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老闆那邊接獲禮物後,對於周遭的能量感知又更敏銳了
稍微記錄生日最後一天獲得的覺察
一、介入他人課題與能量場
- 在修行或人際中,「誰的功課就由誰去完成」這是對彼此的尊重。
- 當我們試圖代為處理,其實是在剝奪對方的成長空間。
- 或是善意的提醒,也讓自己陷入更多不必要的混亂。
二、忽略他人狀態與情感(例如未對眼)
你很清楚地意識到,當你處於混亂與時間壓力中,忽略了前來的人與他們的感受。這不是失誤,而是一個訊號,提醒你:
- 當下的我只專注在「自己的執念」,忽略了「停下來向外看」。
- 你需要空間來「回到自己」,才能有餘裕關照別人。
- 當壓力或任務堆疊時,設立「中止點」去梳理優先順序,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三、缺乏大局觀與彈性應變
在情緒被拉動時,決策容易變急促、碎片化,甚至出現本末倒置的行為。
但當我靜下來後才發現:
許多看似「急著解決」的事,若能稍微抽身一下,整體局面就會清晰許多。
有時候多問一句,就會有新的可能性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