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環引譎(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6 分鐘
raw-image

第一章:雨夜紅傘與銹蝕的門環


滂沱大雨鞭撻著台北城。霓虹在濕漉漉的柏油路上暈染開來,扭曲成一片迷離的光海,映照著午夜街頭的冷清與詭譎。空氣中瀰漫著雨水沖刷不散的鐵鏽味、濕垃圾的酸腐,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甸甸的壓抑。

一輛車頂閃著刺眼紅藍光芒的警車,粗暴地撕裂雨幕,尖銳的警笛聲在密閉的巷道裡迴盪、碰撞,最終戛然停在信義區邊緣一條狹窄、被歲月遺忘的死巷深處。巷名「福安」,此刻卻與「福」或「安」毫無關聯。警戒線的黃色塑膠帶被雨水打得噼啪作響,像一道不祥的符咒,將巷內一棟頹敗的四層老舊公寓與外面喧囂的世界隔絕開來。

陳品宜推開車門,冰冷的雨水瞬間撲面。她緊了緊深藍色刑警防風外套的領口,那張線條分明、帶著不容置疑英氣的臉龐在警車頂燈的閃爍下忽明忽暗。一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睛,穿透重重雨簾,第一時間鎖定了警戒線內、公寓大門台階上那一抹刺目的紅。

那是一把傘。

一把質地廉價、傘骨卻異常堅韌的紅色塑膠傘。

它靜靜地躺在濕漉漉的水泥地上,傘面被雨水沖刷得異常鮮亮,紅得像是剛剛從染料桶裡撈出來,又像是被過於濃稠的液體浸透過。雨水順著傘尖匯聚,流淌下來的水痕,在灰白的水泥地上蜿蜒出暗紅色的線條,不斷被新的雨水沖刷、稀釋,卻又頑固地一次次顯現。

一股冰冷的、帶著鐵鏽味的氣息,混雜著雨水的濕冷,無聲地鑽入鼻腔。陳品宜的眉頭深深鎖起。這把傘,是現場第一個,也是目前最詭異的證物。它太突兀,太乾淨,太…刻意。彷彿一個精心放置的標記。

她戴上手套,彎腰,指尖在觸碰到冰涼濕滑的傘柄時停頓了一下。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觸感,不只是塑膠的冰冷,更像是有某種粘稠的、無形的東西附著其上。她小心翼翼地將傘拿起,翻轉。傘的內側同樣是鮮紅一片,沒有任何標籤,沒有任何使用痕跡。乾淨得像從未被人撐開過。

“陳姐,這邊!”一名年輕的制服警員從公寓黑洞洞的大門內探出頭,臉色蒼白,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顫抖,“在…在四樓,401室。”

陳品宜將紅傘交給旁邊的鑑識人員,沉聲叮囑:“仔細採證,特別是傘柄內側和傘尖。這東西…不對勁。”她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傘尖,那裡似乎異常尖銳,閃著不祥的微光。她沒有再說話,深吸一口帶著濃重血腥味的濕冷空氣,邁步跨過門檻。

公寓內部瀰漫著一股陳舊建築特有的黴味,混合著塵土、腐木,以及此刻壓倒一切的、濃烈到令人作嘔的血腥氣。空氣彷彿凝固了,黏稠得讓人窒息。樓梯間昏暗的感應燈接觸不良,發出滋滋的電流聲,光線忽明忽滅,將剝落的牆皮和牆角堆積的雜物陰影拉得扭曲變形,如同潛伏的鬼魅。

四樓的樓道更為狹窄。401室的房門大開,刺眼的白光從裡面傾瀉出來,在昏暗中形成一道慘白的光帶。幾名鑑識人員戴著口罩和頭套,正沉默而高效地工作著,相機快門的咔嚓聲和腳步移動的細微聲響,在死寂中顯得格外清晰。

陳品宜走到門口,眼前的景象,讓身經百戰的她,心臟也猛地一沉。

客廳中央,一個女人仰面倒在地上。

她的眼睛驚恐地圓睜著,瞳孔擴散,凝固著生命最後一刻所見的極致恐懼,直勾勾地望向佈滿蛛網和水漬的天花板。她的脖頸上,一道深可見骨的巨大切口,皮肉翻捲,幾乎將整個脖子切斷。大量的鮮血從這恐怖的創口噴湧而出,在地板上蔓延開一片巨大的、暗紅色的湖泊,邊緣已經開始發黑凝固。血液浸透了她身下廉價的地毯,甚至流淌到了牆角,在白色的牆壁上留下飛濺狀的噴射痕跡。

女人的衣著很普通,甚至有些陳舊——一件洗得發白的淺藍色連身裙,此刻被鮮血染成了詭異的紫黑色。她的雙手無力地攤開在身體兩側,左手卻緊緊地攥著什麼東西。

陳品宜的視線被那隻緊握的左手吸引。她小心翼翼地繞過血泊,蹲下身,戴上新的手套,輕輕地、極其謹慎地試圖掰開死者冰冷僵硬的手指。幾根指節因為死後僵直而異常牢固,她費了些力氣。終於,死者緊握的拳頭鬆開了。

一張照片。

一張邊緣已經磨損發毛、帶著明顯歲月痕跡的泛黃老照片。

照片上是一群穿著樸素、甚至有些破舊的孩子。他們站在一棟看起來頗為宏偉、卻透著陰森氣息的西式建築門前。建築有著尖頂和巨大的拱窗,但窗戶大多破損,牆壁爬滿深色的藤蔓。孩子們的表情各異,有的木然,有的怯懦,只有前排一個梳著兩條小辮子、看起來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對著鏡頭露出了一個極其燦爛、天真無邪的笑容。那笑容在周圍陰鬱的背景下,顯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刺眼。

陳品宜的目光死死鎖定在那個燦爛笑著的小女孩臉上。一股難以言喻的寒意,從她脊椎底部瞬間竄升,直衝頭頂。她認得這張臉!不是照片上的稚嫩模樣,而是…躺在地上的死者!雖然歷經歲月,五官長開了,但那雙眼睛的形狀,那笑起來嘴角上揚的弧度,幾乎一模一樣!這個女人,就是照片裡那個笑得最燦爛的小女孩!

“死者身份初步確認,”分局的偵查隊長李國強走了過來,他四十多歲,經驗豐富,此刻臉色也極為凝重,“吳清芳,四十二歲,獨居。在附近一家小型成衣廠做會計。鄰居說她性格內向,幾乎不與人來往。報案的是樓下住戶,聽到樓上傳來重物倒地的巨響和…一種奇怪的、類似金屬摩擦的刺耳聲音,持續了大概十幾秒,然後就沒聲了。上來敲門沒人應,聞到血腥味才報警。”

他指了指死者脖頸處那道可怕的傷口:“初步判斷,凶器異常鋒利,像是某種特製的利器。切口非常乾淨利落,幾乎是一刀斃命,力量極大。現場沒有明顯打鬥掙扎的痕跡,門鎖也沒有被破壞的跡象…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高。”李國強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還有,鑑識組在死者的指甲縫裡,發現了一些…很奇怪的東西。”

“什麼東西?”陳品宜追問,視線依舊沒離開那張詭異的照片。

“一些…深紅色的蠟狀碎屑,非常細小。還混合著一點點極其微量的、類似鐵鏽的顆粒。我們從沒見過這種組合。”李國強搖搖頭,“另外,那把門口的紅傘,採樣初步結果出來了,傘面上…檢測到了微量的人體組織和血跡反應,與死者血型初步吻合。但很奇怪的是,傘柄內側採集到的指紋…非常模糊,像是被刻意擦拭過,又像是…被某種腐蝕性的東西侵蝕過,無法辨識。”

紅傘…致命的切口…蠟屑與鐵鏽…還有這張死者童年時期的照片…

陳品宜的腦海中飛速閃過幾個關鍵詞。這絕不是普通的仇殺或情殺。現場瀰漫著一股精心設計的儀式感和強烈的惡意。那張照片被死者臨死前緊緊攥在手裡,絕非偶然。它是一個訊息,一個指向過去的箭頭。

“照片的背景建築,”陳品宜的聲音冷靜得沒有一絲波瀾,她將照片遞給李國強,“立刻查!這地方在哪裡?叫什麼名字?還有,吳清芳的過往,尤其是她的童年,在哪家孤兒院或育幼機構待過?重點查!”

“是!”李國強接過照片,立刻轉身去安排。

陳品宜站起身,銳利的目光再次掃視整個凌亂而血腥的現場。她的視線停留在客廳那扇通往陽台的舊式鋁門上。門沒有鎖,留著一條縫隙。她走過去,推開門。

陽台很小,堆滿雜物。冷風裹挾著雨絲瞬間灌入。陽台邊緣的水泥欄杆上,積著一層薄薄的灰塵。就在靠近角落的位置,陳品宜蹲下身,她的瞳孔驟然收縮。

灰塵上,清晰地印著半個腳印。

不是鞋印。

那形狀…更像是某種堅硬、帶有弧度、類似…獸類蹄子的前端?!

腳印邊緣的灰塵呈現一種奇異的融化狀態,微微下陷,彷彿承受過極高的溫度。更詭異的是,在腳印旁邊,有幾點極其微小的、深紅色的蠟滴,已經凝固。

獸蹄?高溫?紅蠟?

這些荒誕離奇的元素,與客廳裡那殘酷的謀殺現場交織在一起,編織出一張令人毛骨悚然、邏輯斷裂的網。陳品宜感到一陣眩暈,這案子從一開始就散發著一股不屬於正常世界的邪惡氣息。她強迫自己冷靜,拿出手機,對著那詭異的腳印和紅蠟滴拍了幾張特寫。

就在她站起身,準備返回室內時,樓下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夾雜著閃光燈的頻繁亮起和一個男人極具穿透力、帶著明顯挑釁意味的聲音。

“讓一讓!讓一讓!各位辛苦的警察同仁!公眾有知情權!信義區雨夜驚現割喉慘案,是情殺?仇殺?還是變態連環殺手的開端?我們《真相急先鋒》有責任為市民撥開迷霧!請問負責的警官是哪位?能透露點內幕嗎?聽說現場發現了一把詭異的紅傘?這和多年前流傳的‘紅傘女鬼’都市傳說有沒有關聯?”


張介安覺得自己像一條滑溜的泥鰍,硬是憑藉著多年在混亂新聞現場練就的身法和那張頗具迷惑性的斯文臉孔(前提是他不開口說話),成功突破了外圍警戒線的薄弱環節,擠到了公寓大門口的台階下。雨水順著他略長的劉海滴落,浸濕了他那件標誌性的卡其色風衣外套,但他毫不在意。他高舉著帶有《真相急先鋒》LOGO的錄音筆,像舉著一把衝鋒的號角,閃光燈對著那把被證物袋封存、放在門邊的紅傘猛拍。

“紅傘!各位觀眾看到了嗎?就是這把紅傘!傳說中‘紅傘女鬼’索命的標誌!雨夜、獨居女子、割喉、詭異紅傘…這一切要素都齊了!是都市傳說照進現實?還是有人刻意模仿製造恐慌?”張介安語速極快,聲音洪亮,充滿了煽動性,刻意將聲音穿透雨幕送進公寓樓內,“警方對此有什麼解釋?是否證實了紅傘與死者有關?上面有沒有兇手的指紋?”

他這番話像投入滾油的水滴,瞬間在圍觀人群和幾個被攔在外面的小報記者中引發一陣騷動和低聲議論。“紅傘女鬼”這個塵封已久的都市怪談,帶著陰森的寒意,瞬間被喚醒。

“夠了!張大記者!”一個冰冷、壓抑著怒火的聲音從公寓門內的陰影處傳來。陳品宜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台階上,居高臨下。她的制服外套肩頭被雨水打濕,深了幾塊顏色,更襯得她臉色冷峻如冰。那雙銳利的眼睛像兩把淬了寒冰的錐子,直直刺向張介安。“這裡是兇案現場,不是你的脫口秀舞台!收起你那套危言聳聽的鬼話!立刻帶著你的人,退到警戒線外!否則,我以妨礙公務罪請你回局裡喝茶!”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激烈交鋒,火花四濺。一個是追求爆炸性新聞、深信輿論監督力量的無冕之王;一個是捍衛現場秩序、厭惡媒體干擾辦案的執法者。天生的對頭。

“陳警官,火氣別這麼大嘛!”張介安非但沒退,反而踏上一步,臉上掛著他那招牌式的、帶著三分痞氣七分挑釁的笑容,“公眾的恐懼需要真相來安撫。‘紅傘女鬼’的傳說在台北流傳了幾十年,每次雨夜有命案,特別是獨居女性,大家就會往這上面聯想。現在證據就擺在眼前,”他指了指證物袋裡的紅傘,“你們警方難道不該給市民一個明確的說法,闢謠也好,證實也罷,總比捂著蓋子讓恐慌蔓延強吧?還是說…你們自己心裡也沒底,也被這‘鬼’嚇到了?”

他最後一句話刻意拖長了尾音,充滿了諷刺。

陳品宜拳頭在身側微微握緊,指節發白。她最痛恨這種不顧事實、為了博眼球肆意渲染恐怖氣氛的行為。張介安這種人,為了流量,什麼聳人聽聞的標題都敢用,什麼不負責任的猜測都敢說。她強壓下怒氣,聲音冷得像冰塊碰撞:“張介安,我警告你,在案件偵查期間,任何未經警方證實的猜測性報導,如果引發社會恐慌或干擾辦案,後果你承擔不起!那把傘是證物,具體情況無可奉告!現在,立刻,退後!”

她向前一步,氣勢迫人。身後的幾名制服警員也立刻上前,形成壓迫的態勢。

張介安撇了撇嘴,知道今天硬闖是沒戲了。他後退一步,舉起雙手作投降狀,臉上卻還是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OK,OK,陳警官發話了,我們小記者哪敢不聽?退後就退後。不過…”他話鋒一轉,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只有陳品宜能聽清的探詢,“我剛才好像聽到裡面鑑識科的兄弟嘀咕,說死者的傷口…怪得離譜?還有,她手裡好像抓著什麼東西?老照片?陳警官,透露點唄?獨家,我保證給你寫得漂漂亮亮,歌功頌德!”

“滾!”陳品宜只回了他一個字,眼神裡的警告意味濃得化不開。

張介安誇張地嘆了口氣,聳聳肩,終於轉身,對著攝影師做了個撤退的手勢。但他轉身時,那雙看似漫不經心的眼睛,卻飛快地掃過公寓大門那銹跡斑斑的黃銅門環,以及門旁牆壁上一個極其模糊、幾乎被風雨侵蝕殆盡的舊門牌號碼的殘跡——似乎隱約能看到一個“惠”字?他記在了心裡。

退到警戒線外,張介安臉上的輕浮瞬間收斂,眼神變得專注而銳利。他低聲對攝影師吩咐:“強哥,盯著點,特別是那把紅傘被運走的時間和方式。還有,查!給我深挖吳清芳這個人!她的背景、社會關係,尤其是…她小時候在哪家育幼院待過!另外,”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查一下台北所有名字裡帶‘惠’字的舊建築,特別是孤兒院、廟宇之類的,年代要久遠一點的。信義區周邊優先。”

他剛才聽到了陳品宜在裡面嚴厲吩咐下屬的話——“重點查她的童年,在哪家孤兒院待過!”以及那張照片帶給陳品宜的瞬間僵硬。這個女人,這個案子,絕對和過去某個被遺忘的角落有著致命的聯繫。


凌晨三點,台北市刑警大隊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咖啡因和熬夜的焦躁氣息。

陳品宜盯著白板上貼滿的現場照片:血腥的屍體、那把刺眼的紅傘、那張詭異的童年合照、陽台上那半個無法解釋的蹄印、還有顯微鏡下拍攝的深紅色蠟屑和鐵鏽顆粒的混合體。照片裡那個燦爛笑著的小女孩,與死者吳清芳驚恐圓睜的雙眼並列在一起,形成一種令人心頭髮毛的對比。

“查到了!”李國強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還帶著熱氣的資料快步走進來,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和發現線索的激動,“吳清芳!原名吳招娣。她童年待過的育幼機構,找到了!叫‘慈惠育幼院’!就在台北,不過…是在北投山區,靠近陽明山那一帶!”

他將資料遞給陳品宜,指著一張模糊翻拍的老照片:“看!慈惠育幼院!就是這棟樓!和死者手裡那張照片的背景建築一模一樣!尖頂,大拱窗!”

陳品宜接過照片,瞳孔一縮。沒錯!就是照片上那棟陰森卻又帶著某種異樣宏偉感的西式建築!

“慈惠育幼院…成立於1950年代初,由一個外國傳教士創辦,後來轉由本地某個慈善基金會管理。在1980年代中期…因為一場大火,燒毀了大半建築,加上經營不善,就關閉了。檔案資料不全,當年的孩子和員工也大多下落不明,很難追查。”

“大火?”陳品宜敏銳地捕捉到這個詞,“有傷亡嗎?具體原因?”

“檔案裡記載很模糊,只說火災原因不明,財產損失嚴重。傷亡…沒明確記載,估計有,但可能被壓下了。那個年代,這種事…你懂的。”李國強搖搖頭,語氣沉重,“還有一點很奇怪,慈惠育幼院關閉後沒幾年,原址附近…建起了一座廟,叫‘慈惠堂’,香火還挺旺的。”

育幼院大火…關閉…原地建廟…

陳品宜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這絕非巧合。吳清芳的死,那把紅傘,那張照片,還有現場詭異的“獸蹄”印和紅蠟,所有線索的箭頭,都指向了這個已經消失在歷史塵埃中的“慈惠育幼院”,以及現在矗立在其灰燼之上的“慈惠堂”。

“立刻查慈惠堂!現任的主事者是誰?背景?還有,當年育幼院火災的倖存者,或者知情的老人,盡一切可能找到!尤其是照片上這些孩子!”陳品宜果斷下令。她拿起那張童年合照,目光再次落在那個笑得最燦爛的小女孩——吳清芳身上。為什麼是她?為什麼偏偏是她在幾十年後,以如此慘烈的方式被殺害?她緊握這張照片,是想訴說什麼?警告什麼?

另一邊,《真相急先鋒》雜誌社的辦公室裡,同樣燈火通明。張介安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打開了十幾個網頁和資料庫窗口。他雙眼佈滿紅血絲,卻精神亢奮。

“慈惠育幼院…慈惠堂…果然!”他盯著一份從老舊圖書館掃描檔案裡找到的、關於慈惠育幼院火災的簡短新聞剪報(1987年),只有豆腐塊大小,語焉不詳。旁邊是一個論壇考古帖,有人在討論北投山區那座香火鼎盛的慈惠堂,提到建廟前那裡是一片廢墟,育幼院燒得只剩下幾堵黑牆,晚上還能聽到小孩哭聲,被視為陰地。後來慈惠堂建起來,請了厲害的法師鎮壓,才平息了怪事。

“陰地建廟?鎮壓?”張介安嗤笑一聲,手指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登入一個需要特殊權限的、專門收集各種邊緣信息和都市傳說的深網論壇。他輸入關鍵詞:“慈惠育幼院”、“紅傘”、“割喉”。

頁面跳轉,出現了幾條零星的、年代久遠的帖子。其中一條發佈於2005年的帖子,標題是:【北投山區舊事:慈惠院童的詛咒?紅傘與無聲的喉】。發帖人ID是一串亂碼,內容極為簡短,透著一股陰森:

慈惠的孩子,笑臉下的怨。紅傘開,喉嚨斷。門環銹,舊債現。祂回來了…下一個是誰?那些笑過的,都逃不掉。鐘聲響,債要償。

帖子下面只有兩條回復,一條是“神經病”,另一條是“別亂講,小心惹禍上身”。再無其他。

張介安盯著這段語焉不詳卻又毛骨悚然的話。“笑臉下的怨”?指的是照片裡那些孩子,尤其是吳清芳那燦爛的笑容下隱藏的怨恨?“紅傘開,喉嚨斷”?與吳清芳的死狀何其相似!“門環銹”?他腦海中瞬間閃過吳清芳公寓樓下那扇舊門上銹蝕的黃銅門環!“鐘聲響”?慈惠堂裡有鐘?

最關鍵的是那句——“祂回來了”。祂?是誰?

直覺像電流一樣竄過張介安的脊椎。這絕不是簡單的模仿犯罪或都市傳說再現。這帖子寫於2005年,遠在吳清芳被殺的十幾年前!這是一條跨越時空的死亡預告?還是知情者的隱晦警告?

他立刻將這段詭異的文字和那個論壇鏈接保存下來。同時,一個更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中成型:必須去慈惠堂實地看看!那個建立在育幼院廢墟之上的廟宇,一定隱藏著關鍵的秘密!


翌日,天空依舊陰沉,細雨綿綿,給北投山區籠上一層灰濛濛的薄紗。空氣濕冷,帶著濃重的草木和泥土氣息。

慈惠堂坐落在一處相對平緩的山坡上,背靠著鬱鬱蔥蔥的山林。硃紅色的廟牆在陰雨天色中顯得格外醒目,巨大的飛簷斗拱彰顯著傳統廟宇的氣派。廟前廣場用石板鋪就,被雨水沖刷得光潔濕亮。此刻並非初一十五的大日子,香客不多,三三兩兩,更顯得廟宇有些空曠寂寥。

陳品宜和搭檔李國強穿著便服,低調地走進廟門。濃郁的線香氣息撲鼻而來。正殿高大肅穆,供奉著一尊面容威嚴、漆金的神像。一個穿著灰色海青、面容清瘦、約莫六十多歲的老廟祝正拿著雞毛撣子,慢悠悠地拂拭著供桌上的灰塵。

陳品宜出示了證件,開門見山:“老師父,打擾了。我們是市刑警隊的,想了解一些關於這座廟,以及…廟建成之前,這裡的慈惠育幼院的事情。”

老廟祝的動作停頓了一下,抬起頭,眼神渾濁,卻在聽到“慈惠育幼院”幾個字時,閃過一絲極其細微、難以捕捉的波動。他放下雞毛撣子,雙手合十,唸了聲佛號:“阿彌陀佛。警官,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育幼院遭了天火,是劫數。這裡後來建了慈惠堂,供奉神明,安撫亡魂,普度眾生,也是功德一件。過去的事情,塵歸塵,土歸土,何必再提呢?知道的太多,有時候…未必是福啊。”他的聲音蒼老緩慢,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淡漠,卻又隱隱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勸誡,甚至是…警告。

“我們正在調查一樁兇殺案,死者吳清芳,是當年慈惠育幼院的孩子。她的死狀很慘,而且…現場留下了指向這裡的線索。”陳品宜緊緊盯著老廟祝的臉,不放過任何一絲表情變化,“我們需要知道當年的真相,這關係到能否抓住兇手,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老廟祝沉默了片刻,渾濁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陳品宜,望向廟堂深處的虛空。他緩緩搖頭,聲音更加低沉:“吳招娣…那個愛笑的女娃兒…唉,冤孽,都是冤孽。當年那把火…燒掉的不只是房子啊。孩子們的怨氣…還有院裡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都燒不乾淨的。”他欲言又止,最終只是嘆息,“警官,聽老朽一句勸,案子能查就查,查不了…莫要強求。有些門,一旦打開,放出來的東西…就收不回去了。尤其是…後山那道被封死的舊門。”

“後山的舊門?”李國強追問。

“育幼院舊址剩下的一點點殘垣斷壁,就在廟後面山坡上,早就封死了,沒人去的。”老廟祝擺擺手,似乎不願多談,“幾十年前就用磚石水泥封得死死的,還請法師做了法事鎮壓。你們就別去驚擾了。那裡…不乾淨。”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藏青色西裝、身材高大、氣質儒雅、約莫五十多歲的男人從側殿走了出來。他面容端正,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眼神溫和卻透著一股久居上位的沉穩氣度。他微笑著走過來:“兩位警官好。我是慈惠堂現任的管委會主委,敝姓鍾,鍾振濤。老師父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說的話可能有些顛三倒四,還請兩位警官別介意。關於育幼院的事情,堂裡確實沒留什麼資料了。不過,如果有什麼能協助警方辦案的地方,我們一定盡力配合。”他的態度彬彬有禮,笑容無可挑剔,主動伸出手。

陳品宜與他握了握手。鍾振濤的手掌溫暖乾燥,很有力。但不知為何,陳品宜在接觸的瞬間,心底莫名升起一絲極淡的、難以言喻的違和感。這個人…太完美,太滴水不漏了。他的出現時機,也過於“恰好”。

“鍾主委,我們想了解一下,慈惠堂的建立,和當年的育幼院火災有沒有直接關係?當年火災的具體情況,您或者堂裡是否有更詳細的記錄?”陳品宜直接問道。

鍾振濤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遺憾:“慚愧。慈惠堂是後來幾位熱心公益的鄉紳集資重建的,目的就是為了超度亡魂,安撫一方。我也是後來才接手管理。關於火災,年代久遠,堂裡確實沒有任何記錄。只知道是一場意外,非常不幸。至於詳細情況…恐怕當年的消防記錄都未必齊全了。”他頓了頓,誠懇地說,“不過,兩位警官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一份當年可能與育幼院有關的、我們能找到的鄉紳名單,或許對你們有幫助?”

“那就多謝鍾主委了。”陳品宜點點頭。她知道再問下去也問不出什麼了。這個鍾振濤,說話圓滑得像抹了油,看似配合,實則什麼實質信息都沒給。她看了一眼旁邊沉默不語、眼神閃爍的老廟祝,心中那份疑慮更深了。後山被封死的舊門…“不乾淨”…這些話像幽靈一樣在她腦海中盤旋。

“我們能去廟後面看看嗎?隨便走走。”陳品宜提出要求。

鍾振濤的笑容微微一滯,隨即恢復自然:“當然可以。不過後山就是普通山林,雜草叢生,沒什麼特別的。舊育幼院的遺址也只剩下幾塊地基石頭,被封起來了。我讓小師父帶你們過去吧。”他招手叫來一個年輕的廟祝。

在年輕廟祝的帶領下,陳品宜和李國強繞過正殿,走向廟後。越往後走,林木越發茂密,光線也變得幽暗。雨絲穿過樹葉,沙沙作響。空氣中的香火味被濃重的濕土和腐葉氣息取代。果然,在一處陡峭的、長滿青苔和藤蔓的山壁前,他們看到了一堵用粗糙的紅磚和水泥砌成的牆,將一個黑黝黝的、像是拱門入口的地方徹底封死。牆體很高,爬滿了深綠色的爬山虎,濕漉漉的。水泥表面佈滿了風雨的痕跡,顯得異常堅固和陳舊,透著一股被強行隔絕於世外的死寂。

封門的磚牆前,殘留著一些早已風化褪色的香燭痕跡,顯然很久無人祭拜了。但陳品宜的目光,卻被牆根處的一點異樣吸引了。在濕滑的泥土和腐葉間,有幾點極其微小的、深紅色的蠟滴!和她們在吳清芳家陽台上發現的,一模一樣!

就在她蹲下身,想要仔細查看時,一陣若有若無、極其飄渺的歌聲,彷彿從地底深處,又像是從那堵被封死的牆體後面,幽幽地傳了出來!

那歌聲斷斷續續,不成調子,音色稚嫩,卻帶著一種無法形容的冰冷和空洞:

“…月娘光光,照門檻…門檻高高,跨不過…紅傘開開,路來引…引到何方?…銹門環…”

歌聲迴盪在寂靜潮濕的山林間,鑽入耳膜,讓人寒毛直豎!

年輕的廟祝臉色瞬間煞白,雙腿發抖,嘴唇哆嗦著:“又…又來了…是…是那些孩子的歌…不能聽…不能聽啊!”他驚恐地雙手捂住耳朵,連連後退,幾乎要癱軟在地。

陳品宜和李國強也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這歌詞…“紅傘開開,路來引”?“銹門環”?和吳清芳命案現場的元素,以及深網論壇上那段詭異的預告,竟然驚人地重合了!

這絕非幻聽!

“聲音從哪裡來的?!”陳品宜厲聲問道,手已經按在了腰間的配槍上,目光如電般掃視著四周茂密的樹林和那堵死寂的封門牆。

歌聲卻在他們凝神傾聽時,戛然而止。

山林間,只剩下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和雨滴落下的滴答聲。

彷彿剛才那詭異的童謠,從未響起過。


幾乎在陳品宜他們聽到詭異童謠的同一時間。

張介安背著一個裝著相機和錄音設備的背包,像個普通的登山客,沿著慈惠堂側面一條更為隱蔽、被雜草覆蓋的荒僻小徑,獨自一人摸上了後山。他避開了廟宇的正門,就是想避開可能的耳目,尤其是警察。

他根據論壇上零星的信息和老地圖的比對,目標明確——找到慈惠育幼院真正的遺址入口,那扇傳說中被封死的“舊門”。深網上那段“門環銹,舊債現”的話,像魔咒一樣縈繞在他心頭。銹蝕的門環…他清晰地記得吳清芳公寓樓下那扇舊門上的黃銅門環。

山路濕滑泥濘,荊棘叢生。張介安深一腳淺一腳地向上攀爬,卡其色的風衣被枝條刮破了好幾處。越往上,林木越發陰森,光線昏暗。空氣中那股濕冷和腐朽的氣息越來越重。

終於,在穿過一片幾乎密不透風的灌木叢後,眼前的景象讓他倒抽一口冷氣。

一面巨大的、幾乎與山壁融為一體的、由紅磚和水泥砌成的牆體,突兀地出現在眼前。牆體異常高大厚重,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深綠色苔蘚和濕漉漉的爬山虎,在陰暗的光線下散發著幽幽的綠光。歲月在這堵牆上留下了深刻的侵蝕痕跡,磚縫間的水泥大多剝落,露出裡面暗紅色的磚塊,如同凝固乾涸的血痂。整堵牆散發著一種被時光徹底遺棄、與世隔絕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這就是老廟祝口中的“封門牆”!慈惠育幼院舊址的入口!

張介安的心臟怦怦直跳。他走近幾步,仔細觀察。牆體中央,依稀能看出一個被磚石嚴密填塞的拱形門洞的輪廓。就在那拱形門洞原本應該是門扇的位置,張介安的目光猛地凝固了!

在層層疊疊的爬山虎葉片和濕滑的苔蘚覆蓋下,一個圓形的、銹跡斑斑的黃銅門環,頑固地鑲嵌在冰冷的磚石之中!彷彿一隻被活埋卻仍不甘心閉上的眼睛!

那門環的樣式…那厚重古舊的質感…與吳清芳公寓樓下那扇舊門上的門環,幾乎如出一轍!歲月在其表面蝕刻出深深的、墨綠色的銅鏽,如同凝固的淚痕或乾涸的血跡。

“門環銹…舊債現…”張介安喃喃自語,一股難以言喻的戰慄感攫住了他。他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驅使,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想要去觸碰那深陷於磚石中、承載著無數秘密的銹蝕門環。

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冰冷銅鏽的剎那——

一股無法抗拒的、冰冷刺骨的巨大力量,毫無徵兆地從他背後猛地襲來!

像是一隻無形的巨手,帶著滔天的惡意和陰寒,狠狠撞在他的後心!

“呃啊——!”

張介安只來得及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呼,整個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被那股恐怖的力量凌空推起,完全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朝著陡峭、佈滿濕滑苔蘚和尖銳碎石的山坡下,直直地墜落下去!

急速下墜的風聲在耳邊呼嘯,夾雜著一種詭異的、彷彿無數孩童在極遠處同時發出的、冰冷空洞的竊笑聲。視野天旋地轉,陰森的樹影、灰暗的天空、那堵巨大的封門牆和牆上銹蝕的門環在眼前瘋狂地旋轉、放大…

砰!

沉重的撞擊聲和骨骼碎裂的脆響幾乎同時傳來,淹沒在雨聲和山林深處。


“張介安!”

一聲驚怒交加的厲喝,穿透雨幕和樹林,在不遠處炸響!

陳品宜和李國強循著張介安墜落前發出的驚呼聲,以及重物滾落山坡的沉悶撞擊聲,以最快的速度衝了過來!當他們撥開最後一叢灌木,看到下方陡坡上的景象時,陳品宜的心臟彷彿被一隻冰冷的手狠狠攥住!

張介安一動不動地仰面躺在陡坡下方一片相對平緩的泥濘空地上。他的身體扭曲成一個不自然的角度,左腿呈現明顯的骨折畸形。鮮血從他的額角汩汩湧出,混雜著雨水和泥漿,在他蒼白的臉頰上流淌。他那件標誌性的卡其色風衣被撕開了好幾道口子,沾滿了污泥和枯葉。相機摔在幾米開外,鏡頭碎裂。

“快!叫救護車!封鎖這片區域!搜山!”陳品宜的聲音因為極度的緊張和憤怒而微微變調,她一邊對著李國強大吼,一邊不顧一切地滑下陡坡,衝到張介安身邊。

“張介安!張介安!醒醒!聽到沒有!”她跪在泥濘中,手指顫抖卻又極其迅速地探向他的頸動脈。指尖傳來微弱的、但確實存在的搏動!他還活著!

陳品宜稍微鬆了口氣,但心臟依舊在胸腔裡狂跳不止。她小心翼翼地檢查他的頭部和頸椎,不敢輕易移動他。鮮血不斷從額角的傷口湧出,情況危急。

“撐住!救護車馬上來!”她低聲吼道,撕下自己襯衫的內襯下擺,用力按壓住他頭部的傷口止血。雨水和泥水混合著鮮血,浸濕了她的雙手和衣袖。

就在這時,陷入深度昏迷的張介安,眼皮下的眼球卻在劇烈地、不規則地轉動著,彷彿陷入了極度恐怖的噩夢。他的嘴唇微微翕動,發出極其微弱、斷斷續續、模糊不清的囈語:

“…傘…紅傘…開了…”

“…好多…眼睛…在牆上…看著…”

“…冷…好冷…蠟…融化了…”

“…門…環…在…響…銹…掉了…”

“…他…祂…來了…照片…燒…燒起來了…”

這些破碎的詞語,夾雜著痛苦和深入骨髓的恐懼,斷斷續續地從他唇間溢出。每一個詞,都像一把冰冷的錐子,狠狠刺入陳品宜的神經!

紅傘!牆上的眼睛?融化的蠟?銹蝕的門環?照片燒起來?還有那個“祂”!

這絕不僅僅是墜崖昏迷者的胡言亂語!這些詞語,精準地串聯起了吳清芳命案現場、那張詭異的童年照片、陽台上的紅蠟和蹄印、慈惠堂後山的封門牆與銹蝕門環…以及深網論壇上那段恐怖的預告!

張介安在墜落前,或者說在昏迷的邊緣,一定看到了什麼!觸碰到了什麼禁忌的核心!那堵牆…那個門環…絕對有問題!那個將他推下山坡的“東西”…又是什麼?!

“李國強!”陳品宜猛地抬頭,雨水順著她的髮梢和臉頰流淌,她的眼神卻燃燒著冰冷的火焰,聲音斬釘截鐵,“重點搜查張介安墜落點上方!特別是那堵封門牆!牆上鑲嵌的黃銅門環!還有周圍的地面!任何痕跡都不要放過!哪怕是一點點紅色的蠟屑,或者…不屬於人類的腳印!快!”

尖銳急促的救護車警笛聲,由遠及近,撕裂了北投山區陰鬱的雨幕和死寂。紅藍閃爍的光芒在濕漉漉的樹影間跳躍,像垂死掙扎的心跳。

陳品宜跪在冰冷的泥濘中,雙手死死按壓著張介安額角那不斷湧出溫熱液體的傷口,混合著雨水的鮮紅依舊頑固地從她指縫間滲透出來,染紅了襯衫的布條,滴落在身下的泥水裡,暈開一朵朵轉瞬即逝的暗色之花。張介安的臉在雨水的沖刷下呈現出死灰般的蒼白,呼吸微弱得幾乎感覺不到,只有那劇烈顫動的眼皮和破碎的囈語,證明著他意識深處正經歷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恐怖風暴。

“…環…響了…銹…在掉…好多手…拉…進去…冷…蠟燭…燒照片…”他斷斷續續地呻吟著,每一個含糊的音節都像冰針扎進陳品宜的耳膜。

銹蝕的門環在響?蠟燭燒照片?還有那雙拉他進去的手?

陳品宜猛地抬頭,目光如電,射向陡坡上方那片被雨霧和茂密植被籠罩的區域——那堵如同巨大墓碑般矗立、封死一切的紅磚水泥牆!張介安就是從那裡墜落的!在她和李國強趕到之前,他觸碰到了那個鑲嵌在磚石裡的銹蝕門環!然後…被“推”了下來!

是謀殺!企圖滅口!目標就是張介安剛剛觸及的核心秘密!

“封鎖線!向外擴!一百米範圍!所有進出人員記錄!地面痕跡,一絲一毫都不能破壞!”陳品宜的聲音在雨聲和警笛聲中炸開,帶著不容置疑的鐵血意味。李國強和隨後趕到的警員立刻行動起來,黃色的警戒帶迅速在泥濘的山坡上拉開,將這片區域圍成一個森嚴的禁區。

救護人員抬著擔架衝了下來。陳品宜配合著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張介安固定好。當他被抬上擔架,準備送上救護車時,陳品宜的手無意中碰到了他緊握的右手。即使在深度昏迷中,他的拳頭依舊死死地攥著,指關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她心念一動,飛快地掰開他冰冷僵硬的手指。

掌心裏,赫然躺著一小片東西!

不是泥土,不是碎石。

那是一小塊深紅色的、半融化後又凝固的蠟!

蠟塊邊緣,還粘連著幾根極其微小的、閃著黯淡金屬光澤的…深綠色銅鏽碎屑!

紅蠟!銅鏽!

與吳清芳指甲縫裡的發現,以及慈惠堂後山封門牆下發現的蠟滴,成分完全一致!而這銅鏽,無疑來自那鑲嵌在磚石中的、銹蝕的黃銅門環!

張介安在觸碰門環的瞬間,或者在被襲擊的剎那,從門環上硬生生掰下、抓下了這些東西!這是鐵證!是將門環與兩處現場、與兇手直接關聯起來的鐵證!

“他手裡的東西,保護好!直接送市局鑑證科,最高優先級!我親自簽字!”陳品宜將那塊帶著體溫和雨水、粘連著銅鏽的紅蠟塊小心放入證物袋,鄭重地交給隨車的警員,眼神銳利如刀,“告訴他們,和吳清芳案的現場物證做交叉比對!特別是紅蠟成分和銅鏽元素分析!快!”

救護車的門關上,刺耳的笛聲再次響起,載著生死未卜的張介安衝向醫院。

陳品宜站在原地,任憑冰冷的雨水沖刷著臉頰。她轉過身,目光再次投向那隱藏在雨幕和樹影深處的封門牆,眼神冰冷刺骨。張介安用命換來的這塊紅蠟銅鏽,像一把鑰匙,猛地捅開了層層迷霧中的第一道鎖。

兇手…或者說,那股隱藏在“紅傘”、“銹蝕門環”、“慈惠育幼院”背後的邪惡力量,已經清晰地露出了獠牙。吳清芳是第一個。張介安,差點成了第二個。他們觸碰到了禁忌,觸碰到了那段被刻意掩埋、卻依舊散發著血腥和怨毒的過去。

“鍾振濤…”陳品宜低聲念出這個名字。那個在慈惠堂裡笑容溫和、言語滴水不漏的主委。他的出現太過“及時”,他的解釋太過“完美”。還有那個欲言又止、滿眼驚恐的老廟祝…這座建立在育幼院廢墟之上的廟宇,絕非表面那麼簡單!

她掏出手機,螢幕的光在陰暗的雨林中亮起。手指飛快地在加密通訊軟體上輸入指令,發送給她在市局最信任的技術小組:

「最高權限調取:目標鍾振濤,慈惠堂管委會主委。我要他的一切!出生、成長、教育、職業履歷、社會關係、財務狀況、通訊記錄…尤其是他與已關閉的‘慈惠育幼院’以及當年育幼院背後那個慈善基金會的任何關聯!深挖!包括他的家族背景!任何蛛絲馬跡,立刻報我!」

發送完畢。陳品宜抬起頭,任由雨水沖刷。目光穿過層層雨幕,似乎要穿透那堵封死的磚牆,直視隱藏在其後的、那雙冰冷而充滿惡意的眼睛。

“品宜!”李國強從陡坡上方滑下來,臉色極其難看,手裡拿著一個裝在透明物證袋裡的東西,“你看這個!在張介安墜落點正上方,靠近那堵封門牆的泥地裡發現的!被踩進泥裡了,但輪廓很清晰!”

陳品宜接過證物袋,瞳孔急劇收縮。

袋子裡,是一個清晰的、立體的三維痕跡模型(由隨行的現場痕跡掃描儀快速生成並列印的塑膠片)。那形狀…前端圓鈍分叉,帶著清晰的蹄印特徵!尺寸和形態,與吳清芳家陽台上發現的那半個“獸蹄”印記,驚人地吻合!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這個蹄印旁邊的濕泥裡,清晰地印著半個…人類鞋印的前端!鞋底花紋是常見的運動鞋紋路,尺碼大約42碼左右!

獸蹄?人足?並列出現?!

這意味著什麼?是穿著特製蹄形鞋具的人?還是…某種超出常理的存在?

寒意,比山間的冷雨更加刺骨,瞬間浸透了陳品宜的四肢百骸。張介安昏迷前囈語中的“好多手”、“拉進去”…此刻彷彿有了更加恐怖、更加難以理解的具象化聯想。

“拍照!建模!周圍泥土全部取樣!尤其是蹄印和鞋印重疊區域的泥土成分!”陳品宜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冷硬,“還有,通知鑑識科,帶上更精密的環境探測設備,尤其是…聲波和磁場探測儀!我要知道那堵牆後面,到底是什麼!”

她再次看向那堵沉默的、爬滿藤蔓的封門牆。雨點打在紅磚和水泥上,濺起細小的水花。那鑲嵌在磚石中的銹蝕門環,在陰暗的光線下,彷彿一隻半睜半閉的、充滿惡意的眼睛。

門環銹,舊債現。

紅傘開,引黃泉。

這首被詭異童謠傳唱的死亡序曲,才剛剛揭開血腥的第一頁。而慈惠育幼院廢墟下埋葬的,不僅是斷壁殘垣,更是足以將所有觸碰者拖入深淵的…惡靈債。

(請續看鏽環引譎 第二章:銅灰入骨與甦醒的門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罪案暗房 Crime Darkroom
4會員
148內容數
《Crime Darkroom》是張介安的小說解剖室 在這裡,台灣歷史不是教科書,而是層層剝離的傷口與未解的案發現場。 每一則改編小說都是從報導縫隙中滲出的暗影,在解剖台與放大鏡下逐步顯影。 你可能會懷疑這些故事是真的——那正是恐怖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帶著歷史餘溫的懸疑感、帶著冷光的小說筆觸, 歡迎進入暗房,打開檔案。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那天夜裡雨下得又急又重,騎樓底下,她盯著空蕩蕩的街頭,想在無人攔阻的那一刻,衝上前獨舞一段...
Thumbnail
那天夜裡雨下得又急又重,騎樓底下,她盯著空蕩蕩的街頭,想在無人攔阻的那一刻,衝上前獨舞一段...
Thumbnail
雨滴打在傘面上,發出快節奏的啪搭啪搭聲。 車子一台接著一台從身旁呼嘯而過,「唰!唰!唰」的激起數十公分高的水柱。 雨聲雙重奏充塞耳朵,在腦內建立起一個孤立的世界。 出發吧! 在滂沱大雨中出門,如同一場奮戰,沒有自我激勵一番,很難跨出腳步。 走在磚道上,土黃色的泥流從建築物的排水孔中朝著馬路傾瀉而
Thumbnail
雨滴打在傘面上,發出快節奏的啪搭啪搭聲。 車子一台接著一台從身旁呼嘯而過,「唰!唰!唰」的激起數十公分高的水柱。 雨聲雙重奏充塞耳朵,在腦內建立起一個孤立的世界。 出發吧! 在滂沱大雨中出門,如同一場奮戰,沒有自我激勵一番,很難跨出腳步。 走在磚道上,土黃色的泥流從建築物的排水孔中朝著馬路傾瀉而
Thumbnail
從伊豆回到市區,地面陷為更深的濕濡,原來下雨了。 下得還不小,路邊積著一窪一窪水。早上那層天色外的灰色薄膜,終於被雨撕裂,傾瀉一地。
Thumbnail
從伊豆回到市區,地面陷為更深的濕濡,原來下雨了。 下得還不小,路邊積著一窪一窪水。早上那層天色外的灰色薄膜,終於被雨撕裂,傾瀉一地。
Thumbnail
昨天下午的嫣紅血跡已變成黑色 一早再到現場員警看守趨前干涉 同登事發地點暑熱蒸騰汗如雨下 領班解說流程研判皮帶為何飛落
Thumbnail
昨天下午的嫣紅血跡已變成黑色 一早再到現場員警看守趨前干涉 同登事發地點暑熱蒸騰汗如雨下 領班解說流程研判皮帶為何飛落
Thumbnail
一名男子穿著雨衣用力敲著林的車窗,一開始我們因為爭執與傾盆大雨的聲響而忽略,等到我們回神的時候,我都感覺車窗快被敲破了。 「哈囉,放輕鬆,怎麼回事?」林搖下車窗,冷風與具有角度的雨滴向我們噴來。 「我不知道,這是你的紙條嗎?」那個大漢抽著煙,穿著藍色雨衣,手裡提著一個小夾鏈袋。 【金】- 2月1
Thumbnail
一名男子穿著雨衣用力敲著林的車窗,一開始我們因為爭執與傾盆大雨的聲響而忽略,等到我們回神的時候,我都感覺車窗快被敲破了。 「哈囉,放輕鬆,怎麼回事?」林搖下車窗,冷風與具有角度的雨滴向我們噴來。 「我不知道,這是你的紙條嗎?」那個大漢抽著煙,穿著藍色雨衣,手裡提著一個小夾鏈袋。 【金】- 2月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