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領風騷》1995—30年過去,這位比佛利女孩為什麼沒有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唱片行網頁,看到《獨領風騷》UHD單碟鐵盒30週年特別版,腦波又突然一弱地下了單,付了錢。我真的要去看醫生,治療一下我腦波弱這個毛病。可是《獨領風騷》真的是好看啊…這也讓後來的《金法尤物》在我這裡評價不高的原因,歹勢,瑞絲薇斯朋和金法迷們。


改編自1815年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艾瑪》,《獨領風騷》在導演艾美赫克林Amy Heckerling執導下,轉譯成90年代洛杉磯青少年語境,藉由主角雪兒Cher Horowitz這個女孩子,用她姣好的面容,浮誇的裝扮和語氣,悄悄地改寫了YA電影的語法—也就是將經典古典文學裡談論的階級、道德、人性與愛情錯配問題,轉化為校園裡的社交圈與青春戀情的描寫,以觀眾以熟悉的語彙進入經典文學的主題。


raw-image


珍奧斯汀的小說裡,艾瑪是個過度自信的女孩,自詡為媒人,愛操控別人的戀愛,但對自己的情感卻後知後覺;比佛利山莊的雪兒(艾莉西亞席維史東飾演),家境優渥,同樣自詡為人際關係專家,對班上的新同學進行外貌改造與戀情安排,但她其實對「愛」的認知非常幼稚,直到她發現自己早已對繼兄喬許(保羅路德飾演)動心。


《獨領風騷》之所以那麼成功,就在於即使改編自珍奧斯汀的原著,也沒有拘泥情節一一對應的忠實搬演,而是捕捉了奧斯汀小說的精髓:階級、自我認知、戀愛的錯覺與成長的代價,然後換上一身芭比娃娃的套裝樣貌,踩著厚底鞋,格子短裙與高腰膝襪,不只符合當時青少年流行,更成了角色心境的外在顯現,在校園裡以另一種節奏展開。


raw-image


從奧斯汀的優雅反諷到雪兒的「As If」、「Whatever」的比佛利女式語調,《獨領風騷》電影的敘事,是將奧斯汀式的人物關係,用快節奏對白重新詮釋。將古英語對話轉換成青春世代的「語法」與社交「修辭」,讓女主角即使是校園「女王蜂Queen Bee」角色(意思就是有影響力、有時尚品味、有掌控局勢的能力),但她卻不是「刻薄惡女mean girl」。


雪兒這角色是自戀的,但並不自私;是膚淺的,但也有自省能力,她不完美,卻會學習;她延續了艾瑪的特質,又加入了90年代女孩自我意識初萌的曖昧狀態,電影成功地塑造出一個觀眾既會嘲笑她、也會喜愛她的角色:她的荒謬令人發笑,她的善良令人認同。當雪兒對著鏡子練習辯論詞,或因為「想幫助人」而去做志工時,觀眾看到的不只是滑稽,而是一種轉變的徵兆。


raw-image


除了可以看到1995年的女孩流行時尚外,我覺得《獨領風騷》在這30年來,不斷地重看,依然有其魅力,就在於經典文學裡的永恆!不失原著的靈魂,電影始終貫徹珍奧斯汀原著小說的核心價值:成長是一場曲折的自我發現!無論是艾瑪還是雪兒,她們都從一個自以為是的角色,以誤解開始的愛情,逐步看清自己、認識愛與真誠,將自己放進人際關係中,學習謙卑的過程


當年,艾莉西亞席維史東以不到20歲的年紀撐起了整部片的靈魂,她不僅是視覺焦點,更是敘事的觀點承載者。除了雪兒之外,《獨領風騷》還匯聚了一群後來星運各異的演員:「蟻人」保羅路德Paul Rudd以喬許一角展現溫柔理性,在後來成為好萊塢「最不老的男人」;而布蘭妮墨菲Brittany Murphy飾演的泰,擔綱了整部片最明顯的變形軸線,從不起眼的邊緣人到成為雪兒的反射鏡,讓女主角開始認知自己的虛榮與盲點。


raw-image


這些角色的演出本身,就是一種時代氣味。觀眾不需要認識《艾瑪》也能沉浸其中,因為演員們展現的是一種自然的、無意識的青春魅力─這也讓珍奧斯汀筆下那些階級與情感的張力,形成了奇妙的對話,順帶地讓《獨領風騷》經得起時間考驗,而不是一部早就被更新、更潮的青春片取代的舊片。


即使現在重看《獨領風騷》,不只會看到一場時尚與青春的嬉戲,也看見了珍奧斯汀式的深意:人們總在關係中迷路,也總在關係中找到自己。就像雪兒在電影尾聲所說:「I am totally butt crazy in love with Josh.」,她不再用高級詞彙說「愛」是什麼,而是用最日常、最不修飾的語言宣告心意,這種青春最動人的模樣,彷彿電影裡那個笑容明亮、衣櫃會自動配衣服的女孩,從未離開過比佛利山莊的校園,這或許就是雪兒一直沒有老的原因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0會員
496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7/24
1992年,法國導演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的作品《今生情未了》,這部電影的原名是「Un Coeur en Hiver」,英文是「A heart in Winter」,也就是「冬之心」的意思。用現在的話來形容,《今生情未了》講的就是一位i人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7/24
1992年,法國導演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的作品《今生情未了》,這部電影的原名是「Un Coeur en Hiver」,英文是「A heart in Winter」,也就是「冬之心」的意思。用現在的話來形容,《今生情未了》講的就是一位i人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7/10
《舞動人生》從來就不是一部只有關於舞蹈的電影,而是關於「如何用身體說話」,用舞步踩碎壓迫,舞出一個不被定義的自己的電影。25年過去,它依然是我人生片單之一,就在於即使世界改變了,《舞動人生》仍可以給予我踏出那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2025/07/10
《舞動人生》從來就不是一部只有關於舞蹈的電影,而是關於「如何用身體說話」,用舞步踩碎壓迫,舞出一個不被定義的自己的電影。25年過去,它依然是我人生片單之一,就在於即使世界改變了,《舞動人生》仍可以給予我踏出那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2025/06/20
吉卜力工作室在1995年,推出《心之谷》,由近藤喜文執導、宮﨑駿擔任監製與編劇。內容藉著兩個少年間的故事,細膩捕捉到青少年成長的第一次變化,在心底激起漫長餘韻。30年過去了,偶而我還是會聽得見那段青春躊躇時的耳語,說出夢想的名字。
Thumbnail
2025/06/20
吉卜力工作室在1995年,推出《心之谷》,由近藤喜文執導、宮﨑駿擔任監製與編劇。內容藉著兩個少年間的故事,細膩捕捉到青少年成長的第一次變化,在心底激起漫長餘韻。30年過去了,偶而我還是會聽得見那段青春躊躇時的耳語,說出夢想的名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當對自己當下狀態的滿意,自然會散發讓人舒服的美感,體面的老去,更有一種成熟的韻味,真的不需要強迫自己,過度的追求「外在表徵」必須符合世俗對「俊男美女」的標準,而應該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能跟自己相處,接受自己的限制,肯定自己的優點,活得開心坦然的接受生命中各種的安排。
Thumbnail
當對自己當下狀態的滿意,自然會散發讓人舒服的美感,體面的老去,更有一種成熟的韻味,真的不需要強迫自己,過度的追求「外在表徵」必須符合世俗對「俊男美女」的標準,而應該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能跟自己相處,接受自己的限制,肯定自己的優點,活得開心坦然的接受生命中各種的安排。
Thumbnail
小時候曾經聽說過這個名詞,可是卻沒有想打開搜尋引擎查詢它的真正含意,也許是一份對於新知的怠惰,也許只是一份不以為意的厭倦感,總認為這些流行語會跟隨時間的長河興起又衰落,所以何必要急於知道呢? 直到八年前,台灣也拍攝了類似的題材,還是我欣賞的演員所主演的電影,雖然它描述的是另一個故事主軸,可是足
Thumbnail
小時候曾經聽說過這個名詞,可是卻沒有想打開搜尋引擎查詢它的真正含意,也許是一份對於新知的怠惰,也許只是一份不以為意的厭倦感,總認為這些流行語會跟隨時間的長河興起又衰落,所以何必要急於知道呢? 直到八年前,台灣也拍攝了類似的題材,還是我欣賞的演員所主演的電影,雖然它描述的是另一個故事主軸,可是足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每個人生命中,其實都需要這麼幾個可以打動你的作品。一個好作品,會是世界對你最極致的挽留。」 「《藝妓回憶錄》裡有這樣一幕,章子怡在竹林裡,跑著跑著,一瞬間長大了。那麼若是回頭走,大概也能變年輕吧。不過呢,我已經不用更年輕了,我擁有過了,媽媽說。」、「我已經不用年輕了,我擁有過了,不必回頭。」
Thumbnail
「每個人生命中,其實都需要這麼幾個可以打動你的作品。一個好作品,會是世界對你最極致的挽留。」 「《藝妓回憶錄》裡有這樣一幕,章子怡在竹林裡,跑著跑著,一瞬間長大了。那麼若是回頭走,大概也能變年輕吧。不過呢,我已經不用更年輕了,我擁有過了,媽媽說。」、「我已經不用年輕了,我擁有過了,不必回頭。」
Thumbnail
身為女子,又是單身正值中年期,出生在自由且唱片市場蓬勃發展的高峰年代,和蔡依琳、周杰倫、小S年齡相仿,那時的青春活力充沛,我們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聆聽多元豐富的資訊和學習跳脫傳統框架的思維,讓我們能不斷創造和開展,這是一個美好而女子綻放的世代。 還大學畢業那年,正好是西元2000年,時光飛逝,如今一
Thumbnail
身為女子,又是單身正值中年期,出生在自由且唱片市場蓬勃發展的高峰年代,和蔡依琳、周杰倫、小S年齡相仿,那時的青春活力充沛,我們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聆聽多元豐富的資訊和學習跳脫傳統框架的思維,讓我們能不斷創造和開展,這是一個美好而女子綻放的世代。 還大學畢業那年,正好是西元2000年,時光飛逝,如今一
Thumbnail
存在於自由戀愛不普遍的相愛故事。生於民國28年,身為家中長女、身高165的阿珠,18歲起就被放在了庄裡作媒list上。在與兒孫聚會的場合,她和林天坐在椅子上,回憶起他們似相親又戀愛的過往。
Thumbnail
存在於自由戀愛不普遍的相愛故事。生於民國28年,身為家中長女、身高165的阿珠,18歲起就被放在了庄裡作媒list上。在與兒孫聚會的場合,她和林天坐在椅子上,回憶起他們似相親又戀愛的過往。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