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的「民主煉金術」:清除雜質,還是清除異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2025年這個資訊爆炸、意見多元的民主時代,我們理應對「異見」懷抱更多的包容,畢竟民主的靈魂,從來不是齊聲讚頌,而是分歧之間的妥協與辯證。但萬萬沒想到,站在台灣最高權力殿堂上的一位總統,竟能出口如此潔癖般的名言:「要清除民主雜質!」此話一出,震耳欲聾,令人彷彿置身於煉金術士的實驗室裡,看見一位鍾情於提煉「純度100%」忠誠的總統,正舉著試管尋找國家未來的唯一解方:去雜質。

我們來回味這場語言煉金的始末。賴清德總統在一次公開演說中談到民主改革與社會進步,話鋒一轉,卻語帶嚴厲地表示「要清除民主中的雜質」,這句話宛如戰斧般落下,斬斷了所有異議空間。於是,問題來了:誰是雜質?哪些意見是「不夠純」的?又由誰來裁定純度標準?

總統這番言論,不禁讓人想起一位清潔癖的房東。他不允許租客穿鞋進屋、不允許電視音量高過40分貝、不允許冰箱裡放任何非有機食材,因為那些都是「污染」。同理,這位總統看來也不願意民主裡有太多「吵雜聲」或「不同調」,因為那些會干擾他理想中如實驗室無塵室般潔淨的「賴式民主」。

可惜民主不是實驗室,而是菜市場。

你可以不喜歡市場裡的嘈雜,但那正是活力的來源;你可以不愛反對黨的叫囂、民間團體的抗議、媒體的尖銳提問,甚至網民的酸言酸語——但那全都是民主的必要元素。它們或許不「純」,卻真實;不「整齊劃一」,卻誠實反映社會脈動。倘若統治者想把這些都「清除」,那麼剩下的,除了冷冰冰的沉默,就是人人舉手稱是的殘酷「純化政體」。

說得更明白點,「雜質說」的背後是一種控制慾望的展現,一種不容許異議、不願接受混亂的權力潔癖。看看賴清德政府上任以來的表現吧:

當黨內有聲音質疑總統權力過度集中,像是鄭文燦案一出,黨內改革派竟悄無聲息地被「冷處理」,有些人甚至被司法起訴,支持者稱之為「自清」。若按此邏輯,未來只要有不同意見,不論來自何方,只要不夠「挺賴」,就能被定義為「雜質」——一律濾除。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這種用語具極權傾向,然而民進黨立委卻出來護航,表示總統只是比喻用詞,媒體過度解讀。誠然,用詞是一門藝術,但當一國領袖說出「清除民主雜質」,那可不是語病,而是心病。

從言論自由的角度來看,「雜質說」是對所有異議者的直接羞辱。老師罷課、學生抗議、原住民為土地奔走、環保團體對光電濫墾開罵……難道這些也都是「雜質」?若依賴總統的邏輯,未來在立法院裡所有不投贊成票的立委都是雜質?媒體如果不報導政府政績,只專注於揭弊,也是雜質?那麼,照這樣說,憲法第二條「主權在民」,應該也要被修成「主權在純」才對。

細看賴清德身邊的輔政者名單,才真正令人驚覺:原來定義「純與不純」的,不是人民,而是權力圈內的熟人社群。一個又一個熟面孔在政府與黨務之間流轉,正如煉金爐裡反覆提煉的化學元素,只要服從,便可被視為純金;稍有質疑,立即遭殃——就像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對政策稍作批評便迅速被邊緣化,猶如雜質一般沉入政治底部,任其氧化、蒸發。

然而更諷刺的是,這位總統最愛談「民主價值」,卻在實務操作中一步步走向壟斷。他主張全民參與,卻削弱在野黨話語權;他喊出「司法改革」,卻讓特定政敵遭遇精準起訴、黨內恩人無預警退場;他鼓吹「青年參政」,卻容不下真正敢言的年輕人,寧願大批培養「側翼發言人」,在網路上大力轉貼「純度合格」的讚頌文案。

更滑稽的是,「雜質」這個詞原是理化用語,代表不純物質,但在現代治理語境裡,它卻成為了一個道德審判詞,一種從上而下的貶義標籤。說穿了,這不過是一種現代化的「異端審判」,不再以宗教儀式焚燒犯人,而是用輿論與行政手段消除不同聲音,使其徹底失語、消散。

我們應該警惕這種語言上的暴力,因為一旦將政治異議視為「雜質」,那麼,清除就不再是比喻,而是行動——行動會變成排擠、約談、監控、乃至起訴。當一個政權把清潔當作政治信仰時,它最終將不是鍍金,而是焚金;不是淨化,而是燒盡所有不符的元素。

台灣的民主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充滿雜音與多元,因為我們容得下各種「雜質」,才構築出今天這座自由的市場。若有朝一日,雜質都被「清除」,那麼民主也將被精煉成一座無菌、無聲、無魂的空殼。

一個只有掌聲、沒有質問的國家,不叫進步;一個只有純度、沒有雜質的民主,不叫自由。

我們只能祈禱,未來的台灣,別真的讓這位煉金術士,把這片喧囂的土地,煉成一罐死氣沉沉的純粹沉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庸人的奇思妙想
0會員
21內容數
批評時事
庸人的奇思妙想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在民主的舞台上,政治人物常以「屠龍者」自居,聲稱自己要斬斷威權的惡龍,為人民伸張正義。然而,歷史反覆證明,最令人警惕的不是龍的爪牙,而是那些手握屠龍劍卻終於染上龍鱗之人。近期,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拋出「重啟刑法一百條」的提議,聲稱要防止「境外勢力」操縱國內政局,矛頭直指在野黨,尤其是與中國有交流與
Thumbnail
2025/07/13
在民主的舞台上,政治人物常以「屠龍者」自居,聲稱自己要斬斷威權的惡龍,為人民伸張正義。然而,歷史反覆證明,最令人警惕的不是龍的爪牙,而是那些手握屠龍劍卻終於染上龍鱗之人。近期,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拋出「重啟刑法一百條」的提議,聲稱要防止「境外勢力」操縱國內政局,矛頭直指在野黨,尤其是與中國有交流與
Thumbnail
2025/07/13
在一個號稱民主成熟的島國,一位自稱「最會用法治保民主」的領導者,利用司法手段清除異己,引發社會各界對民主真諦的反思。文章以寓言故事方式,描述領導者如何運用法律工具,打壓反對勢力,最終可能反噬自身。
Thumbnail
2025/07/13
在一個號稱民主成熟的島國,一位自稱「最會用法治保民主」的領導者,利用司法手段清除異己,引發社會各界對民主真諦的反思。文章以寓言故事方式,描述領導者如何運用法律工具,打壓反對勢力,最終可能反噬自身。
Thumbnail
2025/07/06
民進黨政府祭出「軍人優惠」政策,卻以廠商優惠取代國家預算,引發爭議。文章批評此舉將對軍人的尊重當作公益招商,忽略軍人實質待遇問題,並以臺南市政府過去以「勸募」方式向建商籌措資金的案例,指出此政策模糊公私界線,淪為民粹綁架。
Thumbnail
2025/07/06
民進黨政府祭出「軍人優惠」政策,卻以廠商優惠取代國家預算,引發爭議。文章批評此舉將對軍人的尊重當作公益招商,忽略軍人實質待遇問題,並以臺南市政府過去以「勸募」方式向建商籌措資金的案例,指出此政策模糊公私界線,淪為民粹綁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年6月13日刊出的《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總統為封面人物,以「賴清德堅持立場」為題的專訪內容。 《時代》記者問說:「您在就職演說當中也提到,兩岸互不隸屬,這也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臺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樣
Thumbnail
2024年6月13日刊出的《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總統為封面人物,以「賴清德堅持立場」為題的專訪內容。 《時代》記者問說:「您在就職演說當中也提到,兩岸互不隸屬,這也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臺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樣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賴清德改方針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同樣的邏輯為何不一的人做就是舔共?​
Thumbnail
賴清德改方針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同樣的邏輯為何不一的人做就是舔共?​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非政治文,勿戰)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結束,恭喜賴清德榮膺下一任的統統,打破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不超過兩任8年的魔咒。不管支持的人是否當選,明天的太陽一樣升起,小老百姓的工作,一樣要面臨挑戰與壓力。 1.學校行政的微政治: 政治是一時的,但是展開四年的佈局,卻是值得我們學校行政工作者的參
Thumbnail
(非政治文,勿戰)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結束,恭喜賴清德榮膺下一任的統統,打破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不超過兩任8年的魔咒。不管支持的人是否當選,明天的太陽一樣升起,小老百姓的工作,一樣要面臨挑戰與壓力。 1.學校行政的微政治: 政治是一時的,但是展開四年的佈局,卻是值得我們學校行政工作者的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