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靈魂的提醒,療癒是回家的路:《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與《人生難免會有傷》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去年因公至金門出差,趁空拜訪了飯店附近的蓊蓊書店,這是間結合藝文、美食的獨立書店,當時店裡有漂書活動,就帶了《人生難免有傷》這本書回飯店翻閱,作者黃淑文老師以親身實例詳細敘述她走進記憶深處療癒疾病的過程,讀完覺得是醫學之外的另類療法(前提是任何人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先就醫)。

借閱《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這本書則是因為對作者靈媒媽媽(Ruowen Huang)感到好奇,看了占星國師唐綺陽頻道【唐陽雞酒屋】靈媒所看見的未來ft.靈媒媽媽,談論日本漫畫家竜樹諒(龍樹諒)預言2025年7月5日大地震,引發海嘯撲向日本災情慘重,靈媒媽媽說就靈媒角度感知有宇宙能量在擾動會有事發生,但值得期待不必太過擔憂末日。

靈媒媽媽(Ruowen Huang)至2025年已有7本著作,《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是她的第6本書,強調情緒或身體症狀是靈魂內在訊號,讀完覺得是醫學之外的靈性療法(前提是任何人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先就醫)。

一、 這2本書的內容簡介

raw-image


書名: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6

作者:Ruowen Huang       

書籍內容:

本書主要內容分下列3部分


Part 1 你的身體正在回應你的情緒

因為心受傷了,以致於身體跟著生病了--明明感覺身體不舒服,看醫生檢查卻一切正常……有許多情緒不會消失,而是透過另一種形式呈現出來。

以靈性視角看待疾病──許多疾病或身體反應都代表:內心深藏著過度壓抑的情緒。心臟=喜悅;脾臟=擔憂;肺=哀傷;腎=恐懼;胰臟=快樂。當靈魂感受到過度壓抑的情緒與能量的阻塞,身體就會依照那樣的感受,反應出實質的疾病。

靈媒媽媽認為情緒是「通往自我」的訊息,不只是負擔,而是提示我們內在需求的窗口。生病有時候是為了提醒我們,好好地看見自己。

藉由覺察情緒,釐清自己真正的感受與想法,不再勉強說出或做出不合心意的事,找到適合的情緒疏通方式,化解阻塞能量,身體就有機會走在療癒的路上,不易生病,也更能夠實現人生藍圖。

Part 2 靈魂的精心策畫

靈媒媽媽說:「愛自己,會是你追求靈性旅程的第一堂課。愛自己,不僅是接受自己的優點,更重要的是學會接受自己的缺點。」與其等到生病時才亂投醫,更好的方法是在身體狀況良好時,就學習成為心智強壯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愛自己很重要,因為它是穩定自我能量場的基礎。

當你在人生任何一個時間點上的認知做了更改,都會影響到你的現在或未來。這輩子沒做完的功課,會成為下一輩子的功課。每個人都有需要面對的課題即使功課再複雜也要用正向的心去面對。

Part 3 走在靈魂成長的路上與吸引力法則

這部分主要是依據靈媒媽媽她的自媒體直播內容轉成文字敘述,較為口語化呈現。

暗地當了多年聖誕老人的我,深有感觸的是看到「不要殺了聖誕老人」篇章,靈媒媽媽以生活中例子述說請大人不要告訴小孩,這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請不要扼殺孩子對聖誕節的美好想像,因小孩的感官仍然跟宇宙有所連結,有些事大人看不到也無法解釋,但不代表事情不存在。

如果一個人相信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如同相信有聖誕老人並且會送我想要的禮物,這樣的信念就會製造出同等的能量,進而顯化成實相。孩子們所受益的不只是有沒有禮物這麼簡單的影響,而是在漫長人生旅途感到徬徨無助時,是否相信自己會有更好的未來,有動力持續前進。

她透過親身實例,證明聖誕老人或許不是人們想像中揹著禮物袋,挺著大肚子的模樣,卻是一種實質存在的能量,掌握著給予與被給予之間的能量互動,其能量是無庸置疑。

不禁讓人聯想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金句「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raw-image


書名:人生難免會有傷:六個療癒步驟,揮別創傷、圓滿自己

作者黃淑文

書籍內容:黃淑文老師從二十歲開始與焦慮、恐慌共處,大學四年每週都固定到輔導室接受諮商,後來發現那些都是自己內在的渴望與聲音的變相呈現,直到三十五歲卸下他人期許的包袱、重拾自我夢想,才讓焦慮、恐慌從此消聲匿跡。

黃淑文老師寫道她從十歲開始,只要一流汗,或太悶熱,皮膚就會過敏,發作奇癢難耐,反覆發作抓傷後,身體留下各種疤痕…困擾她三十年。直到她發現這些症狀與她「童年去工廠當童工」及「醫生奚落身體外觀的記憶」相關。因此她透過靜心、與內在小孩對話、觀想儀式,最終身心獲得療癒,皮膚狀況逐漸改善,幾週後汗斑淡化並未再復發。

她透過「六個療癒步驟」,揮別過去的傷痛。

第一步:停下來,沉澱自己:當受傷時,暫停行動,允許內在平靜。   

第二步:接納:回到傷心的那一刻,承認當時的感受,不否定自己。   

第三步:釋放:透過書寫、喊出來、大哭或訴說,把情緒發洩出來 

第四步:刪除/重設:告訴自己,現在的我有不同的觀點,用正向字句擴增內在支撐。  

第五步:轉念/注入新能量:透過重複肯定句,改寫認知模式,以新劇本開啟新的生活。 

第六步:相信自己會好起來:讓光與能量帶來改變力量。

她運用「五堂心靈成長課」:長出自己真正的樣子,在愛中圓滿自己

第一堂:回到源頭,活出完整的自己。

學習感恩-透過感恩,看見生命中被忽視的祝福,療癒抱怨、匱乏感。

第二堂:循著獨特的生命印痕,找到自己的天命。

練習原諒-真正的原諒是「放下對事件的執著與怨恨」,而非合理化對方行為。

第三堂:愛與親密關係的領悟。

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療癒過後最需要建立的是「自我價值感」。

第四堂:快樂,其實需要不斷的練習。

正向思考與肯定句-將「受害者思維」轉化為「行動者思維」,透過語言重新編程信念。

第五堂:在什麼地方跌倒,就從什麼地方找回自己。

 行動創造改變-療癒不只是內在功課,也需要外在行動才能改變。

 

書中說「唯有走到傷痛根部,它才能被治癒」,並詳細敘述她走進記憶深處療癒的過程。

當我們完整了自己,就能完整我們所愛之人。


二、 2本書的對照比較

在自我療癒與內在探索的旅程中,我們常因為情緒困擾、過去的傷口而感到卡住或無力,卻不知道如何面對與轉化。兩本書教我們溫柔地與情緒和解,真實地擁抱自己,下列是針對這兩本書的重點比較對照表

  • 主題焦點

《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情緒覺察與靈性連結。

《人生難免會有傷》:創傷療癒與流程方法。

  • 寫作風格

《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靈性導向,作者自媒體直播內容轉化為文字。

《人生難免會有傷》:內容條理清楚明確、步驟導向。

  •  適讀對象

《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想與情緒建立安心對話的人。

《人生難免會有傷》:受到創傷困擾、想要實作療癒的人。

  •  案例說明

《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靈性觀察 + 日常互動感受。

《人生難免會有傷》:作者自身焦慮、過敏的實例。

  •   深度廣度

《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聚焦「情緒」深度。

《人生難免會有傷》:涵蓋自身「歷史傷創」廣度。

 三、 個人讀後感

若目前對自身情緒有困擾,想了解背後的靈性建議、自我接納方式,推薦先讀《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

若覺得自己有過去創傷影響當下生活,想一步步地進行自我療癒與重建,則《人生難免會有傷》提供的「六個療癒步驟」會更適合。

先讀《情緒,是為了讓你看見自己》打開對情緒的理解,再搭配《人生難免會有傷》做為實務行動指南,相互補充效果較佳。兩者都強調:情緒或身體症狀是內在訊號,療癒的關鍵在於傾聽、回應、愛自己

當問題來臨時,常聽到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有七情六欲,要學習控制情緒而不壓抑情緒,學習自我覺察,發覺到情緒來襲時,辨認出自己當下的情緒,承認各種情緒的存在,清楚知道情緒的緣起,然後面對情緒、接受情緒、處理情緒、放下情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小可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閱讀分享
劉小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我們總以為平凡的日子與遙遠的戰地毫不相干,直到在圖書館借閱這兩本日記:王國春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洪上凱的《加薩日記》,才發現不論是台灣街頭奔走的計程車司機,還是加薩戰地裡的無國界醫師,他們都用真實的眼睛看見了這個世界最真誠、最脆弱也最堅強的模樣。
Thumbnail
2025/07/04
我們總以為平凡的日子與遙遠的戰地毫不相干,直到在圖書館借閱這兩本日記:王國春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洪上凱的《加薩日記》,才發現不論是台灣街頭奔走的計程車司機,還是加薩戰地裡的無國界醫師,他們都用真實的眼睛看見了這個世界最真誠、最脆弱也最堅強的模樣。
Thumbnail
2025/06/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以《柳林風聲》為故事原型,藉由蛤蟆先生的心理諮商過程,探討溝通分析學派的「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並透過自我覺察,擺脫「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轉而達到更健康的「我好,你也好」的狀態。引導讀者認識自我、接納情緒,並在生活中應用這些心理學知識。
Thumbnail
2025/06/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以《柳林風聲》為故事原型,藉由蛤蟆先生的心理諮商過程,探討溝通分析學派的「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並透過自我覺察,擺脫「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轉而達到更健康的「我好,你也好」的狀態。引導讀者認識自我、接納情緒,並在生活中應用這些心理學知識。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臺灣護國神山臺積電及其創辦人張忠謀,並延伸討論臺積電員工的成功經驗與財富自由,從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張忠謀自傳以及臺積電前副理瓦基的書籍《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出發,闡述如何學習成功人士的特質,例如閱讀習慣、簡報能力、以誠待人等,最終目標在於達到財富自由,擁有時間自主權。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臺灣護國神山臺積電及其創辦人張忠謀,並延伸討論臺積電員工的成功經驗與財富自由,從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張忠謀自傳以及臺積電前副理瓦基的書籍《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出發,闡述如何學習成功人士的特質,例如閱讀習慣、簡報能力、以誠待人等,最終目標在於達到財富自由,擁有時間自主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請允許自己的任何情緒,允許自己好好做自己』 前一陣子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這本書。自己有時還是會被情緒拉進低潮而陷在裡面,最近陷下去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書裡的內容,再慢慢引導自己感受它們,讓自己接住它讓它好好發洩,那些情緒就能得到療癒。 「為什麼我會遭遇這樣的經歷呢?」 有時候也不知
Thumbnail
『請允許自己的任何情緒,允許自己好好做自己』 前一陣子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這本書。自己有時還是會被情緒拉進低潮而陷在裡面,最近陷下去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書裡的內容,再慢慢引導自己感受它們,讓自己接住它讓它好好發洩,那些情緒就能得到療癒。 「為什麼我會遭遇這樣的經歷呢?」 有時候也不知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擁有名為「身體」的人生導師。
Thumbnail
★每個人都擁有名為「身體」的人生導師。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