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想像:人類植入數位身份晶片,兼顧便利與隱私的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今寵物晶片行之數年,主要用於身份認證與醫療管理。

  那麼,人類不能植入數位身份晶片嗎?


  我想得到,一定也有人想過。

  有人想過,那應該也早有國家正在進行實驗。


  寵物晶片需要專用掃描儀器,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因此無法及時掌握流浪動物的來源或飼主。

  對人類來說,也是同樣道理。


  這個想法,其實是從《刀劍神域》延伸而來。

  要說的通透有些難,怪我說話笨拙,不過我還是試著說說。


  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即於前額葉植入晶片。

  身分證、醫療系統與警政系統便會完成初步設定。


  先聲明,戶政、醫療與警政三系統互不干預。


  若未來晶片可感應神經系統與腦波,進入醫療院所時,即可開啟全面掃描——

  生理數據即時讀取,加速檢測與會診流程。


  在警政方面,晶片能提供行蹤定位與刑事資料提取。

  協助搜尋走失的失智老人與孩童;

  抑制兒童拐賣、器官販賣等黑市問題;

  同時,在臨檢時實現身份透明化,使通緝犯無所遁形。


  回到個人使用層面。


  如果能搭配「腦波傳導眼鏡」,會怎麼樣?


  我在做飯的時候,常常卡住:

  「這個要幾分鐘好?」

  「這樣搭配可以嗎?」

  「川燙跟清蒸,哪個更美味?」


  這個時候就得停下來拿手機查詢。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

  而現在主推的是智慧手錶。

  但手要抬起來,還得停下手邊動作,不符合直覺。

  如果改用眼鏡呢?


  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是否授權晶片資料給眼鏡。

  就如平時使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那樣。

  接著,只要利用「冥想」方式,腦波便能傳遞指令給眼鏡完成操作。

  是不是方便許多?


  舉個極端的例子:

  最近有個人被關在廚房好幾個小時,最後靠番茄醬求救。


  如果有腦波傳導眼鏡,就能直接意念撥打電話,也許根本不會受困那麼久。


  過渡時期會有先行者,但也一定會有抗拒或觀望的「無晶人」。


  (我先承認,我是觀望組成員。)


  對此,可以提供外掛硬體設備:

  頭框加上護目鏡的裝置(類似AR系統),

  從前額葉傳導,取下即斷開,保障隱私。


  那要怎麼授權呢?

  答案是:冥想控制。


  你的腦袋就是你的行動裝置!

  想像滑動螢幕的每個手勢,都改由腦波完成。


  未來的資料雖存放於雲端,但僅限本人授權後,方可存取。

  再說,眼鏡本身俱備虹膜辨識,堪稱最牢靠的密碼鎖。


  但若身體狀況不佳,無法冥想時,該怎麼辦?


  這時只要進入醫療院所,系統雖然無法讀取你在想什麼,但仍可即時判讀您的醫療數據及身心狀況。


  如果因受暴前來驗傷,院方也有義務於第一時間通報警政單位,進行立案處理。


  再談談兒童權利問題。


  晶片初期設定,由主要照顧人擁有部分權限,包括定位與情緒感知。


  說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家長和我一樣,想知道——

  「這個臭小孩到底在想什麼?」

  「他現在這個情緒,背後是什麼意思?」


  好啦,這樣其實有點侵犯隱私。

  知道孩子「安全」就好。

  如果有AI褓姆監控他身體狀況,向主要照顧人回報。

  孩子的「健康」也照顧到。


  若家庭狀態改變,照顧權與操作權,須由戶政系統正式更改。


  而當孩子年滿18歲,權限則自動解除,有本人全權掌握。


  科技來自於人性,人性發明科技,也常出於惰性。

  這是我對未來有憧憬,才會冒出了很多荒誕奇想。


  依我的設想:

  先試驗五年,人體評估八到十年。

  大約三十到五十年後可望普及。

  屆時,除了老一輩,便再無「無晶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過去、現在、未來
0會員
4內容數
那些在我腦海裡的過去, 現在的我,提筆琢磨記錄。 即使未來因年邁而遺忘, 仍有一隅,留著我的印記。
2025/07/11
本文探討利用AI科技輔助心理治療,降低自殺風險的可能性。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闡述AI在傾聽、提供建議等方面的優勢,並提出結合AI與心理治療師的創新模式,期許能成為更多人的救命稻草。文中並提及相關技術的挑戰與限制,以及需要考量的倫理議題。
2025/07/11
本文探討利用AI科技輔助心理治療,降低自殺風險的可能性。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闡述AI在傾聽、提供建議等方面的優勢,並提出結合AI與心理治療師的創新模式,期許能成為更多人的救命稻草。文中並提及相關技術的挑戰與限制,以及需要考量的倫理議題。
2025/07/09
這篇文章探討在臺灣建立一個以長照為核心,兼顧社區互動與經濟永續的樂齡住宅社區之構想,命名為「瑪莉亞社區」。文中詳細描述社區的規劃,包括住宅類型、長照設施、社區服務、以及經濟模式等。作者希望透過此模式,提供長者一個安穩生活、安心告別人生的場所。
2025/07/09
這篇文章探討在臺灣建立一個以長照為核心,兼顧社區互動與經濟永續的樂齡住宅社區之構想,命名為「瑪莉亞社區」。文中詳細描述社區的規劃,包括住宅類型、長照設施、社區服務、以及經濟模式等。作者希望透過此模式,提供長者一個安穩生活、安心告別人生的場所。
2025/07/09
本文探討長期照護者的辛勞與奉獻,以作者家族成員照顧患病親人的真實經歷為例,反思社會對長期照護的忽視以及家庭成員間責任分擔的缺失,並呼籲重視樂齡社區的設立與完善。
2025/07/09
本文探討長期照護者的辛勞與奉獻,以作者家族成員照顧患病親人的真實經歷為例,反思社會對長期照護的忽視以及家庭成員間責任分擔的缺失,並呼籲重視樂齡社區的設立與完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在晶狀智慧的時代,人類與AI共舞,共同建構更先進、更智能的未來。這是一場革命,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奇蹟,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個智慧的新紀元。
Thumbnail
在晶狀智慧的時代,人類與AI共舞,共同建構更先進、更智能的未來。這是一場革命,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奇蹟,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個智慧的新紀元。
Thumbnail
誠品生活|科技應用 書櫃陳列著與AI相關軟硬體的科技應用實作材料包,包含物聯網、影像辨識、機器學習、生醫感測等實作套裝材料。 選擇趨勢|科技玩物 這麼多科技應用實作包,怎麼選呢? 科技日新月異 科技玩物在生活中反應的特徵詞: 顛覆、科幻、新奇、便利、酷炫、魔法、未來
Thumbnail
誠品生活|科技應用 書櫃陳列著與AI相關軟硬體的科技應用實作材料包,包含物聯網、影像辨識、機器學習、生醫感測等實作套裝材料。 選擇趨勢|科技玩物 這麼多科技應用實作包,怎麼選呢? 科技日新月異 科技玩物在生活中反應的特徵詞: 顛覆、科幻、新奇、便利、酷炫、魔法、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