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一個名字容易被誤會成女性的藝術家,他是繪畫、音樂、攝影、陶藝多種才藝樣樣行的跨界藝術家。
2019年香港的蘇富比拍賣,奈良美智經典巨幅作品《背後藏刀》以1億9,600萬港元(約臺幣7.6億元)成交,成為含金量很高的日本當代藝術家。他也憑藉對美國文化的貢獻,榮獲「紐約國際文化獎」,不但是首位得獎的日本人,而且是繼馬友友之後的第二位亞洲人。
奈良美智為臺灣特展繪製的「朦朧潮濕的一天」(Hazy Humid Day)畫作,這幅被奈良美智本人形容:「可以說是現在的我最好的作品,真正的水準,也是最真實的自己。」
認識《朦朧潮濕的一天》 https://reurl.cc/XW080j
他先在畫布上塗上他腦中浮現的臉之各種顏色,然後用帶螢光的紅色輕輕地將底色塗掉。大約5天後,臉的樣貌幾乎清晰可見,在色調柔美的畫面中散發幽光陰影,是透薄顏料層層疊加的效果,咖啡色?粉紅色?鵝黃色?不斷調整背景色,「朦朧潮濕的一天」(Hazy Humid Day)只用了10天就將畫中眼睛似有銀河閃爍的經典奈良女孩呈現在眾人面前。
奈良美智這位世界級藝術家在台展開十年巡展計畫「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第一站高雄啟航(20230401-0831)、第二站澎湖(20240329-0901)、第三站屏東(20241220-20250525)、第四站金瓜石(20250628-0928)現正展覽中~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 展覽資訊
- 票價:免費
- 預約:採 Accupass 線上預約與實名制入場
- 地點:台電金水基地(新北市瑞芳區洞頂路361號)
- 展期:2025年6月28日〜2025年9月28日
- 時間:10:00-18:00,每周一公休

2024年5月份歐巴桑剛好有機會去澎湖,正好趕上《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覽檔期,展出了他多張精彩手稿、他眼中的臺灣風景照,8件陶器作品更是首度在臺灣展出。
不同於在美術館等專業場館的展覽,澎湖特展地點是奈良美智親自走訪澎湖各地後,他本人選定要在已有90年歷史的和洋混合式建築-澎湖開拓館作為展出場地,希望讓參觀者在欣賞《朦朧潮濕的一天》的同時,也將不同建築、城市的景觀帶入與觀者產生共鳴。
那天我以為自己只是來看展覽,但真正開始的,是一場與自己內心對話的迷你旅行。

書名:奈良美智:始於空無一物的世界(繁體中文版)
作者:奈良美智
建議參觀「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展覽前可先翻閱2023年大藝出版的《奈良美智:始於空無一物的世界》,是奈良美智的自傳、訪談(成長經歷、美術、音樂、文學與電影、陶藝、旅行、與他人的聯繫)、近年展覽、攝影作品、年表等內容組成。
一、畫出每個人的內心小孩
奈良美智不諱言地坦承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孤獨的;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每到冬季便會迎來漫長的下雪期,在大雪紛飛哪兒都不能去的情況下,奈良美智藉由畫畫打發時間。後來前往德國就讀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身處異鄉他顯得更加沉浸在一人世界,習慣孤獨卻又格外地享受不受外界干擾投入創作的自由感。
各種形貌的小孩,是奈良美智筆下最具識別性的主題。他提到這些都是「面向自己內心所畫的畫。」
二、音樂狂熱者
音樂和奈良美智的創作密不可分,他不只一次提到對音樂的喜愛,學生課餘時間經常出沒於搖滾咖啡廳,隨後他也愛上民謠樂曲,受到各種音樂類型的薰陶進而開啟他的藝術感官。這些音樂陪伴著他走過創作時光,甚至會研究唱片的封面視覺設計,並把各種音樂帶給他的創作靈感,透過繪畫的方式呈現,像是有些歌詞成了他畫中標語。
三、被繪畫才華耽誤的攝影家
從13歲收到父母送給他的第一台相機開始,攝影就自然而然成為他創作的一部分,他的攝影風格、構圖跟畫作有時有著微妙的呼應。曾出版過《奈良美智攝影展藝術作品集:days 2014-2018》。
在《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覽中,奈良美智將自己的攝影作品以連續幻燈片的形式播放,觀者坐在塌塌米上欣賞,別有趣味。
四、半路出家的陶藝創作者
2007年奈良美智為了履行一個駐地做陶的邀請,到了滋賀縣的信樂,開啟了他陶藝的創作,這種對著泥土塊一對一的對話,讓他覺得非常有意思,越做越感到陶藝的博大精深。
在《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覽中,奈良美智特別將陶器放置於「窗邊」及「房間正中央」,不僅讓展品與建築自然的融為一體,更巧妙的將窗外景色也作為展覽的一環。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奈良美智從小學會在孤獨裡與自己相處,從不掩飾脆弱,也不急著成為他人眼中的成功。他說創作是為了讓內心不再孤單,而那些看似憂鬱或憤怒的眼神,其實隱藏著溫暖的微光,他用各種作品留住當下的真實情感。他的創作不只是技術或風格,而是生活裡不斷與自己對話、與世界碰撞後留下的痕跡。
奈良美智用畫筆、攝影、陶土和文字,告訴我們「從空無開始」並不是失敗,而是擁有無限可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