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玩積木/蓋城堡/藍色的!」—2歲半孩子的三回合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把拔~我在學校玩積木!」

(👨爸爸回應:「喔~那你有蓋什麼嗎?」)

「我用積木蓋城堡!」

(👨爸爸回應:「哇,什麼顏色的呢?」)

「藍色的!」

這是我們家兩歲半的誠誠放學後和爸爸的對話。

身為語言治療師的媽媽,當下天線立刻打開⚡不是在數詞彙、也不是在看句子多長,而是──哇!他可以有邏輯地進行三輪對談了耶!

這樣的三輪對話,看似日常,卻蘊含著語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除了主動開啟有興趣的話題外,孩子還展現出等待、理解話語、延續主題的能力**,並能維持三回合以上的輪流對談!**


🧠【語用小教室】什麼是「輪替對話」?

「輪替對話」(turn-taking)是語言互動的基礎。簡單來說,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就好,而是要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接著講出有關聯的新句子

👶 一歲多的孩子就可能會「你講完我哼一聲」的基本互動。

但要到兩歲半以後,才能逐漸出現語意連貫的三輪對話,這是一種語用能力的進展。

其中包含了:

  • 聽理解(知道對方說什麼)
  • 保留話題(記得在講什麼)
  • 回應與延伸(不只是說原句,而是推進內容)

🔍 輪替能力的萌芽其實是慢慢長出來的:

第一次注意到誠誠有這種多輪對話萌芽,是在他約 2 歲 3 個月大時:

(👩🏻媽媽問:「我們在坐什麼車?」)

「計程車~🚕」

(👩🏻媽媽問:「我們要去做什麼?」)

「我們要去看醫生。」

(👩🏻媽媽問:「答對了~要去哪裡看醫生?」)

「……我們要去哪裡看醫生呢?」

(👩🏻媽媽回應:「去診所看醫生喔。」)

「診所看醫生~」

(👩🏻媽媽說:「你說 ya~」)(其實是媽媽詞窮了🤣)

「ya~……Happy birthday to you 欸~」

這段小對話,可以看到那時的他還比較依賴重複大人的話來「撐住」話題(像「我們要去哪裡看醫生呢?」、「診所看醫生~」)

語言內容與邏輯逐漸串聯,但也會突然轉彎到別的歌詞(笑)。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目前也常「重複、反問、離題」,那很正常喔!


🧡【研究時的小插曲】

輪替對話不是一件「會了就會了」的事,還和互動對象有關。當年我設計溝通發展問卷時,有一題是:「您的孩子可以跟別人進行輪流對話(三個回合)嗎?」

結果有家長問:「別人?誰啊?😅」

也有不少回覆:「跟大人可以(要熟的人),跟兄弟姊妹或小朋友不行。」

這很正常。對話輪替的展現,跟對象是否會接話、願不願互動,其實息息相關。

有些孩子看似話很多,但會「答非所問」、一直說自己的事、離題,那就可能需要留意:

  • 是不是理解力跟不上?
  • 還是注意力、社交動機的問題?

🧡【家長可以怎麼做?】

語言是用來互動的,比起說很多詞彙、漂亮的句子,不如先讓對話「跑起來」!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 延續孩子說的內容:「是喔~你蓋城堡,那是什麼顏色的呢?」引導孩子再多說一句。
  • 避免語速太快、語法太複雜,太成人式的說法孩子聽不懂,就容易沉默或岔題。
  • ✅ 如果孩子卡住了,不急著換話題,等個 3~5 秒,或試著用不同說法再問一次,看看哪一種方式他聽得懂、想回應。

重要的是──**不要急、不要逼、不要預設孩子不會講。**有時大人太快接話,就錯過孩子金句爆發的時刻啦!


📌【後記】

育兒日常中,我們常在意孩子會不會說字、會不會說完整句子,但語言的真正魔法,是來自「互動」

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說著,就讓關係更加親密。


📍小提醒

2歲~3.5歲左右,孩子多半會出現與大人「輪替對話2~3回合」的能力。

但每個孩子步調不同,對象、情境、心情也都會影響。

如果你發現孩子常常無法持續對話,不妨先試試上述方法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言治療師烏莉的筆記本
0會員
6內容數
三寶媽 & 語言治療師。這裡記錄三寶的語言發展與生活觀察,也分享語療知識、教養書筆記與育兒中的各種思考。 孩子是我最好的老師。 他們的語言、行為與情緒,是我每天的教科書。 也是我重新認識自己、磨練專業、成為語療媽媽的原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午休起床後,首先完成喝水、吃點心及收書包, 孩子們最期待的角落時間就到來啦!有時候孩子們會既期待又興奮的問: 老師今天要做什麼呢?老師等一下要玩角落嗎?那我可以玩積木嗎? 老師,我今天想要聽端午節的故事……待老師宣布待會活動後, 孩子們總是:好!耶! 隨著語文能力的發展,
Thumbnail
在午休起床後,首先完成喝水、吃點心及收書包, 孩子們最期待的角落時間就到來啦!有時候孩子們會既期待又興奮的問: 老師今天要做什麼呢?老師等一下要玩角落嗎?那我可以玩積木嗎? 老師,我今天想要聽端午節的故事……待老師宣布待會活動後, 孩子們總是:好!耶! 隨著語文能力的發展,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雨天如何在家樂也不無聊?樂高積木是個適合全家大小一起玩的好選擇。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一起組裝積木,讓時間飛快的消逝吧!
Thumbnail
雨天如何在家樂也不無聊?樂高積木是個適合全家大小一起玩的好選擇。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一起組裝積木,讓時間飛快的消逝吧!
Thumbnail
這是數字形狀的木製積木,原本是玩數感、重量感;這次,孩子顛覆了數字迷的遊戲方式。
Thumbnail
這是數字形狀的木製積木,原本是玩數感、重量感;這次,孩子顛覆了數字迷的遊戲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