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罷免投票,已經進入倒數中。
倒數十天前,分享以 AI 預測的大罷免結果。
僅為研究比較各家 AI 處理大罷免結果預測的相關報告結果,真實的未來,是掌握在大家的嘴裡(多多講)。
接續上次與各家 AI 的對話
提問:
「距離台灣立法委員罷免投票日 7 月 26 日還有 10 天。
以最近兩週的新資訊為主,
用比上次更科學化、數據化的分析方式(資料分析模型、結果評估方式)評估罷免結果。」
列出報告:
1.上次的分析方式簡稱什麼?
2.這次的分析方式簡稱什麼?
3.列出分析時所使用的所有指標
4.簡介前三個主要指標,解釋其中推理依據或模型
5.前三個主要指標評估時所用的資料要寫出資料來源
6.寫出罷免成功與不成功的門檻
7.分別列出各個被罷免者的投票結果預測
8.依預測結果標記:成功、不成功、接近門檻但未到的列為可能成功
*(-) 前次在此方格內,但這次不在(消掉),(+) 前次不在此方格內,這次在(增加)

gemini
https://g.co/gemini/share/de439443d56d
chatgpt
https://chatgpt.com/s/dr_687523a6c6ec8191b911f4d54bf17427
grok
https://x.com/i/grok/share/n6Znd168zJvIMQJzzMs2fZV1O
claude
https://claude.ai/public/artifacts/0960f2b6-8f77-4ccc-a5ba-e650717cc3f9
原稿:建立於20250714
#AI大PK - 大罷免結果預測 2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X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X平台,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