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國北教文教法律研究所推甄 正取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前言

  先簡單說一下我複雜的考研故事。法律系畢業前我和許多同學一樣,都投入了法研所的考試,但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沒有熱忱,也沒準備好要踏入法研所,可還是抱著逃避與拖延的心態硬準備下去;直至全數落榜後,才不得不開始反思自己的未來。所以我是在去年畢業後,才決定重考自己真的有興趣的研究所。然而,備考時其實還是很擔心最後會全數落榜,故從推甄到考試,我也擬定了一個備考策略,便是額外報了一些次有興趣的研究所來當退路,而此所是其一。
  另有鑑於北教文法所推甄的心得很少(其實法研所推甄心得都蠻少的,大家通常都用考試),故我曾答應過自己的神明若是上榜,便要詳細分享心得來幫助更多考生。且基本上本文是「從零開始」,因此若是毫無頭緒的人,這篇文應該會對你很有幫助。並且,我認為本文最大的賣點是,我幾乎把面試的過程說得鉅細靡遺,其目的便是希望能幫助到對於面試有所擔憂的考生,幫助減輕對於面試所生的焦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人背景

  • 基本背景
    • 東吳法律畢業,系排42.8%(算不好看)
    • 無實習經驗、無國科會計畫
    • 多益 915
  • 特殊經歷
    • 大學旅程複雜,從A法律系→轉學B政治系→再轉學B法律系
    • 於A法律系、B政治系皆為書卷獎
    • 製作過Podcast(包裝成文創經歷)
    • 參加過高中法規修訂的審議式民主會議(包裝成教育法經歷)
    • 參加過法普組織,而舉辦過高中生的法律營隊、法律工作坊(課外活動)
    • 校內社團經驗(課外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準備時程

  我的準備時程其實很短(與備考傳統法研們的考生相比),而且強度與密集度較為寬鬆,時間上大致就是共三個月,但也不是每天都在處理文法所的準備。因為當時我還有報另外三間推甄,且當時仍有要以考試考考看傳統法研所的執著,故我每天除了會撥一定時間讀傳統法研所的考試外,還要分別應付另外四間推甄的內容。我也必須老實說一件事,我當初其實預設文法所是我報考的所中「相較」好上榜的所,故我對其花的時間也相對較少,但整體強度應該還是夠。

  由於推甄不需要筆試,唯一需要好好準備的就是書審與研究計畫,因此參考的時間應主要是何時要開始製作這兩項。另外便是書審加分項的語言檢定,我當初是選擇可以速成與速考的多益,而且把時間壓得很緊,八月考、九月收成績單就直接拿上去用。

  不過也得提醒的是,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進度,是因為我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首先是我本來就是讀法律系畢業的,因此讀法律與進行法律寫作,對我相對而言不會很陌生,上手也比較快;另外是我自認我的英文能力一直都不差,故我才決定用很短又很趕的時間內想辦法生出一個像樣的多益成績。因此,對於與我背景差不多的同學應該可以完全參考,但若是其他領域的跨考生可能就要再為斟酌。

  • 六月
    • 有意無意地開始想題目,關注文教與法律的內容、文章與書籍
  • 七月
    • 大致確立好方向,專注閱讀該方面之文章
    • 準備一個月的多益考試
  • 八月
    • 月初時已確立好研究計畫之題目與動機
    • 跑國圖、泡在碩博士論文網
    • 模仿法律論文的結構,了解計劃書如何撰寫
    • 鑽研自己研究計畫題目的相關文章與內容
    • 考多益
    • 月中時動筆研究計畫;同步動筆自傳與其他備審製作
  • 九月
    • 報名推甄
    • 約於月底完成所有書審內容
  • 十月
    • 應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書面審查資料撰寫心得

  (一)自傳、申請動機、未來規劃等

  推薦你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如何備考研究所(碩士)? - 書審篇

  (二)研究計畫

  我是做有關臺語保護的議題,研究計畫名稱是「臺灣台語基本法立法芻議-以語言權之基本權利內涵及文化憲法之輔助為核心建構」。具體內容如何不多說獻醜,不過我覺得在製作上還是有幾點可以分享。



  1、架構要完整,但也要注意字數限制:

  當時文法所對於研究計畫是有3000字的字數限制的。而研究計畫通常又主要會包含:動機、問題意識、研究方法、研究重點、文獻回顧、研究重要性、參考文獻。故如何在有限字數內涵蓋這些,在配重上要有些取捨。而我認為,在這其中,動機與問題意識、研究重點、文獻回顧是最大關鍵。另外,為了規避字數限制與製造易讀性,我蠻建議大家適時使用圖表、表格等方式來作為說明。而詳細如何,可以另參我的另一篇文章:不專業研究計畫撰寫心得(法學)

  2、要切合所上老師們的研究主題,並能吸引他們

  研究所這種類師徒制模式,自然不可以偏離老師們的研究主題。而北教文法所老師的專長主要是憲法、行政法、教育法、少數族群與少數文化保護、文化法(私法領域中如文創產業契約、文創企業、娛樂產業如影視法規等;公法領域則如文化資資產保護等)。你最好要先預設好你的這個計畫,所上的哪位老師也會有興趣,或者能夠輔導你進行研究。這樣面試的時候也才會比較有自信,且若被問到想跟哪位老師作研究時才會有憑有據。

  最後,我想提一下政治敏感度的問題。我必須老實說,這也是我後來回想才開始注意到的問題,即選題時應該注意你的研究題目是否具有政治性;若有,則建議避免。比方說,臺灣台語的議題就是稍微有點敏感,詳細如何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試過程:

  在這段開始前,同樣推銷一下的我的另一篇文章,如果你對於如何準備面試感到很不熟悉,可以參考我的這篇:如何備考研究所(碩士)? - 面試篇

 (一)面試老師們的安排,與呈現的特色

  我當天面試是由徐筱菁、郭麗珍、呂理翔這三位老師進行。一張長桌三位老師,對面則放一張小桌給你坐。就我的感覺,徐老師當下是最和善的,全程都是大大的笑臉迎人,給人一種很正向的感覺;郭老師看起來則是這場面試的主持人,形式的問候跟招呼都是由郭老師說明;呂老師則相對比較嚴肅。

  而雖然郭老師和呂老師相對比較平淡與嚴肅,但我覺得也沒有感受到類似刁難或者超級黑臉的感受,所以整體來說,不用太過擔心會被電慘或是被罵。

 (二)自我介紹

  那時候沒有限定要我講滿多少時間,所以我是講到一個階段就停頓,看老師們的眼色和是否開口,來決定要不要繼續講。

 (三)詢問的問題

  • 徐筱菁:
    • 你的研究計畫很有意思,但我很好奇
你怎麼會認為臺語現在真的是弱勢語言呢?
或者說,你要如何論述以弱勢語言這個名義來保護臺語的正當性?
    • 另外因為你讀過政治系,那我想問你,以政治學觀點來看待語言保護政策時,政府以公權力介入這種社會權的維護,他的正當性會不會有所疑慮?
      • 回答/後記
(確實是一口氣問這麼多)

一、針對臺語「強勢的弱勢語言」性質進行闡述,主要圍繞在臺語未來的消逝是有實證證明的,而不能因為他現在較為強勢就忽略其根本的弱勢語言本質;二、針對社會權的立法形成自由力度較大,在政治資源的分配上提供其資源,特別以獎勵與保護形式介入時,可疑性應較低;以及給付行政在社會權領域中的缺點為何,但是可以如何正當化這種作為,以及其優點更多進行論述。
  • 呂理翔:
    • 這幾天剛出了一個憲法法庭判決,請問你有關注或對他有任何感想嗎?
      • 回答/後記:
這題印象蠻深刻的,我當初面試日期是2024/10/26,而這個判決是在25號出爐的,所以我根本沒料到我會被問到這題。而我當時被問到時,我是先反問老師是否是在講「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案件?其點頭後,就先講了一些廢話來拖時間加思考可以講甚麼(:我知道這個案子,最近大家討論的很熱烈...)但迅速思索後,我覺得我根本講不出甚麼有營養的回答,因此我就直接說:「但其實我還不太清楚,可能還要多了解一下內容」就結束這個問題了。

而我覺得這也是最好的回答了,因為當下其實我主要在考慮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我不敢賭教授們的政治立場如何(我覺得這個議題跟政治立場蠻有關聯的),再來就是我怕我多講多錯。因此當下就直接選擇了卡掉。

但這可以有幾個啟示,第一個就是面試前的憲判字要讀且理解!縱使是前一天發的也是!再來就是,不懂直接說不懂就好,其實不會怎樣,若是裝懂而錯誤百出,或是反而講的支支吾吾,結果可能更遭。
  • 呂理翔:
    • 你自傳裡提到你對公法很有興趣,請問是怎樣讓你感到興趣?
      • 回答/後記
這題我也沒料到,講一句很慚愧的,我甚至忘記我自傳有提到這個(其實有,但我只是為了吸引老師們的眼球,畢竟我研究計畫是跟憲法有關,所上老師也多有公法專業的)。所以我當下其實有點慌。

但這可能就是考驗臨場反應的時候了吧。我那時候的回答是說,在整個法律的學習過程中,其實學過很多不同領域的法律,而我在選擇要繼續精進的領域時,其實是用刪去法,就是比如像民刑商,我就會覺得他沒有像公法來的有趣。(現在看這回答真的差哈,但我當下就只想到這個沒辦法)

然後我就被噹了:「所以你是說,公法只是相較沒那麼無趣而以囉?」

我尬笑地回答:也不是這個意思,這樣講可能有點武斷。應該說,那是其中一個原因我不否認;但還有是,因為我也覺得公法他其實跟日常來說非常貼近,比方說商法可能日常中就很少用到,刑法許多犯罪相關也是..

「喔?!那所以你比較喜歡憲法還是行政法」(直接被打斷)

:我會比較喜歡憲法,就像我前面說的,他就很能讓我感受到它的存在。比方說基本權,我就能很有意識地去看周遭的基本權議題。

「比方說甚麼基本權?」(持續追問

:很多,像我曾經就做過言論自由相關的報告,大學上美國憲法也比較過不少案例。但如果要說最有興趣且有感的,那當然是社會權相關的。

「社會權的哪個面向?」(緊咬不放)

:當然是教育權或文化權的內容!像我的研究計畫就提到語言權與臺灣臺語的內容,而這也是我現在想來這裡就讀與研究的原因。(我事後其實覺得我能突然凹回來蠻猛的哈哈)

「點了點頭結束」
  • 呂理翔:
    • 那請問你對於教育法規有甚麼認識和注意?
      • 回答/後記:
說明了自己蠻關注高中法規、學生權益法規,以及曾參加高中法規修訂的審議式民主會議的經驗。
  • 郭麗珍:
    • 是否有報考其他學校?
      • 回答/後記:
面試千古難題。我也確實有報考不少間,但我選擇的方式是挑著講,2當下只講自己還有報的其中一間而已(中央法政所),原因是因為我用同一份「差不多」的研究計畫去推甄。

這個問題我是覺得只要你能合理的把炸彈拆掉,給自己、面試老師和其他系所都能夠有台階下都沒問題,但最好不要賭或騙。
  • 郭麗珍:
    • 你是延畢嗎?怎麼現在考研?
      • 回答/後記:
沒有,我是應屆畢業,因為我們東吳讀五年,所以我是在去年畢業。而畢業後我才選擇要來繼續讀研究所。
  • 郭麗珍:
    • 那為何不讀原校的法研所?
      • 回答/後記:
東吳相近的組別只有公法組,但我想要的是能夠專精文化法律與教育法律的系所。那也知道說這裡有與我研究興趣相符的老師,應該可以指導我。
  • 呂理翔:
    • 你是幾班?在東吳有修過我的課嗎?
      • 回答/後記:
B班,我知道老師在東吳有開課,但應該是必修的憲法課嗎?我那時候沒有修到老師的課(笑著回答)

當下聽到這題其實是覺得,噫!中了!因為我本來就知道呂理翔也是東吳的老師,也覺得說自己東吳畢業的身分他應該會很有興趣(吧?)
  • 郭麗珍:
    • 那你未來是想做甚麼職業?
      • 回答/後記:
我是計畫當律師,我目前也正在備考中

:「沒考慮當司法官嗎?」

沒有(笑著),我覺得我比較沒有那麼嚮往司法官,個性上可能也是。
  • 郭麗珍:
    • 你知道來我們所上有規定要學第二外文嗎?法學外文
      • 回答/後記:
其實我並不知道...(各位功課一定要做好,要很熟所上的修頁規定跟課程地圖),但我當下還是硬著頭皮,很肯定地回答說我知道。(想說一定要先很有自信才行)(後來其實我還有想說這是不是陷阱題,其實所上根本沒規定,這只是想抓我哈哈)

:「那你打算學甚麼?」

我應該會想學德文(我那時候也不確定有沒有德文,但我知道所上老師好幾位留德,法學德文也應該算是挺標準的回答,就回了)

:「恩~從零開始學德文喔!?不過應該可以,有些學長姐也跟你一樣」

(會議室內充滿快活的氛圍)

(結束面試)

 (四)小結與其他面試建議:

  1、熟捻自身研究計畫

  關於研究計畫你自己一定要完全熟透,首先在其事實面與法律面你都要有十足的瞭解。並且若自身有特殊經驗,請注意老師可能會嘗試以你的經驗來問你的觀點。像是徐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我就有點嚇到,基本上第一個問題我很熟,所以當初嘴上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腦袋都在思考第二個問題怎麼應對。

  2、面對問題見招拆招,不慌贏一半:

  我的經驗,我覺得文法所的老師喜歡一次拋出很多問題給你,而不是給你一個等你回答之後再問你下一個。而面對一連串問題的時候,不要慌張,要聽清楚問題,逐一拆招。回答方式上我會建議以:「首先針對老師第一個問題做回覆...再來有關第二個問題...」的模式進行回答。

  最後,聽到老師提質疑時也不要慌,反而我認為可以轉過來先認同老師的質疑,在提出不一樣的見解。像我那時候就有先點頭和徐老師:「老師您講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值得再思考...但是就我現在所知的觀點,我認為...」

  3、除了自我認識要夠多之外,時事、所上資訊也要超熟

  這大概就是基本功了,只是我當初沒有做得很好,希望備考的考生們一定要更加爬過鎖上的網站跟近期的法律大事!

  4、緣份跟專業能力一樣重要

  我覺得推甄或者說面試,都很吃一個「緣份」,有時候雖然你很會讀書考試,但我覺得之所以面試,就是要透過對談的表現,及你所表現的意向,來看看你是否和本所「有緣」。這個判準不但很微妙,也很抽象,有時候面試面的結結巴巴、答不出專業問題的人也會上榜。我們所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充實好自己(包含專業知識與認識系所)、設計好如何呈現出自己(將專業能力與個人特質好好外顯)、展現出對該所的誠意與熱忱(我覺得這是貼近所謂緣分最好的方法),然後得失心不要太重!就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與其他

  其實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時有報名的所有人都進了面試(16位),且面試的時候好像也沒有公布書審分數(面試順序也與書審分數無關)(我甚至也覺得法研所推甄的研究計畫也不是關鍵-但也不是說你可以亂做!)。只是說面試就顯得相較很重要(加權也比較中),這很可能會是決定你能不能翻盤的關鍵。

  而考生的推測上,來報名族群主要應該是:教育相關類科的學生、教師進修、法律系學生、其他。

  我無意對北教文法所做主觀評價,但我猜測其中來報考的法律系學生,傳統法律強權學校的學生(臺政北東/臺政北成東正興輔)佔比非常之少,因為法學生在考法研所基本上也只會用「考」的去這些強權。但文法所之所以新設成立(雖然也以好幾年),無非也就想成為一個 Decent 的「法研所」,所以除了教育類科學生,對於法律系畢業生而言應是有大大的歡迎。因此,如果你是來自這些學校的法學生,我覺得教授對你的好感度與興趣應該會高蠻多的。而我自己覺得我也有吃到這樣這樣的紅利就是了(老實說我一直覺得我如果正取,名次應該會蠻前面,結果最後是只有最後一位,正取七的成績)。

  總之,如果你也是法學生的話,有考法研的壓力,而對文化或教育法律也不排斥的話,我蠻推薦你可以報報看北教文法所。畢竟在怎麼說也是在臺北的國立學校,所上老師學經歷也都很好,學術方面也算多產,且各自有自己很特別的專業。或許可以做為你保底的選擇。

附上我當時的成績單,以供參考與證明

附上我當時的成績單,以供參考與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這篇文對在備考的你有所幫助。
祝福你順利上榜!
DG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T D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GT 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不專業的法學研究計畫撰寫心得,略參考參考就好。
Thumbnail
2025/07/10
不專業的法學研究計畫撰寫心得,略參考參考就好。
Thumbnail
2025/07/09
希望這篇文能對要考碩士的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2025/07/09
希望這篇文能對要考碩士的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2025/07/09
希望這篇文能對要考碩士的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2025/07/09
希望這篇文能對要考碩士的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法律系的大學排名,同時介紹專屬高中生的法律系免費課程,課程最後協助成果產出,豐富自主學習時間。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法律系的大學排名,同時介紹專屬高中生的法律系免費課程,課程最後協助成果產出,豐富自主學習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你想讀法律系嗎?3分鐘了解:法律系在讀什麼?如何選擇法律系組別?讀哪間學校,真的會差很多嗎?
Thumbnail
你想讀法律系嗎?3分鐘了解:法律系在讀什麼?如何選擇法律系組別?讀哪間學校,真的會差很多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