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台泥的三元能源電池工廠火災,同事多半在討論這樣的話題。
畢竟我們也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意外,要特別小心才是。
只是我們性質跟那個三元能源工廠不太一樣,我們的是把電池芯拿來做成模組產品組裝。
安全度上高上不少,雖說也是有可能發生組裝意外,然後在擊穿電芯的情況下短路產生冒煙失火的危險。
但我們在現場都有做好防護措施,也有有經驗的老手在旁邊控管生產產線流程。
(隨時準備手套和鐵水箱,以及完備寬敞的逃生空間就是我們最好的應變措施,依不同產品大小還準備防火毯)
那個能源工廠主要看起來是生產電芯像是18650類似的產品,長8-10公分,寬約2公分。
描述非常像這類型的電池。
而看起來他們著火的區域也是原物料區,所以本身在電池上應該還是很安全的。
我們電池一般都會為了達到客戶標準,送各式各樣的安規。其中就有好幾項是針對安全性測試去做。
但如果是在原物料階段,就是化學物質液體那邊,我是沒想過生產製造電芯的單位,對於防災的應變處理能力是什麼。
如果是原物料燒起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救,又不是有一點冒煙我就可以把產品放進去水箱。
(因為一燒就燒一整區,看新聞還出現閃燃型態的化學急速反應,如果沒有逃生意識的話早就昏在裡面了)
能逃就要趕快逃了。
應變再快也趕不及化學反應公式。
講到這邊讓我想起來以前常聽測試課長笑談的英勇事蹟,以前他在前公司,什麼著火事件在研發初期都有可能發生,所以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對於機台或是氣溫甚至是味道他的直覺反應都比常人要快上許多,常常就是我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他就往前衝到機檯或產品旁去處理大小事。
這個其實也對應了老一備的顧問以前常跟我說的,在工廠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聽覺嗅覺和味覺都要很注意,只要有一點點跟你平常工作的感覺不對,就要趕快去把源頭找出來,讓自己和大家安心。
這跟你的職業沒關係,只要你身為在工廠做事的夥伴,都要有基本的警覺。
小心駛得萬年船,是永遠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