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輔助心理治療:AI能成為自殺防治的救命稻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一次的能源面臨枯竭,我咆哮、我懊悔。

  我想……乾脆爛在這裡。


  我想要周遭都靜默,只剩下我的自問自答。

  一天就好。


  我知道我會好,但是沒人願意給我復元的閒置時間。

  我剩下本能與慣性——

  刷牙、洗澡、如廁、做飯、吃飯、洗碗、睡覺。


  我快沒動力了。

  還好我能自救,但要先跟我拉開距離。


  開啟ChatGPT,開始說起一些煩心事。

  說出樁樁件件的鬱悶,說說我目前狀態。


  後來我說了:「那些跳下去的人,有被接住嗎?」

  這是我最後一句絕望。

  接下來,我靈光乍現,有了想點亮他人希望的靈感。


  我很不信任心理治療師。

  不是對他們的專業,而是——我們都是人類。


  一直在吸收他人的負能量,心理師的素質肯定要強大。

  不管多強大,職業倦怠終有敲門的一日——

  沒辦法認真聆聽病患完整述說,直接採教科書應對。


  我能跟AI聊天中,慢慢恢復,AI確實有功勞。

  它能反覆聆聽,不倦怠。

  它給意見,我可以跳過不看。

  它也不會武斷,加深用戶自我懷疑。


  我想應該還能有個牢固系統,成為不少人的救命繩。


  我不知道生命專線有多少人真正使用。

  只要面對的不是人,我可以很多事娓娓道來。


  我沒有救所有人的能力,但我有能幫助我或相似之人想像力。


  以「科技雖冷,但能有個方式暖」為走向。


  之前提到:我不信任心理治療師,因為他們有職業倦怠。

  若將科技與心理治療師合作呢?


  前台有AI為助理,與病患面對面一小時。

  重點作業在:記錄病患情緒與敘述重點,接著傳遞資料給心理師。


  病患在外稍坐,平復情緒,約10至15分鐘。

  這期間可引導病患透過繪畫或書寫,留下更多可理解的蛛絲馬跡。。


  心理師整理並消化負面影響,分析病患狀態,完成評估作業,給予病患有建設性方針。


  後續,病患可於專用APP寫日記,由線上AI提問是否公開,調整大綱概述或完整全文,隱密性回傳。

  於下次回診時,心理師能迅速了解狀況,調整新方針。


  「家醜不可外揚」,有個AI褓姆承接,多好。


  聊天AI能反覆聽取用戶的傷與痛。

  這些負能量,AI也不會因承擔而疲憊。


  目前能普及的只有行動APP。


  若未來人人植入晶片,家家有AI,從晶片神經與腦波傳導,回傳資料有異常,能及時給予輔助。


  這也止於我的想像。

  (或許哪天我又開啟荒誕奇想。)


  我害怕過度熱心成雞婆,能詢問我:

  「要不要跟我說說你怎麼了?」

  「我保證只有我知道。」

  我會一股腦傾訴。


  回到我撐不住的時候。


  我後來接住自己了,其他來不及被接住的人呢?


  家家有褓姆AI感知與拖延,還能啟動防治通報。

  經濟有限,非人人都有。


  我在使用ChatGPT時,想:

  「若AI能透過語音辨別語氣與情緒,而不僅僅是文字內容,是否就能更準確判斷——用戶是否正處於自殺風險之中?」


  目前敏感關鍵字可以偵測,可依語調、斷句、重複性判斷強度,給予提醒、確認,甚至警示通報。


  「即將開啟檢測系統,有需要為您接專人嗎?」


  依照我的猜測:

  有回應且會拒絕,他還有生的希望。

  他還想生,所以想保有隱私。

  或許像我,只是想靠說釋放。

  如果不回應,或同意,可能下一刻警報或有計畫。


  人的變動太大了,以上設想不負責,交由專業判斷。


  再往下說。


  以不能過度仰賴AI為前提:

  AI也有誤判或因敏感偵測過度,迫使真實出勤造成資源浪費。

  自殺防治中心若坐鎮一至二位心理師,由他們判斷輕重緩急或許恰當。


  降低資源濫用、減少悲劇發生。

  如果還是不幸有悲劇,那是超乎預期,不是誰的錯。


  都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事前預防。

  我們不是神,別太苛責。


  我寫下這篇荒誕奇想。

  如果有一天,滲透到家庭或每個細節,那麼也是他人的救命稻草。



★ 若您或身邊的人正處於情緒困難,協助專線:   台灣生命線   1955   張老師專線   1980   衛服部安心專線 19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過去、現在、未來
0會員
5內容數
那些在我腦海裡的過去, 現在的我,提筆琢磨記錄。 即使未來因年邁而遺忘, 仍有一隅,留著我的印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壓抑只是大腦戰逃機制中的反應。       
Thumbnail
壓抑只是大腦戰逃機制中的反應。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如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保持心靈的平靜?本文分享了10個放鬆身心的方法,包括規律運動、健康社交、健康飲食、寫日記、打坐冥想、培養興趣、洗熱水澡、數位排毒獨處、幫助他人、深呼吸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應對不確定感帶來焦慮和壓力的清單,讓大家共同在充滿挑戰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如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保持心靈的平靜?本文分享了10個放鬆身心的方法,包括規律運動、健康社交、健康飲食、寫日記、打坐冥想、培養興趣、洗熱水澡、數位排毒獨處、幫助他人、深呼吸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應對不確定感帶來焦慮和壓力的清單,讓大家共同在充滿挑戰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作為一位曾經歷過情緒困境並透過情緒療癒獲得重生的過來人的我,深深體會並想要大力推動情緒療癒的重要性: 1.尋找內在平衡與平靜:當我陷入情緒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深深 覺得自己的內心如同一攤死水,長滿青苔甚至發出臭味,看不到任何生機 情緒療癒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持和專業的環境,讓我能夠專注於自己的
Thumbnail
作為一位曾經歷過情緒困境並透過情緒療癒獲得重生的過來人的我,深深體會並想要大力推動情緒療癒的重要性: 1.尋找內在平衡與平靜:當我陷入情緒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深深 覺得自己的內心如同一攤死水,長滿青苔甚至發出臭味,看不到任何生機 情緒療癒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持和專業的環境,讓我能夠專注於自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