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放不下個人利益爭先搶奪,
反倒成為建功立業的絆腳石。
================================
天長地久。
天地的存在恆長久遠。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遠存在且持久運行,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因為它們並不謀求自己的生長壯大,
所以能夠長久生存不息。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
因此理想的為政者後退不爭己利反而使自己獲得先機,
外其身而身存。
置己身於度外反倒讓自身得以生存。
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不就是因自己沒有私心嗎?
所以能夠成就個人的功業。
================================
自生:自行生長、生成。
退:退於……之後。
外:處於……之外。
「自生」指的是能夠自行生長壯大。如果天地得以自生而不斷增生擴張,那麼必然要從外部獲取成長所需資源養分,意謂著對外進行「爭奪」;不然到了整體資源不足以維持天地架構及運行所需之時,將因骨質疏鬆、營養不良而從內部開始崩塌潰敗。從天地以外的角度視之,面對虎視眈眈的掠奪者自然是要防備、敵視與抵抗,甚至先下手為強以絕後患,故不應將自生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有相應的風險存在。古人認為正因天地維持了規模不變,得以達成內部循環運行不息的均衡狀態,便是不自生故能長生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把組織或企業的成長擴張視為理所當然,是以最終覆滅之因不外乎是過度擴張與(競爭)對手打擊。過度擴張是自身規模體量超出所得的供養能力,也就是成長太快造成營養不足把自己給餓死;另一方面,野心勃勃的意圖加之侵蝕他人利益的行為,必然激起競爭對手們的敵對意識,甚至讓他們優先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因而加重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以上是因自生而爭奪的壞處,如此要能長且久會是容易的事嗎?
既然這樣,若暫且把自身欲望擺在一邊,先來考量他人的利益需求呢?這便是退其身、外其身的思考方式:如果自身的存在符合他人需求,那麼他人便會提供幫助而有利於生存;如果自身的機會能讓他人獲益,那麼自己總是能夠得到先機施展拳腳。這種想法並不是要自我犠牲,而是將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連繫起來,雖看似有許多好處得不到,卻容易化阻力為助力並集結眾人之力。因此眾人和自己皆可各遂其私,才是能長且久的「大公無私」,難就難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