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喲!
阿里郎,我正在翻越山丘。
離我而去的人,走不到十里路就會生病!
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喲!
阿里郎,我正在翻越山丘。
春天和冬天我愛過的人,走上了一條我再也走不出來的路。
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喲!
阿里郎,我正在翻越山丘。
離我而去的人,走不到十里路就會生病!
阿里郎,阿里郎!」
之前買的電子書中,有一本《泡菜與酸梅》,內容是日韓比較論。
作者是在日韓國人。很有趣喔,
雖然我現在年計大了,看書覺得好好玩,看完都記不得了。
只有阿里郎記得。
這是是因為他說,說不定韓半島統一個話,可以用阿里郎當國歌,
這裡他是半開玩笑:
「『我要那些背棄我的人們,走了十里路之後就腳痛,
歌詞也有追究到底的意思,
這不禁讓人覺得這歌詞蘊涵著些許儒教特色。」
因為,追溯韓國人的心,最後總是離不開儒學的影響,
他甚至在書中提到朱子學和理氣論,
然後說,這種事誰搞得懂啊!
哈哈我也覺得,真的是。
不過,先說回阿里郎。我不知道原來歌詞是這樣!
於是去查了一下。
原來,據說作為民謠,歌詞也是沒有定型。
上面是在網路上找到的一種版本的漢譯。
看來和書上的版本不太一樣。
「我要那些背棄我的人們,走了十里路之後就腳痛」。
「離我而去的人,走不到十里路就會生病!」
總之,雖然版本不同,
都就是說,走了十里之後,就會出事的意思……
本來我是覺得,這歌詞很可愛啊!
是不是,離我而去的人,多可恨啊!他走十里就會烙賽……
根本是吃了「十里喪命散」。
但是,如果,把他想成愛中帶恨、恨中有愛的話,
不是很可愛嗎?這就是民間歌謠的可愛之處啊。
說到這邊,記得以前,河合隼雄的書,以及其他人的書,忘了誰了,
都說韓國是「恨」的文化。
相較之下,日本人則是「哀」。
那麼台灣人呢?
不曉得,大概是「笑死」吧?沒有啦我亂說的。
不過,被他這樣一講,原來這裡有儒教思想的影子,
背後是追究到底、堅持是非、不肯放過的理學家精神。
這麼一說,「恨」的背後好像更深刻了。
雖然是,有點可怕!
所謂追究到底,放回這首歌的情境,
就是男女之間一直翻舊帳啊!
談戀愛一直翻舊帳,這也算是儒教的遺毒嗎?
講到這,同樣是電子書的《情緒勒索》,我已經不想看了,
因為好恐怖,而且那些勒索的手段,我根本似曾相識啊!
於是聯想之下,
突然覺得阿里郎的「十里散命散」,好像也是一種情緒勒索!
好恐怖喔!
今天的結論是,
儒學,特別是理學,真的不適合用來談戀愛!
歌在放這裡,雖然我也聽不懂。
https://youtu.be/H_2yhCjGQuQ?si=NjK70ksXYqU3Bw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