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韓國電影《禁忌童話》(금기동화 / Forbidden Fairytale)以其暗黑童話、情色獵奇與反「禮儀之邦」禁忌的敘事風格吸人眼球,對台灣情色文學與影視創作者來說,不只是觀影體驗,更是一個可以反思「題材突破」與「跨媒體轉化」的市場機會窗口。以下筆者想《禁忌童話》對台灣創作者的啟示與可能策略:

題材與風格上的啟示:獵奇 + 慾望 + 顛覆童話
其實顛覆傳統童話、重新詮釋格林童話、安徒生故事等的文本,最近二十年來普遍出現在文字書籍上,而美國的B級電影和情色影片早就以「山寨」與「情色化」當紅電影為惡趣味,所以「同人化」經典並不是新創,本劇以「情色」、「家庭病態」、「女性壓抑」等元素包裹經典角色。這對台灣創作者啟示如下:
- 破禁主題:台灣創作平台多仍保守於「青春愛戀」、「奇幻冒險」的分類,《禁忌童話》類型屬於「暗黑成人幻想」,此題材在Webtoon、web小說上大受歡迎,台灣創作者可嘗試投入「帶點獵奇或情色意味」的心理驚悚童話翻案風。但可能限於繁體中文流量與易被盜版轉載,不易獲利,作者可能因此而變成「寫好玩的」,當成業餘的惡趣味。
- 身體與慾望的再書寫:本劇是以女性寫情色文學,同樣的,台灣許多女性作者早就開始關注性自主、女性凝視,在千禧年前就成為華文女性文學的「解放之地」,如今若能像《禁忌童話》般將壓抑與慾望融合進敘事,把更多文學性與娛樂性和心理側寫帶進創作,探討入現代社會(職場、婚姻、亂倫等)結構批判,能強化社群分享與討論熱度。
- 《禁忌童話》雖充滿禁忌,但能在韓國上映,是因其抓住「藝術之名」來合法穿越尺度邊界。反觀台灣:國片尺度嚴格(如文化部影視補助案難通過含情色內容者);成年人閱讀觀影自由仍受「道德框架」限制;成人作品少有藝術加持,難取得文化正當性;這些都在台灣這看似自由過頭,而監控器不比中國少的國度反而「合法」的事舉措困難。
如何變現
台灣成人小說,早在數據機時代,甚至更早在學術網路校園時代,在BBS與論壇與個人架設網頁上就出現,而80年代「真做愛」電影更比香港三級片更早出現在錄影帶租借區,甚至比「水電工」系列更早。這時代的影視竟也是古典的成人童化,製作甚至堪比電影,演員演技比目前台灣成人影視看似在一房拍完全部還要精良,即使當時只有320X240的超低清解像度。而韓國的「粉紅電影」產業甚至比台灣還早還成熟,只是不能露小鳥兒和小妹妹兒,但情節豐富雖比不上韓劇,但不比韓製三級片差多少,在古早的謎之網站的「倫理片」種可看到韓製粉紅電影。由於智慧型手機模糊了電腦與電視與行動觀看的界限,網路是韓國粉紅產業的變現主流之一。IP概念寫作 → 授權發展
《禁忌童話》背後體現韓國市場的「先Web小說→再Webtoon→影視化」模式,台灣可仿效:
步驟說明獲利點初始連載在台灣幾大可PO成人十八禁的網文平台,學寫作連載小說廣告分潤、訂閱贊助成果集結自費出版或申請文化部補助出紙本書書展販售、電子書改編授權向漫畫家合作改編、或洽談影視平台授權金、改編權利金,不過創作者要從一開始就思考「IP概念化」,設定角色圖像與視覺風格,便於後續開發,但目前輕小說盛行,台灣長文或是具體文學性的成人文學並不多見。
經營社群量 +抖內
在《禁忌童話》影響下,暗黑成人童話風格話題性高、討論性強,作者可透過經營:
- 私密社群(Telegram / Discord):提供解構分析、草稿分享
- 贊助平台(Patreon / Buy Me a Coffee / 嘖嘖):提供18禁番外篇、角色插圖、聲音劇場等付費內容
- 數位創作商品:例如黑童話角色貼圖、語音劇、NSFW風格角色卡等
與插畫家 / Vtuber 合作做角色再創造
如果故事風格貼近《禁忌童話》風格,可以:
- 與畫師合作創造角色形象(如黑化、性暗示經典同人角色等)
- 與影音和Vtuber合作角色出聲音劇或朗讀NSFW內容,目前於YouTube與Twitch均有灰色地帶獲利模式。
潛在合作平台與趨勢分析
平台特性建議類型如「某文學」接觸影視投資、改編潛力高系列短篇童話驚悚方格子寫作自由度高,適合發表暗黑女性主義內容成人心理驚悚。另外有平台青少年讀者多,內容須適度調整少女復仇童話,另外,網文發表也需與繪師做圖像合作,但題材接受度高圖像小說轉製,不過目前AI繪畫似乎可取代,但如果做為IP商業而言,連續性與著作權仍有爭議。
未來創作戰略
內容風格從純愛轉向「暗黑+慾望+童話翻案」跨媒體路徑小說 → 圖像 → 聲音劇 / 影視商業模式私域社群+贊助平台+授權合作心法以角色為核心,IP化開發,風格鮮明即是力量,成人藝術的未來,不只是「賣肉」,《禁忌童話》證明了:
- 情色不是問題,空洞才是問題
- 獵奇不是問題,缺乏深層慾望與象徵意義才是問題
- 暴力不是問題,缺乏結構與美學的暴力才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