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很有感。
身為家中老么,理應對長女病的內容無感,但是我卻看到哭出來,有時還會對書中提及的內容感到壓力大,不得已要先將專注力放回工作中(?)
不理解長女病症頭的他人,應該會輕易說出:「這一切都是你的自願、你的選擇,沒有人逼你。」這個問題就跟情緒勒索一樣微妙,對方可以散發壓力給你,感受深淺、勒索與否,取決於被勒索的人是否接受,但是不代表施加壓力的人沒有錯。長女病最大的癥結點就是為他人著想,尤其當對象是母親,是拉拔自己長大,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這個問題反而變成一種不可動搖的價值觀。在還來不及分辨是非對錯的年紀,就把自己打造成跟母親一樣的苦命體質。
慶幸自己不是長女,對於書中描寫的一些情況,我還能搔搔頭的想說「可是我真心願意付出耶」,不過,有些時候是看見母親眼中的悲傷,感受到家中瀰漫的低氣壓,才會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來改善這種負能量的氛圍。我想這又歸類到高敏感的問題。
母親是先當了別人家的女兒,才成為自己孩子的媽媽。長女病的壓力一代傳一代,從來沒有被社會好好正視過,矛盾的行為與想法才會不斷延續下去。
書中不僅探討長女病的原因及症狀,也提供解決的方法和觀念。藉由生活周遭親友的故事,深入淺出解析長女病,讓這本書讀起來不會太艱澀,又能確實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
推薦給所有家中長女或是承擔長女責任的朋友,保證能引大家猶如PTSD般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