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製圖
那時候,我的狀況不太好。
工作遇到瓶頸,與家人的關係劍拔弩張,對未來充滿茫然。本就略帶焦慮的心,像是壞了的時鐘,在某個節點後,越走越失速。我開始報復性熬夜,睡眠斷斷續續,常常天還沒亮就醒來,胸口壓著莫名的悲傷,像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讓我只想哭。
日子過得像貼了一層塑膠膜——表面平靜,實際透不過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胡思亂想愈演愈烈,連身體也開始出現莫名的疼痛,看了醫生卻查不出原因。但在他人眼裡,我一切「正常」。我還是照常上班、說笑、回應訊息。只有朋友文知道我的狀況,偶爾會傳個訊息過來,不說太多,卻像一盞微弱的燈,默默陪我走過那些黑得發亮的夜晚。
一直很喜歡楊絳先生的一段話——
「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爾薄涼,內心也要繁花似錦。淺淺喜,靜靜愛,深深懂得,淡淡釋懷。望遠處的是風景,看近處的才是人生。」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吧:不是要我們永遠堅強,而是學會與雞毛蒜皮的日子和平共處。
我開始嘗試接住自己情緒的重量,慢慢實踐一些方法:寫下感受、規律飲食、刻意放慢步調、尋求傾訴的出口。不是為了馬上變好,而是不想繼續困在原地。
於是我開了方格子的帳號,沒有要成為誰,也沒有刻意經營,只是想找個角落,把那些藏著的、說不出口的自己釋放出來。當人生失去了方向,我學會了與混亂共處——療癒,不是變好,而是願意陪自己慢慢走。
那些疲倦、悲傷、與無解共處的時刻,不是軟弱的證明,而是我們努力活著的痕跡。