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Y〕【媽媽的行動日記】孩子上幼幼班前,我主動申請鑑定安置與巡輔資源的完整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by twins Mommy

兒子還沒正式進入幼幼班前,我就知道,他的學習旅程可能會和別人不太一樣。

我們從很早就啟動早療,語言治療也持續了一年。但我仍然擔心:當他真正踏進團體生活,會不會因為語言落後或社交困難而被忽略?

我不想等老師發現問題才行動。我想提早做準備,讓孩子從一開始就獲得適合的支持。

於是,我主動申請了鑑定安置與巡迴輔導班,走過了一段重要的過渡期。

這篇文章,是我真實的心路歷程,也希望能成為另一位正在焦慮的你,一點點的參考與勇氣。


1️⃣【決定行動】因為我不想等孩子被落下

在孩子快滿三歲、準備進入幼幼班前,我們已經接受早療服務超過一年。

👣 每週固定做物理與職能治療,協助動作與自理發展
🗣️ 語言治療也上了將近一年,直到幼幼班入學前才通過鑑定安置

雖然我們早就開始努力,但我仍不放心。我擔心他進入團體生活後,會被落下、被忽略,或慢慢失去自信。

我不想等老師發現問題,也不想等孩子掉隊才補救。所以我選擇主動申請鑑定安置,希望幫他提早打好學習的底。


2️⃣【聯繫兒福中心】一通電話,讓我不再孤單

我主動聯絡了家附近的【兒童福利中心】。

其實打電話前我非常緊張,怕被覺得太焦慮,也怕流程太複雜。但電話那頭的社工很溫柔,聽完孩子的狀況後,她說:「妳願意提早為孩子尋找幫助,是一件很棒的事。」

那一刻,我眼眶真的紅了。她詳細說明了流程與準備事項,並根據孩子的狀況,

建議我申請「巡迴輔導班」,讓孩子在原班級接受支持,不需轉班或貼標籤。

聽到這裡,我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


3️⃣【申請過程】有專業陪伴,流程其實不複雜

因為是我自己主動申請,沒有學校老師介入,整個申請過程由社工一步步陪我走。

🗂️ 她協助我準備資料、填寫申請表,也幫忙整理孩子的發展紀錄並寄出申請文件。
雖然過程中我仍然擔心會出錯,但有專業協助,真的減輕了我很多心理壓力。

這段經歷讓我發現,政府的資源並不遙遠,只要願意詢問,就有可能獲得幫助。


4️⃣【鑑定評估】孩子的努力被看見

接下來是由心理師進行評估,地點是附近學校。

透過遊戲互動,心理師觀察孩子的語言、情緒與社交表現,也訪談了與先生。這不只是數據評量,而是多面向地理解孩子的需求。

幾週後,教育局召開鑑定安置會議。結果是:孩子可以進入巡輔班,由巡輔老師定期進班提供個別支持。

這樣的安排,讓孩子能留在熟悉環境學習,也讓我這個媽媽感受到希望與安心。


5️⃣【開始巡輔支持】在自己的節奏裡穩定成長

孩子正式上幼幼班後,每週都有巡輔老師進入班上觀察與協助。

👩‍🏫 老師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況,與導師討論教學調整,設計適合他的引導方式與互動方式。

他不會被要求「趕進度」,而是被允許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前進。

我看著他願意參與團體活動,也能和同學互動——這些點滴進步,讓我充滿感動。


6️⃣【多方協助】家庭、學校與醫療的三方合作

除了學校的巡輔支持,我和先生也持續帶孩子到醫院及早療機構,強化動作訓練。

🏥 每個月也有醫院的治療師到校追蹤輔導,很幸運的是,這些治療師剛好就是我們原本早療醫院的治療師。

他們非常了解我兒子的狀況,能與學校同步溝通,讓醫院與學校的訓練策略完整銜接,形成穩定的支持網絡。

若班上有兩位以上安置學生,學校也會安排助理教師,每天半天陪伴孩子,協助生活自理與活動參與。

📆 每學期還會召開一次 IEP(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讓我們能與老師一起檢視孩子的學習目標與進展。


7️⃣【一年後的轉變】孩子回到普通生的學習軌道

一年後,孩子的表現進步得非常明顯。語言更清楚、互動更自然,今年入小班前的評估,他已經不需要安置支持,恢復為普通生。

這段過程充滿挑戰,但我從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我知道,我給他的,不是壓力,而是機會與希望。


💡 為什麼我真心推薦巡輔服務?

✨ 巡輔制度對我們家庭來說,是剛剛好的支持方式:

✅ 孩子可以留在原班級,不需要轉換環境
✅ 巡輔老師依照孩子個別狀況,與導師討論最適合的策略
✅ 家長能參與 IEP 規劃,與學校形成合作關係
✅ 若有醫院治療師同步支援,整體連結會更加有力


🌈 給正在猶豫的你|提早行動,是最溫柔的陪伴

如果你也正在為孩子的發展狀況感到焦慮、迷惘,我想告訴你:行動不代表悲觀,而是深深的愛。

願意提早爭取資源,不是貼標籤,而是為孩子爭取時間。也希望這篇分享,能陪你走過迷茫,帶來一點點信心。

📌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理解與支持,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最溫柔、最堅定的後盾。


💌 喜歡這類育兒與早療真實經驗的分享嗎?

👉 加入我的沙龍|twins Mommy

讓我們一起走在支持孩子的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ins Mommy
1會員
38內容數
我是雙寶媽 twins Mommy。 財金背景,曾在傳產與國貿業務十餘年,透過 IVF 擁有龍鳳胎,人生進入育兒與早療新章。在身分轉換中,我開始紀錄生活、反思教育,分享每一位媽媽在拉扯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歷程。
twins Mommy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雙胞胎早產,兒子在健兒門診被發現心雜音異常,確診為「肺動脈狹窄」,從此踏上漫長的治療之路。 這段驚險經歷讓我深刻體會:每一次健兒門診,都是發現孩子健康問題的關鍵。分享我們的早療歷程,提醒新手爸媽千萬別輕忽這項檢查。
2025/05/27
雙胞胎早產,兒子在健兒門診被發現心雜音異常,確診為「肺動脈狹窄」,從此踏上漫長的治療之路。 這段驚險經歷讓我深刻體會:每一次健兒門診,都是發現孩子健康問題的關鍵。分享我們的早療歷程,提醒新手爸媽千萬別輕忽這項檢查。
2025/05/22
新生兒嗆奶、跌倒、哽塞怎麼辦?第一次當媽媽遇到突發狀況超慌張。 這篇文章整理新生兒常見急救重點,包含嬰兒版哈姆立克法與就醫警訊,用最簡單的方式陪你準備好,守護寶寶的每一天。💛
2025/05/22
新生兒嗆奶、跌倒、哽塞怎麼辦?第一次當媽媽遇到突發狀況超慌張。 這篇文章整理新生兒常見急救重點,包含嬰兒版哈姆立克法與就醫警訊,用最簡單的方式陪你準備好,守護寶寶的每一天。💛
2025/05/20
這篇文章提供新手父母關於新生兒照顧的常見問題解答,包含喝奶頻率、哭鬧原因、睡眠時間、奶量判斷、大便顏色、吐奶、日夜顛倒、體溫、洗澡以及回診打疫苗等資訊,並分享自身經驗與衛教知識,幫助新手爸媽更安心育兒。
Thumbnail
2025/05/20
這篇文章提供新手父母關於新生兒照顧的常見問題解答,包含喝奶頻率、哭鬧原因、睡眠時間、奶量判斷、大便顏色、吐奶、日夜顛倒、體溫、洗澡以及回診打疫苗等資訊,並分享自身經驗與衛教知識,幫助新手爸媽更安心育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Thumbnail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