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透過出外的不方便和不舒適來回思和檢視自己是多麼幸福的過程。也是小青蛙探出頭來,見識天地寬廣無垠、無奇不有的時機。
前言
我們住的是號稱烏蘭巴托最好的旅館,上遊覽車後,導遊有點得意的問起昨晚睡的如何?我沒說的是要睡覺時竟然能聽到外面傳來的三個韓國女生的談話聲,而且浴室的排水孔,水排得有點慢……
今天主要的都是靜態的參觀行程
【蘇赫巴托廣場Sükhbaatar Square】
位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中心,2013年前原名蘇和巴托廣場,用來紀念促成蒙古獨立的共產主義革命英雄蘇和巴托。廣場上聳立著蘇和巴托紀念碑,頂部是蘇赫巴托在馬背上舉手召喚的英姿乘騎。但因國家宮面對廣場的大殿上另有一座雄壯的成吉思汗座像,也因此,這廣場就有了兩個名稱。廣場正北側有一座大型公共建築。稱為國家宮是國會、總統及總理辦公室之所在.。廣場東側為國家古典藝術劇院、中央文化宮,西側為烏蘭巴托市政府、中央郵局等建築。每逢重大節日以及典禮,蒙古國官方均在該廣場舉行儀式,向蘇和巴托爾紀念碑獻花圈。我們來參觀的這一天,蒙古國正要接待來自烏茲別古斯坦(?)的總理,國家宮外面圍起欄索,不准外人進入。只能站在廣場中間四處張望。嗯,遠處大殿中央的應該是成吉思汗座像,嗯,那是蘇赫巴托的騎馬雕像。難怪這廣場有兩個名字且都指謂著這兒。行走間,忽的見到廣場旁邊草地上聚集著一群人,拉著布條,大聲嚷嚷,不知道在做什麼?(聽不懂話也看不懂標語上的字)問導遊,他含糊的說那是一群對政府有意見的人。原來來旅遊之前報章上說的:有人天天在成吉思汗廣場上舉行抗議活動,指的就是我站的這裡,所說的就是前面這群人啊!令我吃驚的是:報導上的人事物就這樣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為什麼抗議?簡單的說:貧富不均,貪腐嚴重,政策不彰,執行失能……。導遊說他們從1990年開始就成了有選舉制度的民主國家。(我心想:有選舉就是民主?選舉舞弊你聽過嗎?選前認你是爹娘,你說啥他都唯唯諾諾的不敢說不;選後你是他奴僕,他說啥就是啥,敢不聽,馬上查你水電,只因為選上了,誰還鳥人民生死,當然是利益分贓優先了,不是嗎?有選舉的國家,除少數例外外,那個是以民眾的福祉為念的?選舉就代表民主?你算了吧?)旁邊還有國際性的三對三籃球賽,走出廣場,外面還有水舞噴泉……
【國立蒙古歷史博物館】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原稱博物館,位於首都烏蘭巴托蘇赫巴托廣場的西北角。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共有三層,一層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時代遺址和岩石雕刻,二層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裝,三層則集中展示了蒙古游牧文化的代表藏品,如12世紀的盔甲和珍貴的蒙古可汗與羅馬教皇之間的通信。博物館共分為七個展區:
1、人類起源:主要介紹人類起源及過程;
2、古國概況:介紹蒙古高原上的一些古國,如匈奴、鮮卑、契丹、突厥等;
3、民俗:展示蒙古各部族服飾、首飾等;
4、部族史:介紹古代居住在長城以北直至貝加爾湖一帶的蒙古各部落情況,其中著重介紹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及其繼承者建立蒙古帝國,進而建立元朝等;
5、近代蒙古簡況:介紹11-19世紀蒙古被滿清統治及其爭取民族獨立的情況;
6、獨立經過:介紹蒙擺脫滿清和民國統治的經過;
7、革命後的蒙古:介紹自獨立至90年代初的蒙古國內及對外交往情況。
館中帝國成立前後的歷史,與前面和哈爾和林博物館一樣,都是以和中國對照的型態出現的,原因很簡單,中國有史,而且歷朝歷代都有與遊牧民族消長狀況的紀錄。蒙古帝國的武力橫掃四方之際,四方臣服莫敢不從。<革命後的蒙古>介紹蒙古共產黨的成立和運作,以及對今日蒙古的影響等,內中諸多人物和圖片是了解蒙古獨立至今的有用素材。然而不管過往如何?不管發展如何?衡諸今日,夾在中俄兩大之間,動彈不得,動輒得咎的窘狀,不管是蒙古國人或者外來的遊客參觀其歷史博物館,撫今思昔都不能不有諸多感觸吧?
【甘丹寺Gandantegchinlen Monastery】
為蒙古國最著名的喇嘛寺廟,建於1838年,由第四世哲布尊丹巴所建,為專修高等經典之處,富有明朝建築風格,大小廟宇相連,極具美感。
20世紀初,甘丹寺尚有約一萬四千名僧侶,是外蒙古最重要的佛教教育中心。1938年,在蒙古人民革命黨(即共產黨)統治期間,共產黨鎮壓宗教,將寺廟封閉,並大肆屠殺喇嘛近兩萬名—其餘則被勞改或放逐,或勒令還俗…。1944年甘丹寺重新開放,是當時唯一合法的寺院。一直到1990年蒙古民主化後,宗教活動才慢慢恢復運作,但與全盛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該寺是蒙古最大的寺廟,寺內原有的章冉澤大佛(即世人所說的千手觀音),在1938年 被蘇聯熔化掉做成砲彈。 1996年才重新鑄造一尊全世界最大銅製觀音像,高26.5公尺,使用40公噸青銅,和16公噸黃金鑄成,並鑲嵌蒙古寶石,法像莊嚴。
寺外有一代表佛陀誕生時的塑像,據說佛陀一出生就向四方各行走七步,踩過的地方都冒出蓮花來(。當他停下腳步後,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柏格多汗冬宮】
博格多汗冬宮位於烏蘭巴托南部,原本是蒙古末代皇帝-柏格多汗的冬季住所。宮殿建於1893至 1903 年間,當時蒙古還是中國的領土,是經過清朝政府批准後建造的,故建築風格上融合了蒙藏和漢式。漢族式樣的宮殿,包括照壁、牌樓、山門、大雄寶殿等三重院落,共六間中式廟宇。宮廟層層相連,梁上有以藏文、元朝使用舊蒙文、滿文和漢文等文字書寫的橫匾。宮內收藏豐富文物,珍貴唐卡、佛像和法器,件件都是百年以上歷史珍品。館內最令人矚目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與皇后寢宮。冬宮裡面也陳列有著蒙古王公貴族華麗的服飾及生活用品,還有各鄰國國王、貴族送給活佛的珍貴禮品等,冬宮現已被改建為博物館。陳設也保持當年博格多汗在此居住時的大致模樣。 (冬宮內拍照要收費:折合台幣約500元。)
翟山抗日紀念碑
翟山紀念碑位於市區南郊的小山丘上,是俯瞰烏蘭巴托全貌的絕佳位置。紀念碑前面是掌大旗的士兵雕像,環形建物,外環牆上是各種勳章的浮雕,內環則是蘇蒙友誼為主題的彩色磁磚圖案。主要內容有1921年蘇聯支持蒙古國獨立、1939年蘇維埃軍隊在蒙古國邊境打敗日本關東軍、以及包括前蘇聯太空飛行等重大歷史時刻的場景。
跟著導遊搭電梯到半山腰,經過一家有賣蒙古特產—松子,沙棘油等—的小商店,導遊建議我們參觀完後可以進去看看,也看看價格,但不要買,因為他有熟人可以幫我們代購,而且品質實在且價格一定比較低;再經過一個有十來公尺長底下可見此山景物的透明玻璃通道,接著就是通往紀念碑的三百多層階梯的階梯口,掂量了一下自己的狀況,決定放棄登上;然而卻見那三個走起路有點困難的貴婦,以及那個走起來有些拐的阿媽都沒有停止登梯的腳步,她們就這樣有時用力拉著旁邊拉桿,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我認為自己是量力而行,他們則應是此生可能不會再來,既然來了,再難也要完成。(我不知道到底誰是對的?但,旅遊就只是旅遊,幹嗎要那麼認真的分出對錯呢?每個人自是其適,各自安好,不是很好嗎?可是心裡還是很佩服她們)在階梯口等候時,迎面而來,錯身而過的是帶有台灣口音的一群遊客,打招呼問從那裡來的?答說新北,換他們問我們去過貝加爾湖了沒,答說尚未,有一人提到那個火車行程簡直要命,費時23小時,然後呢?不管是蒙古這邊或者俄羅斯那邊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檢查,一次是查護照,一次是檢查行李,一次是問目的,甚至還帶狗來聞人、聞行李,看有沒有帶毒品,根本休息不了,每個人都被弄得疲憊不堪……,(事後跟領隊提及此事,他有點快慰的說之所以不這樣走,之所以團費稍高,就是為了避開此災難似的遭遇。)小琴和老古下來後,先到小商店逛了逛,然後應該是小琴和老古商量要讓我衝破心結,有點半強迫的帶我到玻璃通道那兒拍照,然後硬要拉我站在玻璃通邊上,結果看我直接一跳而過,老古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那麼多人經過都沒事,而且敢這樣蓋,一定夠堅固……」我知道他說的都是對的,事實上,我之前有大概望了一下,懼怕的心理似乎較為緩和了,可是硬拉硬上的,原本的不很怕,也變成有點怕了。
【蒙古國民族舞蹈及馬頭琴表演】
晚上安排觀賞蒙古國的舞蹈和戲劇表演,應該說相當精采,但表演中間竟然奏起<阿里郎>,在場韓人為之振奮不已,高聲拍手應和;只是在場台胞都有些憤慨,因為沿途所見幾乎都是台胞團,台胞來玩人數應該不比韓國人少……之後,大巴開往機場途中時,有團友氣憤的提到韓國人之無禮和放肆,坐在他後面的韓人,竟然脫下鞋子,用膝頂在椅背上,她向後反應,才悻悻然把腳放下,然而不一會兒,又可感覺到他又用膝頂在椅背上……另一團友提到,他後面的韓人更加過分,肆無忌憚的把腳伸到前面座位的頭邊來……,一個上下階級嚴重的社會,個體在裡頭卑屈太久、太過的族群,在外頭會表現出格外囂張、魯莽,韓人就是實例。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只要一個就足以令人對此族群表示反感了。
感觸
“我覺得蒙古國最吸引的都位於她那一望無際的野外,望著那綿延到天邊到海角的山丘和草原,震憾之餘,心胸為之昂揚,視界為之開闊,人的氣場好像也安了提升和拓展。城市並非蒙古國的旅遊重點,雖然首都烏蘭巴托有幾處可以靜態參觀的景點,但再有名氣,因為都是靜態的展示,不熟悉其來龍去脈,說明也有些粗糙含糊,走馬看花的逛著走著,無法有感,總覺有隔,這些參觀的時間其實可以做更好的安排的,例如實做,例如體驗等等。”
機場遭遇
到達機場,領隊提到最好在這兒換些盧布—因為俄羅斯被美國制裁,不能也不願使用美元—,機場是二十四小時開放換滙,而且價格較高,到俄羅斯後再換,會很不容易找到地方,而且滙率也低—那要換多少美金較佳呢?領隊說以他的經驗結合同事看法,大概三百左右,但仍需看個人的狀況,如果想在俄羅斯買特產,自己掂量看看;如果沒有購物需求,換個百元也可以。機場一樓就有換滙窗口,團友們都擠在那裡,並排起了長龍。第一個換成功的說,窗口提到零錢不夠,所以沒法給小鈔和零錢……,領隊說二樓也有換匯處,我們看隊伍很長,就和老古一家坐電梯上二樓去試試了,結果很快完成,也沒有一樓提到的問題。我特地到一樓告知上述情況,因此也有些人到二樓去換匯了。
導遊看我們掛完行李,一切順利後才離開,他和司機隔幾天後再到俄羅斯接我們。(又,導遊也提到如果有不必帶到俄羅斯的東西—例如蒙古買的特產等—可以留下來,他們會代為保管,因為接我們的車子還是這部巴士。)
意外突生
團友們拿著護照和過關表格在出關櫃枱接受檢查並陸續通過後,在海關檢查手提行李的機器前,排在我前面的那個團友突然被叫住,檢查人員指著她的護照和過關表格似乎是在表示兩者不相符,然後呢?她的行李被取出,人也被帶到後面去,她不知怎麼回事,言語又不通,只好叫領隊,領隊趕了過來,後來才知她的過關表格和伙伴搞混了,她和同伴兩人一起過關,因為都姓黃,關員把兩人的過關表格錯夾在兩人的護照裡,兩人也沒有再檢查,結果第一人應該是關員看到姓是對的就讓她過關了;但檢查第二人的關員較認真,除了姓之外,也查了名,結果就過不了關了。那怎麼辦呢?領隊叫著第一人的名字請她把過關表格送過來,我剛好過了檢查行李的關口,聽到後就把話往前傳,結果該人聽到了,拿著過關表格就想送回來,卻被攔住了,因為出關後就不可以再返回關口,那怎麼辦?攔住他的海關人員應該也沒碰過這種狀況,攔了她卻又不知道怎麼辦,因此折騰了好一會,後來是攔她的關員,他親自將表格送回到行李檢查的關口處,才解決了此一小小波折。(可見海關檢查不夠認真且徹底—一人沒看清楚就放行,一人看得很清楚所以不放行—;而且應變能力及相關規定也有問題。)(我還有一點搞不大清楚的是:為什麼要安排一班凌晨的飛機,因為除我們外,看不到其他的飛機和旅客。把海關人員弄得睡也不能睡,又不能不強撐著眼皮等待著旅客的過關,不知道到底是怎麼想的?我查了一下到伊爾庫次克的航班,一天好像只有三班而已。真的是不大了解。)(又過關的表格等,都是旅行社幫忙處理的,只交待我們要好好保管,並且跟護照放在一起,以便過關時使用,我們要做的就是照領隊說的保管好證件,但連裡面到底有什麼都不知道。)

蘇和巴托廣場上聳立著促成蒙古獨立的共產主義革命英雄蘇和巴托紀念碑,頂部是蘇赫巴托在馬背上舉手召喚的乘騎英姿

蘇和巴托廣場旁的草地上有一群舉個標語,大聲抗議的示威的人群。怕被誤會,不敢靠近拍攝。後面見到的雄偉建築是國家宮,宮殿正中正對著廣場有一大殿,裡面是一成吉思汗的坐像。

走過廣場準備上車時,場外可見噴水池。

博格可汗冬宮,建時蒙古尚為清朝屬國。是漢族式樣的宮殿,包括照壁、牌樓、山門、大雄寶殿等三重院落等。

甘丹寺外有一代表佛陀誕生時的塑像,據說佛陀一出生就向四方各行走七步,踩過的地方都冒出蓮花來。當他停下腳步後,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查閱諸多台灣佛教網,對此有諸多的解釋和說明,問題是:你相信這則"神話"嗎?只有在此記錄或傳聞為真時,才有探討「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究屬何意的必要吧?童像後面即為甘丹寺。

甘丹寺內原有的章冉澤大佛(即世人所說的千手觀音),在1938年 被蘇聯熔化掉做成砲彈。 1996年才重新鑄造一尊全世界最大銅製觀音像,高26.5公尺,使用40公噸青銅,和16公噸黃金鑄成,並鑲嵌蒙古寶石,法像莊嚴。

翟山紀念碑位於市區南郊的小山丘上,是俯瞰烏蘭巴托全貌的絕佳位置。紀念碑前面是掌大旗的士兵雕像,環形建物,外環牆上是各種勳章的浮雕,內環則是蘇蒙友誼為主題的彩色磁磚圖案。

翟山紀念碑內環是蘇蒙友誼為主題的彩色磁磚圖案。主要內容有1921年蘇聯支持蒙古國獨立、1939年蘇維埃軍隊在蒙古國邊境打敗日本關東軍、以及包括前蘇聯太空飛行等重大歷史時刻的場景。

往翟山紀念碑路上有一個約二十公尺的透過玻璃通道,可見到數百米底下此山景物。小琴和老古商量要讓我衝破懼高心結,有點半強迫的帶我到玻璃通道那兒拍照,然後硬要拉我站在玻璃通邊上,結果看我直接一跳而過,老古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那麼多人經過都沒事,而且敢這樣蓋,一定夠堅固……」

蒙古國的歌舞劇表演,內容精采,只是途中竟然演奏起阿里郎,而不是人數甚至更多的台灣團的高山青,令人有些不爽,尤其是想到看劇時韓人表現的無禮和囂張,更令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