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數據思維升級計畫:電商平台的數據分析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用真實題目,訓練產品經理的數據直覺

今天是我「數據思維升級計畫」的第一天,我請 ChatGPT 出題,並依據以下三個問題進行練習:

  1. 哪一層流失最多?
  2. 列出 2 個可能的原因(根據你的 PM 經驗或假設)
  3. 你會提出什麼優化建議?

ChatGPT 給的題目簡介:電商平台的轉換漏斗分析

ChatGPT 提供了一組電商平台的轉換數據,讓我觀察各層級的轉換率與流失率,思考背後可能的原因與改善方式,給予我的任務如下

請用文字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 哪一層流失最多?
  2. 列出 2 個可能的原因(根據你的 PM 經驗或假設)
  3. 你會提出什麼優化建議?
題目

題目

我的初步分析

哪一層流失最多?

我以兩個角度回答,一是絕對人數,二是每階段轉換率(%)

  • 從數據顯示且直覺看起來,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的使用者人數流失最多
    • 雖然轉換率很高但因為人數明顯下降,所以我還是會認為「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的流失最多」
  • 另外補充,加入購物車到結帳成功的轉換率也偏低,這也是另外需要留意的部分

列出 2 個可能的原因(根據你的 PM 經驗或假設)

針對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轉換率較低進行假設

  • 使用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屬同一類品相的商品選項太多
  • 商品信任感不夠,可能評價太少無法支持決策
  • 想要的商品缺貨,導致使用者無法將商品加入購物車

以上假設可以透過額外數據證實

  • 各商品的評價數量
  • 各商品頁面停留時間
  • 商品缺貨數據與補貨週期

針購物車到結帳轉換率較低進行假設

  • 可以多看抓取數據的時間節點:是否接近發薪日或是大型電商活動的時間,不排除使用者因為折扣將近,所以選擇將商品先加到購物車,先不結帳,等到回饋來了再一起結帳

我的優化建議

針對加入購物車轉換率較低

  • 除了增加評價數與內容,可以幫助使用者加入購物車之外,亦可以考慮是否需要調整商品資訊,幫助使用者可以更快下決定與購買
  • 提供限時優惠預告,提升加入購物車的筆數

針對商品缺貨

  • 建置自動補貨系統或是叫貨提醒機制,讓補貨週期縮短以及預測的更精準

針對購物車到結帳轉換率較低進行假設

  • 提供更多資訊與誘因,讓使用者願意清空購物車,例如
    • 現在為最低價
    • 現在針對購物車有提供哪些折扣或活動,可以先清空

ChatGPT 給我的回饋與學習

這次最大的學習,是看見自己與 GPT 的思考方式有明顯差異。以下是我觀察到的幾個重點

GPT 的回覆結構更清楚

  • 回覆的架構非常結構化,用詞非常精準
  • 先抓大後補充,先整體判斷問題所在,再分層補充原因
  • 架構都圍繞在「現況與行動」,提出佐證方式與具體行動

舉例

同樣是第一題,我與 ChatGPT 的回覆差別如下

GPT 會關注更多分析維度

相比我偏向直覺性的假設, GPT 的分析會關注更多維度,包含:使用者分群、產品結構、流程體驗等
raw-image

我的反思

第一次體驗下來感受到,自己和 GPT 的回覆上有明顯的落差,包含

  • 回答的內容架構
  • 不要急著提出假設,而是先釐清問題的本質與上下文
    • 太快跳入問題,導致內容過於分散,反而不確定要解決什麼問題
    • 應該先檢視問題,並且盡可能從目標解構,才會讓分析更有意義
  • 每個假設都該對應一個可驗證的數據,這樣才有機會變成行動
    • 舉例:針對購物車到結帳轉換率較低進行假設,我提出可能是消費者在等大活動或是發薪,但我少了可以多關注的數據,然而 chatgpt 提出,可分析:購物車平均停留時間、節慶前購物車累積變化趨勢。
  • 分析的目的不是炫技,而是幫助決策、解決問題

第一天的練習,我意識到自己的分析雖有方向,但還缺少結構感與驗證意識。接下來會在每一次練習中,刻意練習「拆解問題 → 假設原因 → 找數據驗證 → 提出行動」,讓分析更有價值。

這是我第一天的練習紀錄,將持續練習這個「數據思維升級計畫」,持續優化觀察力與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升級中
0會員
10內容數
記錄各種學習心得與反思
產品人升級中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任務背景 我負責的 App 是一款以「打卡換點數」為誘因的生活習慣建立工具,提供每日挑戰與任務機制。本月觀察到兩個重要異常: 新用戶任務完成率下滑 週留存表現下降 老闆希望我們釐清問題原因,並提出改善任務參與與留存的策略。 任務目標 請分析與回答以下問題: 任務完成率下滑,是否可能與任
2025/07/25
任務背景 我負責的 App 是一款以「打卡換點數」為誘因的生活習慣建立工具,提供每日挑戰與任務機制。本月觀察到兩個重要異常: 新用戶任務完成率下滑 週留存表現下降 老闆希望我們釐清問題原因,並提出改善任務參與與留存的策略。 任務目標 請分析與回答以下問題: 任務完成率下滑,是否可能與任
2025/07/24
任務情境 你負責的 App 是一款以「打卡換點數」為誘因的生活習慣建立工具,提供任務挑戰、打卡記錄與兌換機制。近期你發現活躍人數下降、回訪率降低,老闆請你提出: 我們的使用者到底是什麼時候流失的?你有什麼建議讓大家留下來?
2025/07/24
任務情境 你負責的 App 是一款以「打卡換點數」為誘因的生活習慣建立工具,提供任務挑戰、打卡記錄與兌換機制。近期你發現活躍人數下降、回訪率降低,老闆請你提出: 我們的使用者到底是什麼時候流失的?你有什麼建議讓大家留下來?
2025/07/23
使用率下滑 40%,你會怎麼拆解這個問題?
2025/07/23
使用率下滑 40%,你會怎麼拆解這個問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現在我們繼續做下去。 AI說書 - 從0開始 - 25在步驟7:Plot the confusi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現在我們繼續做下去。 AI說書 - 從0開始 - 25在步驟7:Plot the confusi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2解釋Foundation Model與Engines意涵後,我們來試用看看ChatGPT。 嘗試問以下問題:Provide a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2解釋Foundation Model與Engines意涵後,我們來試用看看ChatGPT。 嘗試問以下問題:Provide 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