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含有「教育反思」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初讀這句話,尚無法完全摸清頭緒。然而,竟是在教學及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踩著別人的失敗與屍體往上爬。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多一些同理,多一些溫柔?替他人分擔與貢獻,竟能減輕自己的痛苦,創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蔡緯嘉-avatar-img
2025/04/07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所以這世上苦人多... 至少我的世界,很難去體諒別人 因為AI跟KPI不斷加速這個世界 我的時間只能給自己...善待自己...放過自己 多分一點給別人,我就是下一個失業的遊民 哈哈哈哈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蔡緯嘉 我想,善待自己,也是為世界盡一份力的方式~
晚上搭公車偶遇一位五歲半的小女孩對未來的迷惘與焦慮引發了我的深思。這位年幼的孩子已開始擔憂如何努力與賺錢,反映出現代社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壓力。
Thumbnail
宇玢-avatar-img
2025/01/12
看到現在的小朋友真的會有看小大人的感覺😢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2
宇玢 真的,在社會壓力之下,人人都充滿焦慮感,連那麼小的小朋友也是。
在傳統華人社會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植人心,尤其對長子或獨子,父母往往賦予更高的期望,同時又過度寵愛。然而,這樣的教育模式,反而容易將兒子養成不獨立、不負責的「廢物」。這些人長大後可能成為啃老族或敗家子,無法承擔社會責任,甚至將家庭財產揮霍殆盡。 長子與獨子的特別地位與心理素質長子或獨子在傳統家庭中
不同文化下的教育觀念可能會非常的不同,對於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語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藉由在英國時與我同學的對話,不禁讓我反思在台灣所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課內」與「課外」,在語言教學中是否合理?
Thumbnail
偶然在新聞上看到一到數學題 50+50+25*0+2+2=? 終於有數學系一展長才的地方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四則運算之中 加減是一套系統 乘除又是一套系統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計算具有互補性質 2*2=4 4/2=2 2+2=4 4-2=2 再者 乘法具有交換性 加法也有 但減法與除法沒有 這裡就可
Thumbnail
成功學:為什麼菁英中心不收垃圾?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中,有一段劇情提到「我們菁英中心不收垃圾.」,後面還補了一句「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有興趣的可以點此:連結)   菁英中心,理所當然是一個有許多菁英的地方,在2021年代也可以稱作教室、線上講座等地方,基本上只要
在實驗教育的概念下成長,我從未真正踏入體制內的系統中,雖然偶爾會接收關於體制學校的片面資訊,但我長期以來都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一年體制內的經歷,讓我稍稍認識龐大體制教育的運作機制。希望能以自己的經歷出發,根據在宜中的觀察,審慎思考背後的原因,討論體制內教育的成果。另外,因為擁有體制內外教育的
Thumbnail
「利誘小孩」是不時引起討論的教養手段,最近一個小小的事件,就引起「利誘是負面的嗎?」等問題的討論與反省。讓我們先放下做父母的焦慮,當是一個好奇寶寶,來想想這些事情。
Thumbnail
分享三部我認為「相當有趣」的R18漫畫: 1.夢魘製造機 2.槍王黑澤 3.學院裡的殺人遊戲 這次介紹的三部R18作品,比起上篇來說尺度較大,但是劇情也更加深入、曲折,較多層面是在描寫人物情感與人性變化的探討。如果還喜歡的話,不妨去找來讀讀吧,都是很值得一讀的作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