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語詩集・創造原理篇之二
〈本然之情〉 (節選)
未形天地,未織星辰,
心已生光,如晨霧初散。
非念為王,非律為母,
情自深湧,願自中生。
祂思,不因匱乏,
祂動,不為孤寂,
乃充盈而溢,光自心流,
愛欲有對,情求共鳴。
那一刻,沒有時間,
卻有悸動;
沒有語言,
卻有一個念頭,無聲地閃耀:
「若有你,我的喜悅將完成。」
祂不是因缺少了什麼,
而是因太豐盛,
想讓世界一同共舞。
子未現,我心先悅;
形未生,我靈先舞。
見其對象,若見己影;
與其共在,如夢初醒。
非獨樂為足,乃同樂為全;
四位基台,正是天心之歌。……(未完)
‐----------------------------------------------------
📜詩後札記|源語筆記 📖原理對應經句: 「神創造人類,是為了與祂一同生活在喜悅之中。喜悅是當主體之內在性相,通過對象而得以反映時所產生的情動。」 ——《原理講論》 「若我們只追求真理,卻無法與神共感,那真理就會枯燥。真正的信仰生活,是要在情感上與神一致。」 ——《天聖經》 📝靈性筆記: 這首詩想表達的,不是一個「創造計畫」的理性鋪陳,而是一份來自太初的悸動與愛的湧流。在統一原理中,神不是因為缺乏、孤單而創造,而是因為內在充滿喜悅的預想,渴望與對象「共在」。這是一個從本然之愛出發的創造觀。 在靜默的祈禱中,我們可以默觀那份「無聲之歌」,如晨光未現卻已備妥。也許愛,不總是出現在轟烈的言語裡,而是在我們深層內在那句未說出的「若有你,我的喜悅將完成」。 這不只是神的愛語,也可能是我們內心對神的回聲。 願我們每個人的靈修,都能與這份心情共鳴,不為責任,不為報償,而是為了參與那最初就已悸動著的本然之情。
撰稿|元昶一.字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