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一天的午餐,同學帶我去體驗「老爸茶」,是一種和廣東、香港的早茶有著高度相似的用餐形式。據說最早是下南洋的漁民將南洋的一些咖啡廳形式帶了回來,就成為了農民、漁民工作之餘,除了吃飽之外,點壺茶、叫個點心就坐著一下午談天說地的地方。 但據說比起廣式的早茶,現在海南的老爸茶也會有商賈聚會談生意,但更多的是悠閒的老頭們不需要著急趕時間的坐在這裡談天,也充斥著更高濃度的八卦。另外同學說海南的老爸茶也許和廣東最大的區別是,必須都是自己去檔口拿完結帳,不會有推車過來週邊服務或兜售。不過菜品內容確實是高度受到廣式影響,有很多在茶餐廳見得到的菜品、點心這裡也都點得到。 也許是台灣人對港式餐點也頗有偏好,我還是相當不自覺地被這種蒸籠冒著熱氣的蒸點吸引住了。既然都是稀鬆平常的點心,那就都點自己最喜歡吃的類型吧!

燒賣、鳳爪、粉蒸排骨、金錢肚、紅燒牛腩、燒鴨、奶黃包……這些對台灣人來說都是常常吃到的點心,在這兒反倒是成為這趟旅程最後和同學好好坐下來敘舊、說說那些藍帶的同伴們現在都在做些什麼的難得時光,畢竟彼此距離也有一定的遙遠,大家都有各自的忙碌,也很難說下一次見是多久之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