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是一項挑戰與樂趣並存的活動,不僅考驗體力,也需要精心的準備,才能確保行程順利。無論是短途還是長途登山,事前的物品準備都十分重要。以下整理了登山必備的裝備清單,讓出發前一切都不落下。
序、事前準備
- 離線地圖:山區大多信號不佳。
- 行程表:抓好各路程時間,盡量避免日落後登山。
- 剪指甲:腳指甲在下坡容易反覆頂到鞋子引起瘀血。
- 保險:依據登山自治條例,臺中、花蓮、南投、屏東、苗栗規定一定要投保登山險。
- 關注天氣:輕則白牆,重則禁止入園入山。
- 接駁車:較難停車的地方可以請接駁,帶足夠的現金付車錢。
一、各式文件
- 入園證:國家公園入園證,如玉山國家公園。
- 入山證:山地管制區入山許可證,如玉山群峰。
- 山屋繳費證明:有些山屋繳費和入園許可是分開的,如嘉明湖山屋的床位核准證或天池山莊的訂單明細和繳費收據。
- 山屋餐點、睡袋繳費證明:較熱門的山屋都有固定配合的協作,準備訂單確認的email、LINE對話等等。
二、證件
- 身分證:管制站一定會看。
- 健保卡:雙證件,或是緊急醫療。
- 錢錢:現金最保險,像是接駁之類的會使用到。
三、包包
- 大背包:重裝使用。
- 攻頂包:輕裝使用。
- 手機包/手機吊繩:拍照或是看離線地圖時比較方便。
- 背包雨衣:大背包和攻頂包的背包套都要帶。
四、衣物
- 身上衣褲:透氣快乾的衣物最適合。
- 禦寒衣物:在山屋和凌晨起登時會用到。
- 預備衣褲:流太多汗或淋濕時可以換。
- 雨衣褲:山區午後雷陣雨太難躲。
- 網美衣物:拍美照!
五、衣物配件
- 遮陽帽、太陽眼鏡:陽光真的刺眼。
- 魔術頭巾/毛巾:建議用魔術頭巾,擦汗、防曬、保暖皆可用。
- 毛帽:在山屋和凌晨起登時好用,預防頭部著涼。
- 手套:防寒或攀岩地形使用。
六、登山配件
- 頭燈、電池:凌晨起登必須。
- 行動電源、充電線:山屋沒有插座。
- 水袋/水壺/保溫杯:會渴。
- 登山杖:減少腳的負擔。
- 熊鈴:減少遇到熊的機會。
- 扇子:在山上用扇子搧風感覺很chill。
七、食物
- 三餐:除了協作有供餐的時段,要自己想辦法。
- 零食:例如曼陀珠、豬肉乾,運動中通常胃口不好。
- 能量果凍:即時提供能量。
- 運動飲料/鹽糖:可以避免中暑。
八、車上行李
- 替換衣服:留一套衣服爬完山可以換。
- 開車精神糧食:開車提神使用。
- 盥洗用具:牙刷、牙膏、毛巾、洗髮精、沐浴乳等基本第0天會用到的。
- 拖鞋/涼鞋:爬完山脫鞋子很爽。
九、其他
- 牙線(棒)/牙刷:山上不能用牙膏,有些沒水源的地方也不用刷牙,最建議牙線(棒)。
- 餐具:除了排雲山莊之外大多沒有提供餐具,要自備碗、筷子、杯子等。
- 濕紙巾、衛生紙:沒有水源的地方濕紙巾特別好用。
- 個人藥品:如高山症藥物等。
- 急救包、救難毯:預防萬一。
- 垃圾袋:塑膠提袋最適合,可以勾在背包後面。
- 相機、手機、腳架、自拍棒:成為網美第一步。
- 防曬、護唇膏:保護皮膚。
- 乾洗髮、梳子:山屋不能洗頭。
- 拖鞋:有些山屋會提供拖鞋,到山屋換上拖鞋很爽。
- 口罩:防疫或防過敏等。
- 耳塞/眼罩:半夜打呼大亂鬥或頭燈派對再常見不過了。
- 充氣枕頭:協作一般僅提供睡袋租借,有枕頭很舒服。
- 小娃娃/吊飾:拍照時可以使用。
十、小結
登山,不是隨便套件風衣就能迎風而上,也不是背個包就能說走就走。鞋底踩的是山路,心頭放的是踏實。我們不只是走進山林,更像是走進了另一個靜靜說話的自己。 裝備可以很滿,但安全和快樂,才是這趟旅程最重的行囊。山在那裡,而我們也穩穩地在路上,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