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那年,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不是因為風景,是因為我習慣躲在邊邊。
我成績還不錯,老師喜歡,成績單也很好看。但我總是靜靜的,不太說話。
有時候別人會以為我是害羞,其實不是,我只是早就不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
國中的時候,我很相信有一種友情是只屬於兩個人的。
我以為只要真誠,就能換來靠近。
但我搞錯了。
後來那個朋友說我很煩,叫別人不要理我。然後整個班開始安靜地把我排除出去。
我沒問為什麼,也不知道哪裡做錯了。 回到家,我說不出來,只聽見大人說我太敏感、小題大作。
現在回想那段時間,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了。
有些記憶會自動滑過去,就像某些照片被風吹走,不會再被撿回來。
所以到了高中,我不再奢望誰會留下,只想讓自己待得安靜一些、不那麼顯眼就好。但就在那樣的開學日裡,我注意到「他」。
他坐得不遠不近,說話清楚、回答流利,總能在老師和同學之間自如穿梭。
我不確定他有沒有笑過我這種人,但我確定,他的存在本身就和我完全不同。 明亮、自然、自在。我總是忍不住會看他一眼。
某次換座位,我被調到他斜對面。那天陽光剛好灑在他桌上,照著他低頭寫字的手背,我沒多看,只是剛好瞥見。
從那之後,我每天都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太晚到教室。
我沒有很想跟誰說話,但我開始不那麼抗拒上學。 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什麼情感,只是多了一點讓我可以出門的理由。
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交集,偶爾分組作業同組,我就會做得特別仔細,希望他覺得我值得合作。
他會說「哇妳做得好好」,我只會低頭笑一下,然後裝作很忙。
我還是那個害羞又慢熱的我,只是他像某種安靜的節奏,出現在我平凡的每一天裡。
每次段考完會換位子,我總會偷偷掃過教室,看看他坐到哪裡。
只要他還在,我就會安心許多。
高二那年,我因為活動多,和他開始有更多短暫的接觸。
有時只是一起排隊、一起在走廊上擦身而過、或者他拿著點名單經過我身邊。
他還是那樣自然,而我開始喜歡上學。 我開始期待與人互動,開始願意多留在學校一點時間。
後來高三了,我的生活被模擬考、自習和備審資料填滿。
我開始每天一早進教室讀書,一讀就是一整天。 但習慣還在,我總是會在放下書包之前,先看一下他今天來了沒。
他還在,但我們幾乎沒有講話。他沒主動靠近,而我也沒開過口。
有時我會想,會不會有某一天,他發現我在偷偷看他?
我拼命讀書,努力拿第一,不完全是因為家人或考試。
有時只是因為我想被看見,哪怕只有一點點。 尤其是被他看見。
大考放榜那天,我如願考上了第一志願。
同學們都在問我未來的打算,我點點頭、微笑,像一個把未來計劃得很好的學生一樣。 只有我知道,我心裡還留著一件沒完成的事——不是告白,而是道謝。
謝謝你,在我不相信任何人的時候,讓我知道有些人只是存在著,也能讓人撐過整個青春。
你從來不知道,我也不會說。
因為我早就不是會喜歡上誰的人了,但我曾經把你當成那段日子裡,唯一能支撐我走下去的風景。
你悄悄存在過我的青春,只是你從不知道,
而我,也從沒打算讓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