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總能寫文章到流連忘返,感到極致的快樂。(尤其是我愛的主題)
那種感覺就好像,你體內有著源源不絕的力量,支撐著你不斷做下去,根本停不下來。
但有些時候,這種美好的感受會因為一些外在的限制而斷掉。舉例來說,我們小時候都寫過心得或作文,不管是國小、國中甚至高中,他都有一個"評分標準",這個標準是由批卷老師,透過客觀的事實與過去所學之文章評分標準,再加上一些主觀欣賞文章的偏好所產生的。
還小的時候,我以為這些東西完整代表著我們書寫文章的真正客觀反映標準、如成果的好與壞、精與細、內容的完整與否等等,時至今日,我認為這個標準是有他合理之處的,比如也許小時候我們寫得很開心,但可能忘記舉例說明了;或者我們用了太多冗詞贅字等等的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可改進之處。
然而,或許是人類社會與我當時的學習環境中,所強調的"比較"與"相對優秀"吧,當我們看到分數不如別人、聽到老師的改進評語之後,那股最初發自內心、熱烈的書寫熱情悄然無聲地默默消失了,從而拼命修改自己的書寫方式與主題來拿到高分,而不是:"我知道我的熱情很重要,那是我最一開始為什麼想做這件事的原因"。
只因為大家在追求高分,我就慢慢地犧牲了自己的偏好、自己的熱情、甚至自己認為一些評分不合理之處,去迎合標準、換得高分。
其實,我並不是要過度的檢討這個評分機制,而是我覺得,每一個人在找到自己的興趣時,肯定都是因為那股最初的熱愛而想要繼續地走下去,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對於當下成果的"好"與"不好"這種非黑即白的分水嶺。
比如職業籃球員們,最初在選擇走上籃球這條路前,他們是因為愛上打球、進球時感受到的激情與美好本身,而讓他們想要繼續努力朝著更高的殿堂邁進,而不是其他人的:"你看他投球姿勢好醜,進了又怎樣",或是:"他打球不錯,不過運球那部分還有待加強"。
我並不是說這些東西不是實話、或者不能夠幫助這個球員進步的,相反地,每一個人的成長都絕對需要聽到實話與看到事實。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先讓他看見並肯定這份當下的熱情與美好,且他不需要在腦中一開始就定義自己: 在擁有做某件事的熱情時,我所產出的結果就必須要很完美。
事實是,支撐著我們長年堅持我們夢想的那股力量,往往都不是現實的結果本身,因為他會不斷變動,像是別人對你的評價,你當時的狀態與靈感好壞等等的因素,也都會影響到成果的品質與最終呈現。
真正強大的內在力量,往往都來自那股單純發自內心享受做這件事,給一個人帶來的熱情與快樂。
如果,你也曾經為了某些世俗的標準,而放下過自己的真正熱愛,也許,現在是我們拾回那份純粹快樂的時候了。
寫作創造出的熱情,與那些扼殺它們的種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參肆
0會員
3內容數
不定時書寫著對世界、環境、人性、制度、情緒的深度觀察。
你可能也想看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眾所周知,寫作不僅是一種溝通表達的技能,其實也是一種行動的藝術,它能讓我們將內心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文字。回顧過往的跨領域經歷,我發現寫作有助於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眾所周知,寫作不僅是一種溝通表達的技能,其實也是一種行動的藝術,它能讓我們將內心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文字。回顧過往的跨領域經歷,我發現寫作有助於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