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養.無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提綱


盲目擴張招致敵對,
放下短視成就功業。


(原07章) 原文/白話

================================

天長地久。

天地的存在恆長久遠。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遠存在且持久運行,

是因為它們並不謀求自己的生長壯大,

所以能夠長久生存不息。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理想的為政者退後一步思考反倒獲得先機,

優先顧慮他人反而得以生存。

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不就是因自己沒有私心嗎?

所以能夠成就個人的功業。

================================

自生:自行生長、生成。

退:退於……之後。

外:處於……之外。



詮釋


「自生」指的是能夠自行生長壯大。如果天地得以自生而不斷增生擴張,那麼必然要從外部獲取成長所需資源養分,意謂著對外進行「爭奪」;不然到了整體資源不足以維持天地架構及運行所需之時,將因骨質疏鬆、營養不良而從內部開始崩塌潰敗。從天地以外的角度視之,面對虎視眈眈的掠奪者自然是要防備、敵視與抵抗,甚至先下手為強以絕後患,故不應將自生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有相應的風險存在。古人認為正因天地維持了規模不變,得以達成內部循環運行不息的均衡狀態,便是不自生故能長生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把組織或企業的成長擴張視為理所當然,是以最終覆滅之因不外乎是過度擴張與(競爭)對手打擊。過度擴張是自身規模體量超出所得的供養能力,也就是成長太快造成營養不足把自己給餓死;另一方面,野心勃勃的意圖加之侵蝕他人利益的行為,必然激起競爭對手們的敵對意識,甚至讓他們優先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因而加重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以上是因自生而爭奪的壞處,如此要能長且久會是容易的事嗎?

既然這樣,若暫且把自身欲望擺在一邊,先來考量他人的利益需求呢?這便是退其身、外其身的思考方式:如果自身的存在符合他人需求,那麼他人便會提供幫助而有利於生存;如果自身的機會能讓他人獲益,那麼自己總是能夠得到先機施展拳腳。這種想法並不是要自我犠牲,而是將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連繫起來,雖看似有許多好處得不到,卻容易化阻力為助力並集結眾人之力。因此眾人和自己皆可各遂其私,才是能長且久的「大公無私」。難就難在這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6會員
61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間的痛苦,都來自我們想怎樣 致虛極,守靜篤:首先要盡量清空自己,使自己清虛到極點。要保持安靜、純粹的狀態。 我們把自己清空後,保持一種安靜、純粹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奧妙。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一同生發、運作時,我們如果能夠秉持一顆特別安靜、純粹的心來觀察這個世界,就能看清
Thumbnail
人間的痛苦,都來自我們想怎樣 致虛極,守靜篤:首先要盡量清空自己,使自己清虛到極點。要保持安靜、純粹的狀態。 我們把自己清空後,保持一種安靜、純粹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奧妙。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一同生發、運作時,我們如果能夠秉持一顆特別安靜、純粹的心來觀察這個世界,就能看清
Thumbnail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The sky and earth stay aroun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y do not act only for themselves
Thumbnail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The sky and earth stay aroun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y do not act only for themselves
Thumbnail
世界局勢將會持續變化莫測,我該如何應對? 面對人生的種種課題,我們提出「順天應命」的思考,來與你並肩找到答案。 因材施教就是對待,而不是對立,孔子看你這個是什麼樣子,就怎麼培養你,把你的善性發揮出來,不好的一面讓它不要顯現出來,也是治於未然。老師善用善巧方法,讓人的好被彰顯。道生萬物,是按造萬
Thumbnail
世界局勢將會持續變化莫測,我該如何應對? 面對人生的種種課題,我們提出「順天應命」的思考,來與你並肩找到答案。 因材施教就是對待,而不是對立,孔子看你這個是什麼樣子,就怎麼培養你,把你的善性發揮出來,不好的一面讓它不要顯現出來,也是治於未然。老師善用善巧方法,讓人的好被彰顯。道生萬物,是按造萬
Thumbnail
上次跟朋友聊天,我學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意。 「人如果不好好培養自己的德性,那麼天都不會容你。」 己不為人,天誅地滅 如果把這句話看成倒裝句 人不為己→己不為人 就變成,「自己如果不做人了,天地都會看不下去。」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覺得學到了許多
Thumbnail
上次跟朋友聊天,我學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意。 「人如果不好好培養自己的德性,那麼天都不會容你。」 己不為人,天誅地滅 如果把這句話看成倒裝句 人不為己→己不為人 就變成,「自己如果不做人了,天地都會看不下去。」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覺得學到了許多
Thumbnail
自我犧牲與自我中心都是「自私」,依照比例原則,先照顧自己同時也照顧他人,才是真正的無私。在悉地層面的能量是無我,因為,宇宙是一體;人給出什麼,也會得到什麼。
Thumbnail
自我犧牲與自我中心都是「自私」,依照比例原則,先照顧自己同時也照顧他人,才是真正的無私。在悉地層面的能量是無我,因為,宇宙是一體;人給出什麼,也會得到什麼。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你是否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才發現今天又忘記留時間給自己了?還是又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和要求而改變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自私是必要的? 生命的誕生,從出生就開始尋求養分,不管是植物、昆蟲、魚類還是人類。把自己長好是大自然的使命,要先自我實現,才能達成對他人的義務,在那之前,你的義務就是面對自己。
Thumbnail
你是否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才發現今天又忘記留時間給自己了?還是又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和要求而改變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自私是必要的? 生命的誕生,從出生就開始尋求養分,不管是植物、昆蟲、魚類還是人類。把自己長好是大自然的使命,要先自我實現,才能達成對他人的義務,在那之前,你的義務就是面對自己。
Thumbnail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曾國藩說過:「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能做到此,即使沒有大事業,也將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曾國藩說過:「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能做到此,即使沒有大事業,也將立於不敗之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