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那年告訴他:「你可能只剩六個月。」
她點點頭,沒有多問,也沒多說。
回家的路上,她沒有掉眼淚,卻覺得街道上的一切都變了。 平常覺得吵的車聲,忽然有點真實;那家每天經過卻沒進去過的咖啡店,突然讓她想走進去看看。
那天晚上,她一個人泡了杯茶,坐在陽台吹風。
腦子很空,但心裡像被什麼鬆開一點點。
她沒有問「為什麼是我」,也還說不出「要怎麼辦」, 只是直覺地對自己說了一句:
「今天還在,就去做點什麼。」
從那天起,她開始改變。不是轟轟烈烈的那種,
而是日子裡那種最安靜的改變。
她學著慢慢吃一頓飯——不再滑手機、不再催自己趕時間。
她種了一盆植物,每天澆一點水,記錄葉子長大的模樣。
她回訊息給多年沒聯絡的朋友,說:「看到一張以前的合照,忽然想到你。」
她也試著跟家人和好。
不是坐下來大談人生的那種和好,而是端出一碗湯、留一盞燈、 或說一句「今天你回來吃飯嗎?」的方式。
那是她過去做不到的溫柔,但在命運的提醒下,她試著練習。
她翻出那些一直沒寫完的筆記、讀完了一本本書,
每天都告訴自己:「如果今天能做一件事,就夠了。」
時間沒有照醫生說的走。
半年過去了,一年也過去了——她仍在。
雖然身體還是虛弱,也有低潮的時候, 但她開始相信,那些每天「還願意走下去」的選擇,可能真的有影響了什麼。
有一天回診,醫生看著最新的檢查報告,語氣微微一頓,然後說:
「你的狀況比我們預期的好多了。」
她靜靜笑了笑,像是在回應什麼人生裡偷偷留下的餘地。
「我也沒想到,活著居然可以這麼有感覺。」
不是快樂,也不是奇蹟,
而是一種「我知道自己還在活」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