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Thinking(DT)—設計思維在 Fast Company 上又有一篇新文章:https://www.fastcompany.com/91362308/design-thinking-is-on-its-deathbed-corporate-america-adobe-dropbox-mattel-google-meta-sharkninja-visa
在 LinkedIn 跟 IDEO 校友群也有一些討論,我想通過幾篇文章分享一些自身經驗、反思與建議。

Design Thinking 中很多的工作環節需要「創新者」,注意:非傳統的「平面設計工作者」有更好的主持、對話、組織技巧,而不是比傳統設計師更會在 post-it 上畫插畫,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先從這篇文章開始,它的結論基本上是 Design Thinking 逐漸從不同公司(主要是美國)中的工作崗位描述(Job Description)中消失了,這可以解讀為一種衰退,但設計的價值原本就超越任何意識型態或方法論,所以不管你對這個主題的看法如何,也不論要叫什麼,設計的價值都沒有消失。
這篇文章對於這個「衰退」的拆解或推導,不但有逐年對超過 17 萬的設計相關工作作定量分析,也有和幾個大公司作過交流,比方說 Adobe, Dropbox, Google, Mattel, Meta, Visa 等,作者也用 “echoed” (呼應?)前 IDEO 的合夥人的觀點,說自己的第一個 critique (評論)是其實 Design Thinking 沒有什麼特別。
對於 Design Thinking 作者的第二個問題是很容易跟更廣義的設計混淆,所以批評(或客觀地評論) DT 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因為這些不確定性,讓這個詞不再受歡迎,在其他兩篇 Fast Company 前續文章中也能看到一些原因、批評跟反思。
其他來自作者的訪談中,主要分為三種不同的聲音,包括了 DT 已經進化或深入公司內部,不再需要「強調」或應該把重點放在更具體的要求上(就 JD 層面來說),另外,DT 提倡的步驟,比方說定義使用者的問題到原型製作,也不太符合不同公司創新的節奏。更重要的是,其他類似的能力,比方說系統性思考、產品策略也逐步取代了 DT。
文章的後續就沒有太多其他內容,如果你沒有整篇文章的權限,上述摘要應該是完整覆蓋了內容的核心觀點。
下篇文章,我會針對 LinkedIN 上、IDEO 校友群中的一些評論作些整理,估計兩三天內上線。
階段性的個人小結論:當潮流逐漸退去,也是我們回顧的好時機。不偏不倚、不捧不黑,我們看能從中間學到些什麼比較實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