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得舒服,是幸福的起點
當你打開籠門、手中捧著零食,牠們卻遲遲沒出現,你或許會好奇:「牠們是不是不喜歡我🐭?」
不,牠們只是還沒準備好。
花枝鼠是天生的「被獵者」,演化讓牠們本能地尋找遮蔽、監看出入口、甚至在黑暗中行動。對牠們來說,能不能安全地藏身,決定了能不能安心地探索。而這個「安全基地」,就是你為牠們準備的──躲避屋。
👉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一致指出:有封閉式藏身處的籠子裡,老鼠的行為更自然、壓力更低、探索更主動。
然而,對飼主來說,「躲避屋」不只是裝飾用品,它是建立信任與安全的起點——你怎麼安排躲避屋,會直接影響牠們願不願意接近你、願不願意在籠中活動,甚至會不會爭吵與霸凌。

在前半段,我們將帶你從以下幾個角度認識躲避屋的世界:
- 🏠 躲避屋該選哪種?什麼材質與外型會讓鼠更喜歡?
- 🧮 幾隻鼠要準備幾個?
- 🌙 躲避屋該放哪裡?怎麼搭配光線與巢材,才能讓牠們更安心?
一起來打造一個對牠們來說,就像「洞穴」般舒適的家吧。
〈 🧪 研究怎麼說?──大鼠對「巢箱」的真實偏好 〉
你可能會想:「躲避屋不就是放個小屋子給牠們鑽進去嗎?有差嗎?」
事實上,不同設計的躲避屋,在大鼠眼中可是天差地遠。
根據在 T 迷宮偏好實驗中的觀察,大鼠顯著偏好封閉式、黑暗、只有一個開口的塑膠巢箱,這類設計讓牠們有如身處洞穴,能隱密觀察外界、感受到被包覆的安全感。反之,透明或開放兩端的設計反而容易造成不安。
另一項資料指出,壓克力製、不透光、且僅有一個入口的巢箱,在大鼠與小鼠實驗中都遠勝於紙盒、金屬盒或隧道型設計。牠們甚至會把巢材搬進這類躲避屋中,築起完整的巢穴系統,可見這並不只是遮風避雨而已,而是一個能「打造家的地方」。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只放一個這樣的「完美躲避屋」就好?
其實不然。
〈 🧮 要放幾個才夠?──別讓躲避屋變成霸凌場 〉
在群體飼養下,一間完美的藏身屋可能反而成為「爭奪資源」的來源。尤其當躲避屋只有一個出入口時,地位高的個體可能會守在出入口,將其他鼠趕走、困住,造成社會壓力與焦慮。
因此,英國 RSPCA 建議:
✅「若飼養多隻大鼠,每個共同使用的藏身屋必須有至少兩個出口。」
✅「理想情況下,藏身屋的數量應等於或多於老鼠數量,甚至建議鼠數 +1。」
這樣不但能讓每隻鼠都能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也能避免衝突升高。研究也指出,在這樣的設計中,老鼠更願意社交,築巢行為也更自然穩定。
〈 🛠️ 飼主該怎麼做?──簡單原則 × 實際挑選 〉
對於飼主而言,不需要特別高價的設備,只要掌握以下原則,就能為鼠寶們打造理想的庇護所:

🧡 筆者的觀察:
在觀察筆者家自己的鼠鼠,以及仔細閱讀了眾多的研究論文之後,筆者發現,另一個影響鼠寶偏好的因素是光線亮度,鼠寶們傾向選擇內部較暗的躲避屋。
雖然沒有相關研究,但筆者觀察到,當照度夠低,且環境安心(沒有噪音、強光或強烈氣味)時,鼠寶們並沒有偏好透明或不透明的躲避屋。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討論「巢材」該如何選擇,哪些材料吸濕力最好、又不會引起過敏或噴嚏?還有籠子裡應該怎麼搭配廁所配置,才能讓味道更少、清潔更輕鬆?

🌿 一窩好覺的秘密──蓋巢,也是一種療癒
說到巢材,有飼主會問:「我放了躲避屋,還需要另外給紙嗎?」
當然需要!
對大鼠來說,築巢是一種本能,就像我們下班後想鑽進被窩一樣,那是屬於牠們的安全堡壘、也是壓力釋放的出口。你會發現,即便籠子中空間足夠、躲避屋也舒適,大鼠仍會自發性地將紙巾或柔軟材料搬入巢箱中,小心地咬成細條,再一圈一圈地堆疊出自己的小窩。
🧻 這些墊材,老鼠喜歡嗎?─我們用的材料,他們未必喜歡
我們常在意墊料吸不吸水、有沒有味道、會不會髒,但從老鼠的角度來看,一塊「好墊料」的標準,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你可能會想:「玉米芯不是最吸尿的嗎?為什麼他們還是睡在地板上?」
沒錯,科學研究正是這麼發現的。許多大鼠在鋪了玉米芯墊料的籠子裡,反而會把墊料推開,直接躺在冰冷的籠底休息——這不是偷懶,這是抗議!
不同材料在吸濕、氣味、舒適度和健康風險上的表現差異非常大。有些我們以為很乾淨的墊料,其實可能會讓老鼠打噴嚏;而某些看起來像是垃圾桶裡的紙條,對牠們來說卻是五星級的巢材。
👉 在挑選墊材時,我們主要可以用幾個標準來做挑選:
🧪〈 安全性 〉
- 粉塵量 🌫️
粉塵越多的墊材,鼠鼠越不喜歡!會刺激呼吸道、打噴嚏,甚至引發肺部病變! - 是否有香味 ❌🌸
人為添加的香味對人類來說也許是「香香的」,但對鼠鼠卻是劇烈又刺激的氣味來源。芳香墊材會導致頻繁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可能干擾免疫與神經系統。 - 鼠鼠吃下去安不安全 🍽️
有些墊材會被鼠鼠當成「咬咬樂」或乾脆當點心吃下肚,因此要確保誤食後不會造成腸道阻塞或中毒。尤其像是某些回收紙粒、玉米芯、果殼類材料,若沒有妥善處理過,吃下肚是有風險的! - 對鼠鼠是否有毒性 ☠️
不只是吃下去才叫「毒」,有些木頭會釋放天然精油(像是松木、雪松),這些精油雖然能抑菌,卻也會誘發肝酵素異常、增加癌變風險!因此我們要避開任何「芳香木屑」、未經處理的軟木材。
🛏️〈 舒適度 〉
- 保暖性 🌡️
墊材不只是吸水用的,更是鼠鼠窩在裡面取暖、打盹的地方。材質是否蓬鬆柔軟、能否保溫,都會影響牠們的睡眠品質與活動意願。 - 吸水力與乾爽度 💧
尿濕的墊材不僅會發臭,還會讓鼠鼠腳底長時間接觸濕氣,引發皮膚問題。吸水快、乾得快的材質最能幫助維持環境乾爽! - 挖掘與堆疊性 🕳️
花枝鼠天生就愛「挖挖挖」!如果墊材太滑或無法堆起來,就無法滿足牠們築巢、隱藏的天性,也會讓牠們變得無聊、甚至出現異常行為。 - 腳感與觸感 🐾
有些墊材雖然吸水性好,但踩起來硬梆梆,鼠鼠會不願久待其上,甚至睡在一旁的塑膠底。觸感細緻、腳感柔軟的墊材,才是真正適合「日常生活」用的選擇! - 氨氣控制力 🧪
鼠鼠尿液中的氨會隨時間釋放出刺激氣味,若長期積聚,可能導致呼吸道問題甚至眼睛不適。選擇能有效吸收尿液、並控制氨氣累積的墊材,是照顧健康的關鍵!

常見墊材與巢材的評比整理
〈 ✅ 鼠鼠樂於使用 〉

〈 🔍 特定用途可接受 〉

〈 ❌ 不建議使用 〉

📝 切記! 所有巢材都必須「無毒、無香料、無添加物」,避免引發呼吸道問題或誤食危險。巢材的材質應為純紙質,並定期更換以維持清潔。
你可以時不時放入一小撮新紙巾觀察牠們怎麼搬運,那些翻找、堆疊、整理紙張的畫面,將會是你一天中最療癒的時刻!

🧡 筆者的觀察:
我家的米糕有個習慣,每次換完紙巾,她都會先小心地嗅幾下,然後開始忙碌起來:一張一張搬進太空窩,再用鼻子和前腳把紙堆推成一個完美的小碗狀。有時其他鼠會把紙搶走,她還會哼哼抗議,像在說「這是我的巢啦!」
這些築巢行為,讓我深刻感受到:她們不只是寵物,而是會打造、會建家、會保護自己世界的靈巧夥伴。
🐾 巢材選得好,鼠鼠才睡得好
一張舒適的床,對我們是基本;對花枝鼠來說,也是牠們能安心生活的起點。不論是鋪在地上的墊料,還是窩裡柔軟的巢材,每一層都藏著牠們的選擇與偏好。
🧡 想讓牠們更自在,從墊材開始用心。
選對巢材與底材,能減少氣味、提升舒適度,也讓牠們的行為更自然、健康更穩定。
但光知道原理還不夠,下一集我們將帶你實際看懂每一款材料的適用場景與地雷清單!
🔜 下集預告|選擇困難嗎?我們幫你整理好了
在下集 EP03(下),我們將為你介紹更實用的內容:
📦 推薦市售巢材墊材產品
🧩 筆者實際配置分享與使用心得
📌 如果你正煩惱怎麼挑墊材,哪些墊材適合用在哪裡?別錯過下一篇!
📚 來源整理將會放在 EP03 (下)最後,讓你隨時查找出處與進一步的閱讀資源。
📌 你可以在首頁找到 Threads ,也歡迎留言分享你對「墊材和躲避屋」挑選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