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備考研究所(碩士)? - 書審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好成功學的標題喔 XD 但與其說這篇文章是在說「我認為該怎麼做」,不如說是根據我的經驗之下,「我推薦可以怎麼做」。如有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因此這篇文能讓讀者得到些甚麼,終究還是得靠讀者們的領悟與吸收方式。

不過還是希望這篇文能對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建議閱讀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網頁的目錄與搜尋功能。
與我相近的考生們若有問題,歡迎與我聯繫與指教,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傳不單只是自己的故事,更是「模仿」與「鏡像自我」的綜合體

  考研究所時,首先我會建議大家先上網爬文,多看看有沒有人把自己的範本或作品公開(尤其是去看看推甄這個科系的學長姊都是如何呈現,若找不到自己科系的,也可以看看相近領域的人都是如何製作);先去看看大家都是如何呈現,然後在自己好好思考你想呈現出甚麼,你想怎麼「推銷你自己」

  最理想的情形,如果你時間夠多的話,我推薦的製作流程為:

  1. 參考成功者的作品,擷取其優秀及自己喜歡的地方
  2. 思考自己的賣點、特色、使命為何
  3. 想像自己的賣點可以如何呈現
  4. 試著做出成品
  5. 成品放一陣子後再拿起來看;或者請別人閱讀提供感受
  6. 修改成品
  7. 完成品出爐
  8. 100%熟悉內容與可能延伸的故事及問題,並保持自信去面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傳製作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一些常見問題,與我的想法:

一、要不要做美編?還是Word百紙黑字就好?

  我認為都可以,這不是決勝重點。

二、內容如何「呈現」才是關鍵

  • 勿寫對申請沒意義的東西(所有東西都要能說出與該所有何意義/連結)
  • 整潔、乾淨、易讀(如排版不要擠在一起、字體盡量統一)
  • 呈現的樣子必須要令人好閱讀,馬上就抓到你的重點
  • 可盡量善用圖表
  • 要好好開標題-讓教授在看的時候可以直接去看他想看的
  • 適時插入有用的照片(曾參加重要活動的照片、證書等等)
  • 建議要有頁碼與目錄-讓教授在看的時候可以直接去看他想看的

三、教授根本沒有閱讀時間

  這樣講話有點重,但我想說的是,你可能要認知到一件事情是:教授可能根本就不在意你的故事有精彩。因為縱使你有很精采的人生故事,教授們可能也只是在面試的當天用一分鐘掃過去而已;甚至,也很有可能是在你進入面試的會議室時,教授們才開始看滾動滑鼠隨便瀏覽。有時候,你覺得你想講很多,或很重要的一整串故事時,教授根本沒那個時間把你看完。

  因此,你要如何凸顯妳的好賣點與特殊性,在你設計自傳的呈現與排版時,就是很重要的課題(回歸前述二、)。記住:寫重點!敘述時不要太計較細節。

四、一頁式 Resume 是很好的開頭

  有的系所會規定繳交個人簡歷,而若沒有規定者,我蠻推薦在自傳的開頭先放一頁式的Resume,因為這可以變成一個很好的「索引」,讓教授再對照著自傳去閱讀,或者直接透過這頁面試你。網路上也有很多範本可以找(我當初是用付費版的Canva),其內容不外乎是條列式的列出你的大頭貼、學歷、活動經驗、或講經驗、著作,與簡要的自介及申請動機。

五、申請動機除了制式化的客套說明,更要好好強調你來「就讀的使命」為何

  寫動機的時候不免俗要寫一些稱讚該所的話(因為這所哪裡很優秀所以很吸引我怎樣怎樣)。而基本上我覺得這部分每個人都會寫,寫起來都是大同小異。所以我覺得更重要的決勝關鍵是,你要寫出「很個人的」-「為什麼我非讀這可」。而讓教授們感受到你的「誠意」與「使命」。至於實際寫起來如何,這就看個人文筆與說故事的能力了,我會推薦大家誇飾一點,但又不可太「狗血」。

六、若沒有限制形式,當然就是能寫多少就寫多少,但仍請記得要寫在點上

  一樣可以被前述的二、所含括。就是你要寫的是重點與誠意,寫太雜或太多也不會有筆墨分數。

七、自傳是面試的一個「Hook」

  說故事的 Hook(鉤子)指的是在故事的開頭,用來吸引觀眾或讀者注意力的元素,讓他們願意繼續聽下去或閱讀下去。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開場,能夠激發興趣、好奇心或情感共鳴。

  而自傳之於面試,就是面試中一個很好放置 Hook的地方,除了介紹自己之外,要盡量「埋下伏筆」,引誘教授追問,且讓這個追問是有意義的。當然,這並不是要叫你把自傳都寫得很隱諱或神秘,而是你要盡量把你適合此系所的連結,以及教授可能會感興趣的地方先提點出來,即至少要把餌放在那,等著表現的機會。

八、自傳是環環相扣的開頭

  記得要讓你的故事跟就讀動機、未來規劃、生涯規劃好好綁在一起。

九、好好挖掘自己的生命故事,並設法與你要報考的系所做連結

  在介紹我認為地說故事技巧前,請注意說故事的第一守則:「千萬不要在自傳裡和面試時說謊!!!」

  你必須在正確的事實基礎中說故事,或許你可以把自己說得「過份厲害」,但也不能說出沒做過的事情(可自參陽明醫最佳辯士事件)。比方說,你曾參加過一個比賽,你雖然沒有得第一名,但你可以大力說明自己從過程中學到了甚麼,「後設地」去回想、設法鋪排故事。

  我認為這個技巧對於跨考生們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可能大學也沒有太多相關經驗,直至畢業時才想跨考的同學。你必須將自己「平淡」的生命經驗,將之展現的是與該系所「非常有連結」。例如,某門課程或活動,或許你當時根本就沒有甚麼特別的心得,但是那門課程跟活動其實可以跟你要報考的系所做連結時,你就可以再去回想,或再回去看看當時的資料,從而想辦法開始「後設地」說故事。哪怕是連結很小,你也可以自己強力放大他的關聯性與重要性!

  不過最後筆者仍需再三強調是,這種設法牽線連結技的巧,最終仍是一種基於正確事實下的方法。請不要去幻想,或者說出謊話。這不只是因為你必須有把握在面試的時間裡承受住任何可能的拷問,更是誠信與合法與否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讀計畫、修課計劃怎麼寫

一、不用把每堂要修的課都列出來

  因為根本沒意義。你可以寫出哪個學期預計修多少些分,預計完成多少部份的系所要求學分,但把所有的課名列出來是沒有甚麼意義的。會友需要列出課名的時候,我建議是你要放置Hook,或者想要強烈表示出自己的意向時,再明確把課名列出來。諸如你因為想多學習論文寫作基礎與研究方法,所以你打算在何時修某一堂課;又或者是你很仰慕某位老師的知識或課程介紹,讓你覺得很有幫助或者必修不可時。然後,千萬不要蝦寫課程,要先看過系所的課程地圖,甚至授課大綱,以免現場被教授抽問時答不出來。

二、論文時程規劃+畢業規劃

  就學計劃中最好要寫到你的論文安排,與畢業時程的規劃。人文與社科學系通常是二年,法學可能是三年以上,但不管怎樣我簡易往短的時程寫。反正就是在畫大餅。建議可以參考所上的網站有沒有規定的論文時程,然後照著寫。此外,我蠻建議可以寫到,你預計何時提出論文計畫書,何時通過IRB(如果有需要的話),何時完成初稿,預計何時口試等等。總之,你必須展現出你規劃的很到位;讓人相信你是有能力讀完畢業的。

三、要「非常具體」的畫餅

  把你想要做的事情,具體、詳細的敘述出來。比如你想特別修某一門課、跟隨某一位老師、加入某一個組織、參加某一個計劃、參加某一個競賽、擔任某個研究助理、研究透徹徹某一個議題、畢業後你「實際」想去幹嘛、哪間公司等,千萬別打模糊仗,寫得越細越好;直接把名稱寫出來也無仿。之所以建議這樣,是因為如此可以讓你的作品看起來真的很有誠意,而不是只是制式化的客套瞎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的寫作小Tips

  • 誠意、誠意,還是誠意
  • 讓考官覺得你跟這個研究所有「緣分」
  • 時時刻刻問自己,為什麼錄取的人是非你不可
  • 建議多表現出你的關懷,如你對社會的關懷、使命;或是因為你過往有過如何的經驗,而造就了現在的你與現在的想法、動機。
  • 整份資料建議先以一頁式Resume開頭,次頁接目錄
  • 資料中的「開標」真的非常重要
  • 好好展現你有過甚麼經驗與能力,因而適合此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T D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