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wins Mommy|從主導到退場,從陪玩到放手——媽媽如何看懂孩子的節奏?
你也曾經這樣嗎?想陪孩子學習、刺激成長,卻又擔心自己太介入、孩子反而不自主?
當我買了一些新的繪本、書籍或教具時,一開始我會親自帶著雙寶玩幾次,陪他們翻書、示範用法、說明規則, 就像鋪一條路,引導他們進入學習與探索的世界。但我不會一直主導下去。等他們熟悉之後,我會慢慢退到一旁,把選擇權交給他們──今天想翻哪一本書、想玩什麼教具、想怎麼進行,由他們自己決定。
我只在他們主動邀請時加入,其他時候,我選擇做一個觀察者與支持者。
這樣的放手,不只是為了讓他們學會自主,更讓我終於能喘口氣,也更有空間去欣賞他們的專注與喜好。
🧠雙寶不同步,也能各自精彩
雖然是雙胞胎,但他們的學習興趣、理解速度、專注力其實很不同。
有時候一個正沉浸在聽故事,另一個卻只想拼積木;一個願意反覆練習某個教具,另一個已經想要換下一樣。
我的原則是:
"👉 想學就學,想繼續聽故事我就繼續講"
"👉 不想聽也沒關係,可以自己選擇別的活動"
"❗唯一的底線:不要打擾正在專注的那個人。"
我不強求同步,也不硬逼兩個人「一起學同樣的東西」,尊重彼此的節奏與選擇,反而讓他們更自在地探索自己想學的方向。
🔄觀察後,再加入下一階段
當我觀察到他們某方面能力明顯進步,或對某個主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時,我才會再挑選、加入新的繪本、書籍或教具,當作延伸的火苗。
這樣的節奏讓他們保有學習的動力,也不會因為強迫進度而對學習感到抗拒。
💬我也有小小的期待
當媽媽的,怎麼可能沒有期待呢?
我當然會希望他們能真正讀進每一本書,不是只有三分鐘熱度;也希望他們會珍惜這些用心挑選的教具與繪本,而不是玩壞就丟。 但我知道,這些不能靠催促達成,只有當他們真的「喜歡」,這份投入才會自然發生。
我學著慢下來、看見孩子的節奏,也學會了信任他們的學習動力。
🌟後記:我們一起學會放手與成長
從主導到放手,從陪玩者變成觀察者,不只是孩子的成長歷程,也是我自己的學習歷程。
在放手的過程中,我漸漸不再焦慮「他們學了多少」,而是更在意「他們是不是喜歡、是不是在享受這個過程」。
這一路,我們都還在學,但我知道,我們越放手,孩子就越能長出他們自己的樣子。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放手與觀察」的階段,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或看看我其他關於雙寶自主學習的記錄~讓我們一起慢慢走,也一起學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