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環法不只是車手的競速舞台,更是各大品牌「秀科技」的伸展台:阿聯酋車隊換上梅花 Colnago Y1Rs 空力怪獸(50 km/h 狂省20瓦、下管貼胎新設計)、崔克與德國超市 Lidl 強勢聯名、英孚車隊黑粉塗裝再刷存在感,就連中國品牌**喜德勝(XDS)**也首度進軍環法!本文用淺白語言,替一般車迷整理 15 支熱門車隊的戰車亮點與品牌洗牌,看懂那些動輒省下 20 瓦功率的黑科技,以及未來如何影響你我手中的愛車。
環法戰車大洗牌:15 支車隊一次看
依照 UCI 世界巡迴賽積分排名,以下速覽 15 支熱門車隊的主力戰車配置與今年度變動:1.Jumbo-Visma(Visma-Lease a Bike)
- 車架:Cervélo S5(空力)/R5(爬坡)
- 變速:SRAM Red eTap AXS(2024 年啟用)
- 輪組:Reserve 碳輪;外胎:Vittoria
- 特色:積分榜領先,視賽段需求在 S5/R5 間切換,全面輕量化與碟煞。
- 車架:Colnago V4Rs(全能)+新空力款 Y1Rs(平路)
- 變速:Shimano Dura-Ace Di2;輪組:Enve;外胎:Continental
- 變動:新增 XRG 能源公司贊助,未來由喜瑪諾原廠直供配件,配置大致維持穩定。
3.Soudal–QuickStep
- 車架:Specialized Tarmac SL8
- 變速:Shimano Dura-Ace R9200;輪組:Roval
- 特色:SL8 為大改款車架,空氣阻力更低,但依舊堅持 Shim ano,與 Bora 之隊形成變速系統對決。
4.Ineos Grenadiers
- 車架:Pinarello Dogma F;變速:Shimano Dura-Ace
- 輪組/外胎:長期合作夥伴 Continental
- 特色:極度成熟可靠,細節優化強,常在合法範圍內混搭輪組與 3D 打印坐墊等「黑科技」。
5.Red Bull–BORA–hansgrohe
- 車架:Specialized Tarmac SL8;變速:SRAM Red AXS(2025 年起)
- 變動:紅牛取得控股後,預算大增,隊服改為深藍色,並引入 Roglič、風洞專家 Bigham。
6.Alpecin–Deceuninck
- 車架:Canyon Aeroad CFR(主力)+Ultimate CFR(輕量爬坡)
- 變速:Shimano Dura-Ace Di2;輪組:Dura-Ace 碳輪;外胎:Vittoria Corsa Pro
- 特色:全隊換上 Aeroad 所有小改款新技術。
7.Bahrain–Victorious
- 車架:Merida Scultura(爬坡)+Reacto(空力)
- 變速:Shimano Dura-Ace;輪組:Vision Metron;外胎:Continental GP5000
- 變動:小幅優化車架剛性舒適,並引入康復科技與奶製品贊助。
8.EF Education–EasyPost
- 車架:Cannondale SuperSix EVO 4 + SuperSlice TT
- 變速:Shimano Dura-Ace Di2 12 速;輪組:Vision;外胎:Vittoria Corsa
- 特色:每年大賽換限定隊服,藉此製造話題,配置與去年相比無大變動。
9.Movistar Team
- 車架:Canyon Aeroad CFR + Ultimate CFR
- 變速:SRAM Red eTap AXS;輪組:Zipp 303/404;外胎:Continental GP5000
- 變動:全面離開 Campagnolo,成為少數 SRAM 陣營隊伍。
10.Intermarché–Circus–Wanty
- 車架:Cube Litening C:68X + Aerium TT
- 變速:Shimano Dura-Ace Di2 油壓碟;輪組:Newmen;外胎:Continental
- 特色:唯一使用 Bryton 國產碼錶,耐用性測試中以 All-Season 胎防爆。
11.Groupama–FDJ
- 車架:Wilier Zero SLR / Filante SLR(2024 年換自 Lapierre)
- 變速:Shimano Dura-Ace;輪組:Miche Kleos;外胎:Continental GP5000
- 變動:輪組供應商從 Continental 換成 Miche,並試用全新 Supersonica SLR TT 車。
12.XDS Astana Team
- 車架:中國製 X-Lab AD9 & RS9(非 Wilier)
- 變速:Shimano Dura-Ace;輪組:Vision Metron;外胎:Vittoria Corsa
- 變動:更名為喜德勝 Astana,首度使用中資研發車架,帶來新意。
13.Lidl–Trek
- 車架:Trek Madone(空力)、Émonda(爬坡)、Domane(耐力)+Speed Concept TT
- 變速:SRAM Red AXS;輪組:Bontrager;外胎:Pirelli
- 變動:德國超市 Lidl 加盟,隊服刷上紅黃藍新配色,預算大增。
14.Cofidis
- 車架:Look 795 Blade RS;
- 變速:Campagnolo Super Record Wireless;輪組:Campagnolo Bora Ultra WTO 外胎:Vittoria 真空胎(取代米其林)
- 變動:成為唯一全隊使用 Campagnolo 的隊伍,義大利套件強勢回歸。
15.Team DSM–Firmenich
- 車架:Scott Foil RC(全賽段)
- 變速:Shimano Dura-Ace Di2 油壓碟;輪組:Shimano 碳輪;外胎:Vittoria Corsa Pro
- 特色:堅持單一空力車架,重視風洞測試與新科技(如冷卻背心、改裝頭盔)。
重點觀察:
- 最大變動:Astana(中資新車架)、BORA/Trek(贊助換血)、Cofidis(Campagnolo 回歸)。
- 最穩定:Ineos、Movistar 等傳統強隊多維持既有配置。
- 趨勢:輕量化+碟煞已成常態,空力優化與小幅黑科技調校成為競爭利器。
五大焦點車型:速度、空力、顏值誰最強
1. 梅花 Colnago Y1Rs
- 極致空力:新規管型設計將下管與前輪縫隙縮至最小,車頭投影面積比 V4Rs 減少 19%,50 km/h 速下可省約 20 W,空力效益提升約 4%。
- 速度潛力:在平路拉扯或計時賽段,20 W 的空力優勢可換算成 1–2 km/h 的等效增速。
- 操控舒適折衷:因幾何極端,轉向手感較死、騎乘舒適度略有犧牲,必須搭配團隊調校才夠穩定。
- 適用賽段:平路與高速賽段首選;山地賽段則採用輕量版 V5Rs。
2. Trek「三劍客」Madone / Émonda / Domane
- Madone(極致空力):IsoFlow 座管開孔、一體化空力整合套件,塗裝與線條感強烈,直觀吸睛。
- Émonda(極致輕量):碳纖維超壓縮工藝,典型比重低於 800 g,爬坡加速靈敏。
- Domane(長程耐力):前後微避震設計,顛簸路面過濾出色,巴黎–魯貝賽事常客。
- 新版塗裝:加入紅黃藍鮮明色塊,與 Lidl 贊助色系呼應,整體美感與品牌辨識度雙提升。
3. EF Education–EasyPost 黑粉潮流款
- 塗裝亮點:招牌黑底粉紅字,每逢大賽都玩出新花樣,2024 環義賽曾以「Black & Pink」限量系列掀起話題。
- 品牌聯名:與 Palace 滑板、Rapha 設計團隊跨界合作,車架、隊服整體視覺統一。
- 性能維持:Cannondale 戰車仍採高剛性空力管型,配合 Shimano 或 SRAM 高階套件,操控不打折。
- 文化加成:將公路車與時尚、音樂、街頭文化串聯,擴大受眾層。
4. Astana × 喜德勝(XDS)首度合體
- 中資首秀:XDS X-Lab AD9/RS9 以高剛性+空力平衡為主打,經過多輪風洞試驗。
- 技術延伸:賽後有望將空力與剛性技術下放到市售車款,提升性價比。
- 挑戰與機遇:環法嚴苛賽程是首演場,能否經得起阿爾卑斯山試煉,仍待觀察。
- 象徵意義:中國品牌進軍世界頂級賽事,折射產業鏈全球化趨勢。
5. Ineos × Pinarello「黃衫組合」
- Dogma F 系列:經典均衡車架,兼顧剛性、空力、重量,曾助 Froome、Thomas 連續摘下黃衫。
- 細節優化:3D 列印坐墊、專屬輪組切換、定制頭盔與競速服,微創新策略延續優勢。
- 穩定輸出:無新車型,但調整組件搭配,繼續貫徹邊際效益極大化。
6.速度、空力、顏值誰最強?
- 速度:登山極速看 Émonda、平路絕對少不了 Y1Rs。
- 空力:Y1Rs 與 Madone 各據一方,前者數據壓倒性領先、後者整合度更佳。
- 顏值:EF 黑粉款+Trek 新塗裝最能搶鏡,街拍與賽道兼具話題性。
結論建議
- 若你追求直線最高速:首推 Colnago Y1Rs。
- 偏好山地爬坡表現:Émonda 超輕量最合拍。
- 重視全場注目度:EF 的潮流塗裝與 Trek 三劍客的賽道色系,保證讓你成為焦點。
套件品牌之爭:喜瑪諾仍是王者?
1.Shimano:漸進穩定的領軍者
- 壓倒性市佔:2025年環法約八成隊伍採用Dura-Ace Di2電子變速;2024年19隊(占比86%)用Shimano、僅3隊用SRAM,Campagnolo則在缺席一年後僅1隊(Cofidis)重新加入。
- 技術優勢:
- 變速精度:高度整合的伺服電機與專屬軟體調校,換檔響應穩定且誤差微乎其微。
- 電池續航與維修便利:Di2電池可連續使用上百公里,且全球維修網絡最為完善。
- 剎車系統:碟剎線路漸進式優化,兼顧抓地力與手感反饋。
- 市場策略:2025年起直接免費贊助UAE車隊,鞏固對高端職業隊的影響力,並藉此抑制隊伍私下換裝副廠煞車來令片、非原廠齒盤等行為。
2.SRAM:創新破局者
- 無線電子變速:自 AXS 系統推出以來,無線換檔和極簡線路設計吸引年輕隊伍,如Trek與Movistar均已轉投或試用。
- 單盤驅動:在越野與公路混合賽段的拓荒,單盤+寬比飛輪的組合帶來更直覺的齒比切換。
- 軟體生態:AXS App 能即時監控與調校換檔邏輯,並支援群組配對;用戶體驗新穎,卻仍面臨充電續航與信號穩定性的挑戰。
3.Campagnolo:傳統與時尚的復仇戰
- 一年缺席後回歸:2024年世巡賽缺席,2025年由Cofidis全隊採用Super Record Wireless原型系統,含13速技術。
- 義式美學:黃銅色齒盤、雕花按鈕與拋光碳纖維手把,延續品牌經典;但過去備品取得門檻高、機械師培訓曲線陡峭仍是阻礙。
- 未來觀察點:能否以「美學+性能」贏回更多中小車隊?備品與後勤能否跟上,將是關鍵。
4.輪胎與輪組:細節間的性能角力
a.輪胎品牌之爭
- Continental:2024年有8隊採用GP5000 S TR真空胎,以穩定的滾動效率與耐刺性能稱霸。
- Vittoria:Corsa Pro系列緊追在後,因其手工絲織胎冠與優異抓地力獲部分山地隊青睞。
- Pirelli 回歸:為Trek等隊指定供應,憑藉賽道反饋迅速優化配方。
- Michelin 隱退:曾為Cofidis管胎供應,2025年全面轉投他牌,顯示市場份額已大幅萎縮。
b.輪組多元並存 - 主流廠牌:Shimano、Zipp、Bontrager、Campagnolo、Enve……各家都有一票忠實追隨者。
- 「互換梗」現象:不少車隊為追求最佳空力或剛性,會在大賽中低調換上非贊助商產品,並以塗黑Logo或貼紙隱藏真實品牌。典型例子如Ineos在計時賽時使用Princeton CarbonWorks或自家試製高框輪。
- 輪組未來趨勢:更高剛性與更低切面阻力的複合材料、管形輪轂設計,以及內建功率測量元件的智慧輪組,都是下一波升級戰場。
5.王者之路並不平坦
- Shimano:憑藉深厚技術積累與全球服務網,短期內仍難被撼動,是名副其實的「王者」。
- SRAM:以創新與用戶體驗切入市場,對傳統大廠形成有效挑戰,但量產穩定性與續航仍待驗證。
- Campagnolo:靠情懷與義式美學贏取話題,但要長期擴大市佔,需加強後勤與技術支援。
- 周邊配件:輪胎與輪組的多樣化選擇,讓車隊可依賽段與氣候做最佳化搭配,也帶動整體性能持續進化。
實戰建議
- 職業車隊:如重視維修便利與整體穩定,持續倚重Shimano;若想搶先體驗新科技,可同步佈局SRAM AXS或Campagnolo原型系統;
- 業餘玩家:可根據預算與周邊維修資源,優先考慮Shimano全線分級產品;對於追求輕量與潮味的,也可混搭SRAM或Campagnolo小眾套件。
贊助商更迭與商業火花
1.紅牛入股 BORA-hansgrohe:動能飲料的頂級賽場冒險
- 收購概況:2024年紅牛取得BORA-hansgrohe 51% 控股權,車隊正式更名為「Red Bull – BORA – hansgrohe」,隊服與車架識別色由綠轉深藍,全面導入紅牛品牌視覺。
- 資金與戰力升級:
- 明星陣容:網羅Primož Roglič等大牌,強化衝刺與總成績競爭力。
- 人才與青訓:設立U23培訓隊,並引進專業工程師團隊,強化風洞與大數據分析。
- 裝備升級:全隊採用紅牛合作夥伴Specialized提供的極限空力車款,頭盔、車服亦刻意印製紅牛標識。
- 行銷與文化:紅牛擅長的「體驗+內容行銷」導入車壇,製作賽道花絮短片、極限挑戰企劃,大幅提升社群熱度。
- 商業影響:據傳年度預算僅次於Ineos、Jumbo、UAE,BORA一躍成為頂級豪門,並為傳統歐陸賽事注入流行文化基因。
2.Lidl 攜手 Trek:零售巨頭的全新跨界
- 贊助更迭:自2024年環法起,德國連鎖超市Lidl取代Segafredo,成為Trek車隊主贊助商,車隊更名為「Lidl-Trek」。
- 品牌植入:
- 隊服設計:鮮明紅、黃、藍撞色三色塊致敬Lidl商標,突顯零售品牌形象。
- 現場曝光:開幕站直接場地架設Lidl貨架,車手在貨架間試騎隊服影片成為網路爆款。
- 資金與資源:Lidl的注資使Trek預算躍升前段班,強化車隊在大賽前的訓練營與科學化恢復資源。
- 商業模式:超市跨界贊助提升品牌日常觸及率,而車隊亦因高曝光獲得更多周邊產品營收,形成共生互利。
3.輪胎市場重整:Michelin淡出,Vittoria與Pirelli分羹
- 米其林退出:2024年後再無任何環法隊伍使用Michelin輪胎,標誌這家曾經的市場先驅正式淡出頂級賽事。
- 新生勢力:
- Vittoria:自2023年三大環賽冠軍車隊大量採用Corsa系列,技術與賽事聲譽齊飛,持續擴大多支勁旅供應版圖。
- Pirelli:自2017年重返公路領域後快速成長,成為Trek、BikeExchange等隊指定輪胎,並推出多款真空胎新品。
- 多品牌並存:部分車隊配置Pirelli公路胎主戰,Vittoria管胎作備用;競賽中更可見「輪胎餐盤」戰術,以環節化補給實時切換最佳配方。
- 賽道啟示:完備的輪胎選擇與快速供應鏈,已成車隊商業談判籌碼,也推動各家日常公路用戶受惠於技術下放。
4.「撞色」隊服與戰車:商業與美學的交鋒
- 新美學趨勢:多數車隊不再追求服裝與車架同色,而是刻意以強烈對比凸顯贊助商標識。
- 例:EF 的粉紅隊服配黑色車架、Ineos 新隊服海軍藍對比經典黑紅戰車、Red Bull–BORA 白藍撞色配Specialized紅黑車架。
- 例:EF 的粉紅隊服配黑色車架、Ineos 新隊服海軍藍對比經典黑紅戰車、Red Bull–BORA 白藍撞色配Specialized紅黑車架。
- 限量版與聯名:2024年Groupama-FDJ、BORA與各大時尚單位、經典老牌合作,推出致敬百年或潮流塗裝,刺激粉絲購買欲。
- 商業效益:
- 品牌曝光:撞色設計在直播與街拍中更易吸睛,社群討論度大增。
- 周邊銷售:隊服、紀念T恤與聯名單品成為新收入來源。
- 粉絲群擴展:年輕、非核心鐵粉因視覺衝擊被吸引,賽事觀眾年齡結構趨於多元化。
5.資本、行銷與未來展望
- 資本驅動:紅牛與Lidl的入局顯示非體育企業透過賽事贊助,能迅速提升品牌聲量與用戶黏著度。
- 技術與行銷並重:輪胎廠商的競爭帶來性能革新,而「撞色」美學則延展了車隊商業價值的邊界。
- 未來觀察:可關注更多跨界品牌如科技、時尚或電動交通業者入場,以及車隊如何在維持競技實力與品牌曝光之間取得平衡。
實戰建議
- 贊助商:在選擇車隊時,除考量賽事戰績,更要評估車隊行銷資源(內容製作、社群曝光)與社群互動潛力。
- 車隊經理:善用「色彩行銷」與限量版週邊創新商業模式,同時維繫賽道表現與裝備專業性。
- 品牌與粉絲:關注車隊裝備與配色背後的商業脈絡,可更深入理解賽場與市場的互動機制。
一般車迷該關注什麼?
職業車隊日新月異的技術與配置,最終都會反映到市售自行車的趨勢上。身為一般車迷,我們該關注哪些重點,才能從中受惠而非困惑?以下提供幾個觀察與升級方向:
- 新技術下放節奏
- 時差觀察:職業級新品通常落地消費市場有 1–2 年延遲。例:2025 年環法亮相的 Colnago Y1Rs 空力車架,預計在 2026–2027 年先有限量版市售,再到更大規模的平價版本。
- 成熟度優先:新品剛上市常伴隨軟體或零件調校問題。若不急於嘗鮮,可等車手與媒體回饋後再入手,既可省下調校麻煩,也有機會撿到上一代降價的好物。
- 限量版考量:如果真的迫不及待,關注職業戰車的官方限量版;但售價通常高昂,且後勤支援不如成熟系列,務必評估自身騎乘頻率與維修管道。
- 優先升級三大核心部件
- 輪組與輪胎:升級效益最即時、感受最明顯。優秀碳纖輪組在加速與耐久度上立竿見影;真空胎(tubeless)則可兼顧滾阻與抗刺性能。
- 電子變速系統:自職業隊 100% 採用起,Di2、AXS、Super Record Wireless 等中階車款已普及。換檔精準、維護簡便,尤其對長途騎乘與彎道切換大有幫助。
- 空力整合套件:包括空力把手、水壺架、甚至整合式坐墊抱桿。唯有在平均速度超過 35 km/h 的環境下,空力優勢才能釋放最大效益,否則成本效益比略遜輪組升級。
- 洞察真科技 vs. 行銷噱頭
- 廣泛採用度:若該技術只被單一贊助隊使用,且其他隊伍都有選擇但多數不採用,往往代表實用性或穩定度尚待觀察。
- 第三方測試:參考《CyclingTips》、《BikeRadar》或《CyclingNews》風洞及剛性測試報告,而非僅聽廠商宣稱可省「10 W」或「20 W」。
- 符合騎行習慣:極限輕量化配件雖吸睛,但對日常通勤或休閒騎乘的耐用度與舒適度未必最優;真正的黑科技,是能在你最常騎的場景中「日復一日」帶來質變。
📝 結論
2025年的環法戰車充分展現了職業單車的進化:裝備升級的腳步從未停歇,品牌競爭使賽場百花齊放。作為車迷,只要掌握車架趨勢、套件更新、贊助動向三大面向,就能預先洞察下一部愛車的性能走向。讓我們持續關注這場科技與體能的競賽,將熱情化為騎乘動力!如果您對哪些職業規格值得入手升級仍有疑問,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別忘了關注本部落格,未來我們將帶來更多環法戰車的深入分析與評測,助您在騎乘之路上快人一步、永不落後!
參考資料:
- CyclingNews – Men's WorldTour bikes and tech 2025: What are teams using this season?
- CyclingNews – UAE Team Emirates continues with Colnago bikes and Shimano groupsets (2025)
- Colnago 官方新聞 – Y1Rs 極致空氣力學公路車發表
- CyclingWeekly – EF車隊 Rapha 黑色換裝隊服亮相 (2024 Giro)
- Bicycling – 2024 環法參賽隊伍戰車與裝備一覽
- CyclingNews – Specialized 贊助 Red Bull-Bora 車隊新戰袍,預算與人員大強化
- CyclingNews – Lidl 成為Trek車隊主贊助,隊服配色與預算同步提升
- CyclingNews – Campagnolo 睽違一年重返世巡賽,Cofidis 更換套件與輪組
- CyclingNews – Groupama-FDJ 換裝Wilier與Miche輪組,技術細節
- CyclingNews – XDS Astana 車隊新戰車 X-Lab 系列亮相
- Bicycling – 環法戰車統計:變速系統與輪胎市佔
- CyclingNews – Ineos 維持Pinarello戰車,小幅調整配件求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