國內團隊去挑戰關鍵但需要長期投入較高資源的研發項目,搞到大家都趨向於做容易拿到經費、不需砸大錢就能產出成果的題目,不利於多元化的產業發展和人才培育。(我不想在此多加批判,否則恐怕寫十回也寫不完。)

20年前,國內對於大型軟體和先進系統的研發格局和層次,可說是相當落後。我認為,落後並不可恥,若是能夠一方面務實做我們能做的,一方面努力提升技術水準,那還有機會進步只是我看著國內錯失一個一個的良機,從雲端服務、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一直到AI的復興,世界的軟體技術不斷快速迭代進步,但國內對核心軟體技術的掌握似乎越來越遠。在本土硬體大廠和外商高薪搶用大批軟體人才的情況下,國內的軟體發展多半仰賴新創,難以深耕軟體技術,也不容易做出世界一流的軟體。

實際上我在資工系任教所看到的情況是,學生拿到碩士學位之時,往往就能在上述本土硬體大廠和外商找到不錯的工作,因此選擇就業居多,讀博士的意願偏低。實際上業界並非用不到博士級的人才,但國內傳統博士生訓練多半以學術界工作為主,缺乏實務研發經驗的博士有多少能獲得業界青睞?但弔詭的是,我收過好幾位實務能力不錯的博士生,訓練不到一半就在業界找到高薪的工作,博士也不用唸了。要知道,國外產學界發展核心技術大都以博士級人才為主,而國內缺乏實務型博士人才的窘境,其來有自,在這個AI技術快速發展的年代,高階人才缺口越來越嚴重

我有幾個與業界合作培育博士級人才的案例,關鍵在於業界的研發能力和願景。簡單地說,業界本身研發能力夠強,而且有志於世界級的技術研發,願意提供足夠的資源,那麼只要有產學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議題,極有可能創造四贏,讓學生、業者、教授、學校都是贏家。我想,不是凡事得靠政府,還是有辦法自力救濟的

(未完待續)

註:附圖有兩個寓意,一是展示LLM技術進步之快,二是呈現關鍵AI技術在國際競爭上的重要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士灝的隨筆
59會員
18內容數
隨筆把我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透過寫作讓自己腦袋清淨一點、心靈輕爽些。舊文放在https://hungsh-ntucsie.blogspot.com/,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洪士灝的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6/25
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這一回,我們來談談,如果想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有哪些技能是值得學的。
Thumbnail
2025/06/25
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這一回,我們來談談,如果想成為協助開發關鍵核心AI技術的人,有哪些技能是值得學的。
Thumbnail
2025/06/20
AI技術的研發:之前這系列文章談得比較多的是AI科技對外界的影響,以及普世如何面對AI。現在我們來探談一個較小眾的議題:如何開發AI技術?
Thumbnail
2025/06/20
AI技術的研發:之前這系列文章談得比較多的是AI科技對外界的影響,以及普世如何面對AI。現在我們來探談一個較小眾的議題:如何開發AI技術?
Thumbnail
2025/06/19
輔助寫程式的AI(下):LLM彌補了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和電腦語言之間的落差,雖然速度比人類快上許多倍,但其速度和效率仍然遠遠不如一般的程式,因此以LLM產生程式,甚至是高效率的軟硬體,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核心技術。
Thumbnail
2025/06/19
輔助寫程式的AI(下):LLM彌補了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和電腦語言之間的落差,雖然速度比人類快上許多倍,但其速度和效率仍然遠遠不如一般的程式,因此以LLM產生程式,甚至是高效率的軟硬體,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核心技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Thumbnail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子人!今天我將探討人工智能發展繞不開的三大難題! 作為一項剛剛起步的技術,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也提出了不少艱鉅的難題。它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力會深遠地改變人類社會。在它快速進化發展的過程,我們依然需要謹慎看待並解決好一些關鍵難題,這將關係到整個科技變革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子人!今天我將探討人工智能發展繞不開的三大難題! 作為一項剛剛起步的技術,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也提出了不少艱鉅的難題。它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力會深遠地改變人類社會。在它快速進化發展的過程,我們依然需要謹慎看待並解決好一些關鍵難題,這將關係到整個科技變革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中,生成式AI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它不僅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還在各個領域中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生成式AI的種類、概念、缺點、公司、訓練、發展趨勢以及原理,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中,生成式AI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它不僅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還在各個領域中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生成式AI的種類、概念、缺點、公司、訓練、發展趨勢以及原理,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