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單的題材被寫成二十萬字的意識流,還欲罷不能的唯心論作者。
沒有絕對可行的寫作計畫,而作家的身心狀態當然不會恆常穩定。
很能照本演出的,有時作品流露的情感比較少一點;
而情感豐沛的,卻容易受到環境的干擾,而無法接續。
依照我的經驗,如果是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題材、已經營繞心中許久的人物,即使遇到比較大的變動、甚至不得不停筆一段時間,都還能寫回來救回來。甚至經過沉澱,激發出更豐富的靈感。
但如果是因應市場潮流、或者是比較表層的趣味激發的作品,若在寫作途中被干擾中斷,因為不是自己真正穩固的信念或完整的概念,打斷後要接續思緒,會比較困難。
並非要大家放棄趣味寫作,我也很享受放飛自我的書寫遊戲,甚至在拋棄包袱後所生的作品,別有意趣。
但若在某些時候,怎麼寫都陷入瓶頸時,不妨問問自己:
這個主題是我所關注的嗎?
這些人物,我願意花費人生的3個月(甚至更久)為他們發聲嗎?
也許,那個在你心中縈繞不去的『那個故事』,才是你當下最該投注心力的作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